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层测试工艺及资料解释应用(二)
地层测试工艺及资料解释应用(二)
三是水平井当水平段较长时,形成朝向井筒 流动的线性流。
线性流示意图
几个物理概念
5、双线性流
双线性流产生于具有有限导流
的垂直裂缝。有限导流垂直裂缝 是指进行水力压裂的井,当加入 的支撑剂砂粒配比适当时,裂缝 中的导流能力与地层的导流能力 可以相比拟。此时除垂直于裂缝 的线性流外,沿裂缝方向也产生 线性流,所以称为双线性流。
实例5
20
10
0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MPa], 液体流量 [m3/D]-时间 [hr])
第三次:管外水泥封窜、补孔后测试曲线,DST日油0.07t,水1.7m3
实例6
30 20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工作历史第曲线一(压次力 [测MPa]试, 液,体流量常[m压3/D]地-时间层[h,r]) 未见到油,原井段补孔重测
q
q0
产 量
0
PWBS
q(t)
qsf(t)
物理意义:关井状态下,要使井筒压力升高
t
1MPa,必须从井筒中流进C(m3)原油。
几个物理概念
10、表皮效应和表皮系数
由于钻井液或压井液侵入、射孔不完善以及酸化、压裂增产措
施等原因的影响,使油井附近地层的渗透性发生了变化,当原油从 地层流入井筒时,在这个渗透性不同的很薄的环状“表皮区”产生 一个附加压力降(ΔPs),这种现象称为表皮效应。
线性流动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流体流动方向
相同,流线呈平行状态。能形成线性流的情 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边界的影响,如作为外边界条件的平行 断层,形成条带形的地层,使得离开井稍远 的流动形成线性流。
二是由压裂形成的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如 小型压裂井,裂缝中流动阻力很小),或天 然裂缝或构造裂缝井,在流动初期形成的垂 直于裂缝的线性流。
地层测试工艺及资料解释应用(二)
车664-~1 [MPa]
实例3
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20
1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压力 [MPa] vs 时间 [hr]
第一次:压后测试评价,APR工具, 未关住井
第二次:MFE工具,施工正常
实例4
滨444-~2_2007-02-22-15-14-53-105 [MPa]
qsf(t)
物理意义:开井状态下,当井筒压力降低 1MPa时,靠井筒中原油的弹性能量可以排 出C(m3)原油。
q
产 量 O
PWBS
q0 t
井筒储集效应
在关井时,当油井一关闭,地面产量立即由qo变为0,但在井底,仍有原油
从地层注入井筒,从而使井筒压力逐渐增加,直到与井筒周围地层的压力达 到平衡,此时,井底产量才变为0。
双线性流示意图
几个物理概念
6、稳定流动
一口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整个油藏的 压力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而变化),油藏中 的每一点压力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稳定 流动。非常强的水驱油藏容易出现稳定流动。
几个物理概念
7、拟稳定流动
如果在以稳定产量生产过程中的晚期段,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
几个物理概念
2、不稳定试井
通过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引起地层中 压力重新分布,测量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根据这一 变化结合产量等资料,研究取得测试层在测试影响范围 内的特性参数。
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
曲线对应关系
压 力 Drawdown
Buildup
P(△t=0)
tp
△P(△t)= P(△t) - P(△t=0)
40
30
泄压
未打开井
20
10
0
4 2
0
40
80
120
160
200
压力 [MPa], 液体流量 [m3/D] vs 时间 [hr]
二次关井压力一直在波动变化上升 .三开未打开
测试流量 [m3/D]
实例5
第一次:流道堵塞严重,MFE工具拆开 检查,流道被泥浆混合物沉淀完全堵死
第二次:MFE工具,管外串槽
9、井筒储集效应
油井刚打开井或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与井底产量不相等。
当油井一打开,从井口以产量qo采出的原油,完全是靠井筒中被压缩的原油 的膨胀而采出的,此时,还没有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地面产量为qo,而井底 产量为0。后来,随着井筒中原油弹性能量的释放,井底产量逐渐增加,过渡
到与地面产量相等。
q(t)
拟径向流是指产生于离井底稍远位置的类似于平面径向流
的一种流动状态。对于水力压裂井,当初期的线性流动或双线 性流动阶段以后,在离井底距离大于裂缝半长时,裂缝的影响 减弱,如果这时离外界又较远的话,则会形成拟径向流 。
流
压裂裂缝拟径向流的流动图谱
线
(无限导流裂缝,流动时间很长时)
等 压 线
几个物理概念
用来表示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为表皮系数, 用S表示。
40
30
20
10
0 0.15
0.1
0.05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MPa], 液体流量 [m3/D]-时间 [hr])
第二次测试: 测试过程中回收油0.07t 压力升高 存在射孔不完善
提纲
测试原理及概况 测试工艺技术 测试卡片识别 资料处理解释 测试资料应用
随时间的变化率都相同,即各点的压力以相同的速度下降,这种流 动就称为拟稳定流动。
在拟稳定流动阶段,油藏中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曲线彼此平行, 因此,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 一个封闭油藏中的一口井以稳定产量投入生产,当晚期影响到达 所有的密封边界后,流动便进入了拟稳定流动阶段。
几个物理概念
8、拟径向流
几个物理概念
1、稳定试井
通过逐步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如逐步加大油咀或改变冲程 冲次),系统测量每一个工作制度下的产油量、产水量、产气量、 气油比以及井底稳定流动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等,通过 分析研究,确定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并推算出油层渗透率和采油 指数等参数。由于要保证每个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必须稳定,并且要 在井底流动压力稳定之后才能测量各项数据,所以叫“稳定试井”, 也称“系统试井”。
时间
几个物理概念
3、径向流动
设油层是均质、等厚的,且油井打
开了整个油层,开井后,地层中的 流体沿水平面从四周流向井底,流 线是从四面八方向井筒汇集的直线, 其特点是,以井轴为圆心的圆上, 各点的压力和速度是相等的,这种 流动称为平面径向流动,简称径向 流动。
平面径向流示意图
几个物理概念
4、线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