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期买卖合同质量保证期【篇一:采购质量保证协议书(范本)】文件编号质量保证协议书甲方公章乙方公章目录一、总则二、验收规则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四、元器件周期试验和可靠性监控五、设计、工艺、技术性能更改控制六、合格质量水平控制七、质量信息反馈八、不合格品的处理九、质量责任十、附件一、总则1.1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明确供需双方的责任及义务,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以下简称甲方)和(以下简称乙方)共同协商签订本质量保证协议书;1.2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协议各条款的规定和要求,因任何一方违背协议而发生质量事故,违约方应对其造成的后果负全部责任;1.31.41.51.61.7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保留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从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直到双方重新签订协议之前有效;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解释权归属于xxxxxx能源有限公司;本协议作为双方签署的《买卖协议》的附件。
二、验收规则2.1 以乙方每次供货的同种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甲方验收乙方提供的产品时按照甲方执行并经乙方书面确认的来料标准的最新版本进行检验,若发生不合格,由甲方发出“来料质量异常报告”,并按本协议的第8.1条处理。
2.2 甲方若修订验收规则,须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乙方,经乙方书面确认后才可执行新的验收规则。
2.3.1 乙方新产品开发时向甲方提供《产品技术规格书》、设计图纸等,送样时甲方对乙方的样品进行核对确认,必要时进行封样处理,封样作为产品质量处理的标准之一;2.3.2若乙方已有的产品,在向甲方提供第一批产品时需附上《产品技术规格书》,甲方参考《产品技术规格书》进行认证及检查。
2.4 当甲方检查乙方提供的产品连续发生三批不合格时,并按本协议第7.4条处理。
2.5 乙方应保证发生混料的比率≤0.05%,超出此比率将视为不合格,并按本协议第9.2条处理。
2.6 为了保证甲方对产品的管理,乙方每次送货时,必须提交该批材料的出货检验报告给甲方,甲方要求乙方提供的产品包装需符合甲方要求。
2.7 产品技术质量要求:2.7.1产品技术指标按甲乙双方书面确认的验收规则、《技术规格书》等相关文件执行;2.7.2乙方为甲方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双方书面确认的合格质量要求,否则甲方将视为不合格给予退货,并按实际情况按本协议第8.1或9.1条处理。
2.8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产品型号、规格、性能等产品质量完全由乙方保证,若因乙方产品自身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包括引起的客户投诉、退货、索赔及使用过程中发出不合格造成甲方停线、浪费能源或工时、连带报废其它物料等,经双方确认属乙方来料导致的,所产生的相应损失由乙方承担。
如因甲方在搬运、加工、运输、储存等因素或非乙方因素造成的质量事故,概与乙方无关,乙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9为保证乙方提供的产品持续满足甲方的要求,乙方应建立并保持实施文件化的qms(质量管理体系),并向甲方提供证实,甲方为了实现对乙方提供物料的质量控制,可以组织品质、技术、生产、采购、工程和营销等部门对乙方建立并保持实施的qms进行监督检查,乙方应在甲方承诺其技术、业务等营业性机密信息受控的条件下给予充分合作。
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1乙方应建立原材料认定制度,为甲方配套的产品所用原材料实行认定及定点供货并建立供应商档案;3.2乙方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进货检验,建立和保存进货检验的原始记录,对供应商的材料质量进行跟踪考核,建立质量档案;3.3乙方应对原材料实行“先进先出”的批次管理制度,超期失效的物料严禁使用;3.4对以上几点,甲方有权检查乙方的执行情况,并加以符合性考核,对不符合者,甲方有权对乙方采取停用等处罚措施。
四、元器件周期试验和可靠性监控4.1乙方必须严格按本协议第2.1标准进行周期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甲方有权提前工作日要求乙方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4.2 乙方须进行可靠性等级试验,甲方有要求时,试验应在国家或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4.3乙方一旦发现送甲方的产品存在影响可靠性任何隐患时,应及时通知甲方,并及时与甲方一起制定补救措施;4.4甲方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早期失效或中期失效隐患时,甲方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乙方,乙方在接到信息应立即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制定补救措施,并向甲方提交书面报告;4.5因乙方产品可靠性原因造成甲方的相关损失,不包括因甲方在搬运、加工、运输、储存等因素造成的质量事故,应由乙方承担,具体视情况双方协商解决。
五、设计、工艺、技术性能更改控制5.1乙方经甲方认定批量供货的产品,不得随意更改主要技术参数及安装外型尺寸等。
若确需要更改时,必须先通知甲方,按本协议第5.2条的要求进行验证和提交试验报告及更改后样品给甲方确认,经甲方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供货,否则造成的相应损失应由乙方承担;5.2更改后的方案,双方应纳入有关文件进行管理。
六、合格质量水平控制6.1乙方每月提交的产品在交收时批次合格率≥95%;来料批次合格率计算方法:(批次合格率=每月来料总合格批次/每月来料总批次*100%);6.2乙方质检部门在验收其生产的产品时,合格质量水平一年内连续三个月未达到6.1条规定的批次合格率,甲方有权暂停乙方的供货,乙方此时应进行限期改善,并依据甲方要求随时向甲方通报乙方的改善情况及改善结果,如有必要甲方可对乙方的改善结果进行现场确认;6.3乙方应对库存三个月以上的产品在出货前进行重新检验。
并经甲方认可;【篇二:在采购合同中如何写好质量相关条款】在采购合同中如何写好质量相关条款合同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有关质量条款在采购合同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保障达到我们合同目的的基础又是标的物质量验收的依据。
合同标的的具体种类繁多,其质量要求也呈现千差万别之态,如果合同质量条款含糊不清,会导致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与接受履行时,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而增加履行风险或者给对方留下设陷阱的余地。
作为购买方的我们可能花了钱又没法达到订立合同的目的。
如何才能保证卖方按合同约定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同时这些货物又能符合我们生产的需要呢?下面就如何写好采购合同质量条款提出本人的肤浅看法:一、合同质量条款应明确具体在合同中对标的物规定品质条件时,不宜采用诸如“大约”“左右”“合理误差”之类笼统、含糊的字眼。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表述,都应具体、明确,否则在交付标的物时就有可能出现纠纷。
作为购买方我们所购买的货物必须适合我们矿山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和生产强度,要适合我们的生产条件如高酸碱度、高温、高粉尘、高生产强度等;如是配套设备、更换的零部件还需考虑和主设备和主机相配套。
对采购的机电设备,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随主机的辅机、附件、配套的产品、易损耗设备、配件和安装修理工具等。
对成套供应的产品,应当明确成套供应的范围,并提出成套供应清单。
如果合同对标的物的质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若在履行合同时对标的物产生了质量纠纷,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所以应该尽可能在合同中写清楚我们购买标的物除符合有关标准外还应符合我们特定的生产目的,以保护我们的利益。
二、在合同中应明确适用的技术标准或产品品质技术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对商品质量的统一规定,在合同中应该表述清楚采用的是何种标准,我国质量标准体系有四种,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产品如有国家或行业的强制性标准的,则应在合同中注明标的物质量不得低于该标准。
如果没有上述标准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表示产品品质:1.凭说明表示品质。
双方可以以文字、图表、相片等描述方式对标的物作出说明。
具体有以下方法:①凭规格买卖。
②凭等级买卖。
③凭标准买卖。
④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如果卖方提供的标的物附有质量说明书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书的质量要求。
⑤凭商标或品牌买卖。
⑥凭产地名称买卖——多适用于农产品。
2.凭实物表示品质。
以实物表示品质包括:①凭现货的实际品质。
当买卖双方采用看现货成交时,则买方或其代理人通常在卖方存放货物的场所验看货物,一旦达成交易,卖方就应该按对方验看过的商品交货。
只要卖方交付的是验看过的货物,买方就不得对品质提出异议。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方验看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在合同中应该明确我方的验看和签字确认人员。
②凭样品成交。
样品一般是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样品提供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
凭样品买卖的当事人应当封存样品,样品的封存,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封存,分别保管,作为验收的依据,在合同中应对样品质量予以详细说明,并写明卖方交付的标的物应与样品及合同说明的质量相同。
一般来说:①凡能用科学的指标说明其质量的商品,则适合凭规格、等级或标准买卖;②有些难以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商品,如工艺品则适合凭样品买卖;③某些质量好并具有一定特色的名优产品,适合凭商标或品牌买卖;④某些性能复杂的机器、电器和仪表,则适合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三、在合同中应约定卖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及期限款列入合同中。
在合同中应该写明卖方所交付的标的物应该符合买卖合同中约定或者国家法律规定的规格、型号、出厂日期等条件。
买方收到卖方交付的标的物后应在约定的期间进行检验,没有约定时间的应当及时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瑕疵的应该及时通知卖方。
如果买方未在合理期限内将发现的质量瑕疵这一事实通知卖方,卖方可以以买方在合理期限内怠于通知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我们现行的采购合同对所购买的产品有些有规定一个质量保质期,但期限普遍较短,如只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
这种短期质保期约定损害了我们公司的利益。
一般情况下,对于标的物存在的数量和表面瑕疵,买方比较容易发现,因此买方提出异议的合理期限应该比较短,通常为15天或一个月,而对于标的物的隐蔽瑕疵,未经专业检验则较难在短时间内发现,甚至有些瑕疵须在标的物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所以买方提出质量异议的合理期限就相应较长。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买方在合理期限内未就标的物数量、质量瑕疵向卖方作出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向卖方提出异议的,视为卖方交付的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符合规定。
但如果合同或卖方对标的物有明示的质量保质期的,则适用该质量保质期而不适用2年期限的规定。
所以在合同中应分数量、外观和内在质量分别期限提出异议,特别是质保期不能太短,应该不少于2年。
四、合同中应约定产品质量应符合我们的生产条件、环境条件由于我们矿山生产的特殊性,所购置的设备、配件必须符合我们的生产条件,在采购合同中应特别注明所购买的产品应该适合我们的生产工艺,适合我们的生产环境,如强酸、强碱、高温、高强度作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