《供应链管理》课程论文题目: 供应链的风险及应对院系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科F1303班学生姓名:***学号: ************供应链的风险及应对摘要:由于供应链自身的复杂性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风险。
企业供应链实际上是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供应链众多的生产、流通企业和用户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对供应链上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连续和效率。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1 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越来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企业纷纷选择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而现在,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
2 供应链风险的概述供应链风险,即供应链上存在的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条件下,在特定期间内,由风险因素引起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供应链预期的正常运行,是供应链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它影响和破坏了供应链安全运行,从而无法达到供应链管理的预期目标,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成本增加,是导致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的不确定因素和意外事件。
由于供应链结构的独特性,供应链具有不同于普通企业风险的特性。
供应链具有传递性、实际运作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二律背反性。
在在这里我要特别提的是供应链具有牛鞭效应。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相对封闭,造成链上企业对需求信息的曲解会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的现象出现,即所谓“牛鞭效应”。
而且供应链越长,中间非价值生产过程越多,牛鞭效应越严重,供应链效率越低下。
3 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及其来源对于供应链风险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各个研究者给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关于供应链上的风险,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各位专家的看法有我认同的,也有我不认同的,在此我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一下。
根据风险来源,可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3.1 内部风险(1)信息传递风险。
由于供应链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也日趋复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也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供应链行为主体决策的失误,引起供应链上风险的传递。
(2)道德风险。
由于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实体,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自己目标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就可能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举动损害其他个体的利益,比如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然而供应链将所有的成员联系成了一个整体,所有成员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不仅最终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必将影响整体供应链的信仰和消费者的利益。
(3)信任危机风险。
供应链中的企业有事不能充分的相信合作伙伴,彼此猜忌,导致自己所持有的信息不能共享。
而有的企业更是因为某些原因,不遵守合同的规定,给合作伙伴带来损害。
这些都常常会导致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破裂,给供应链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风险。
(4)物流运作风险。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纽带,供应链要发展就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
而在实际运行中企业很容易会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
(5)企业差异风险。
供应链是由多家企业成员组成的,每个企业之间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文化制度和核心价值观都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问题,最后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不仅会造成供应链上的混乱,还会在企业之间产生各种各样难以协调的矛盾。
(6)分销商的选择风险。
在供应链中,如果分销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导致核心企业市场竞争的失败,也会导致供应链凝聚力的涣散,从而导致供应链的解体。
(7)生产组织风险。
如果生产计划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中断。
(8)采购风险。
市场上的需求博弈使得供应链上出现了独家供应商。
独家供应商制度成本较低,供货也比较稳定,因此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会选择独家供应商。
但是供应链上的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的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9)质量风险。
各企业在保证自己产品质量的同时,却无法确保企业供应源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出现异常,不仅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也会对整条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外部风险(1)自然环境风险。
地震、暴风雪、洪水等这些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造成供应链的严重中断。
(2)经济危机风险。
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上升。
经济的波动越大,产业政策转型对某些供应链的影响就越大,甚至会使供应链发生中断。
(3)政治变动风险。
政府实施某项政策会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社会公众、机关团体及社会媒体的反应及做法都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风险。
(4)法律风险。
国家在完善法律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会做出一些调整和修订,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负面的影响。
(5)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小的如交通事故、停水停电等,大的如政局变动、意外的战争等也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6)市场需求风险。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增加了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这很容易增加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7)货币风险。
如果预期的汇率浮动发生变化,导致采购品的价格上涨,或者公司错过了以低价购入货品的机会,这个时候也许可能就会出现货币风险。
4 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尽管供应链在企业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内外部的因素,供应链上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
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开风险,已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
(1)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灵活的信息共享机制。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供应链上的企业应当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多种信息。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通过使用EDI、ERP、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加快信息的反馈,减少信息的流通环节,建立成熟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供应链所要求的信息完整、可靠和安全。
(2)设立多供应商、多供应渠道的多头供应链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跟踪评估。
设立多头供应链体系是解决供应链瓶颈、预防供应链风险的重要举措,保证了产品的稳定供给。
而对供应商进行跟踪评估则不仅有利于本企业取得物料的及时性,也可确保供应商供货的质量水平;(3)重视柔性管理。
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通过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传递供给和需求信息。
柔性管理是消除有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变动要素的一种重要手段;(4)建立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对供应链上出现的道德风险,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是合作伙伴能得到比原来更大的收益,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从而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5)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虽然都是相互独立的有着各自利益的实体,但是他们却是一条链的整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需要各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退,共享利润,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6)制定发生供应链风险的应急措施。
供应链往往难以避免发生一些突发的风险事件,所以供应链企业应当对风险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提早制定应急措施,以便能在风险无法避免的时候将损失降到最小。
5 总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供应链已经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这样认为供应链一定会为我们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
它的风险仍是我们应该关心并研究的对象。
完善供应链的结构和体系,使供应链更好的促进成员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尽快的实现战略目标,我们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风险虽然不会被消除,但是企业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避免风险的发生,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充分的结合市场和自身的特点,形成有力的整体供应链,并有效地运用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和降低风险,打造一条既精益又安全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1] 陆彬,供应链管理,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2] (英)布林德利著,刘秉镰等译,供应链风险,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0.1[3] 阎素芳,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分析及评估,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01.01[4] 贾旭光,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五邑大学,2006.03.01[5]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林玲玲,供应链管理—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7] Sunil Chopra,Peter Meindl 著,陈荣秋等译,供应链管理—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8] David Smichi-Levil,Philip Kaminsky,Edith Smichi-Levil 著,季建华邵晓峰译,供应链设计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