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假山施工要点

园林假山施工要点

浅究园林假山施工要点
摘要:假山通常是指用人工方法堆积起来的山,是仿照自然山水经过艺术加工建立起来的。

假山是中国自然山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

假山的设计不论是从形状上还是在轮廓上都能充分体现出园林美学,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假山艺术容易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在园林施工中,对假山工艺一定要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假山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假山施工;园林施工;假山;山石
abstract: rockery usually refers to using the artificial method to pile up mountains, imitating natural landscape through artistic processing build up. rockery is china’s natural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project construc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rockery design from both the shape and contour can fully reflect the landscape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engineering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the. the rockery art susceptible to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in garden construction, the rockery process must grasp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hole and the part, sufficient play good rockery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key words: rockery construction; garden construction; rockery; rocks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0 前言
在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中,由于不同的园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假山的施工中一定要从园林工程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施工设计。

假山施工工艺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体现自身的形状轮廓,还要对假山的体积与重量做出保证,同时要体现出造型上的美感,否则体现不出假山工艺应有的作用。

1 假山施工中的基础施工
在假山基础的施工上,一定要做到坚实牢固,其假山的基础范围一般而言要比假山山体范围要大上 50cm 左右,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施工做法:
1.1 木桩基础
这种利用杉木桩或者松木桩来做假山基础的方法是在古代园林假山施工中常用的基础方式,到目前依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园林水体中的驳岸或者是假山上用的比较广泛。

其木桩的直径一般为 1-15cm,在布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梅花形状排列,木桩之间的间距一般都为 20cm。

木桩的深度一定要达到硬土层,而其顶端必须要高于水体底部十几或者是几十厘米,之间用条石压顶,然后用块石嵌紧,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山石的施工。

1.2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目前在假山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方式,这种基础最
大特点就是其施工的速度较快,基础自身的耐压强度又大。

一般如果是陆地上的假山选用的最低的就是 c10的缓凝土,而涉及到水体中假山基础主要是 c20的素混凝土或者是 c15的混凝土浆砌块石作为基础。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依据土层情况或者是山体的质量、体积、高度不同,有时还必须要在基础中加入钢筋混凝土。

2 假山施工中的分层施工
在假山山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分层处理,一般都是分为拉底、中层以及顶层三个层次施工,这样的才会实现富于变化和层次深远的效果,同时这三个层次的施工也是假山施工中的主体关键。

2.1 拉底
所谓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所布置的自然山石,作为假山山体的最底层,是假山叠山的关键部分,假山在空间上的所有变化都必须要立足于这个层次。

由于拉底的绝大部分都是会隐藏于地面以下,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会暴露在地面以上,所以在山石的形态和美感上没有要求,但是考虑到所受到的压力,一定要具备极强的强度。

同时,为了增加假山山体的稳定性,同时为了施工上的便利,在拉底上最好采用大块的石头。

在基石的安放上也要对整体假山的山势给予充分的考虑,同时要对石料进行灵活的利用。

此外,在拉底基石上,其顶部面一定要平整,将大面朝上,然后下部由一些质地比较坚硬的碎石进行支垫平放,从而让整个山体显得疏密相间、有断有续、参差错落。

2.2 中层
中层就是顶层之下,拉底之上,在假山山体中的触目最多,体积和质量也最大,同时也是假山造型中重要组成部分和结构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假山的施工效果,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2.1 山石上的衔接在中层的施工过程中,其上下山石之间的衔接一定要非常的严密,除了要有意识的进行大块面积上的闪进之外,还要避免在下层石面上显露出许多破碎的石面,但是这种避免也并非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体现出假山某些形状或者是美感上的变化,这种破碎的石面也是会被故意预留的。

2.2.2 形状上的错落有致在中层山石的形状设置上,要尽量避免出现长方形、四方形等对称的形状,要体现出错综复杂的美感,并且要注重体现各种方向上的不同规则的三角形变化,从而在假山山体形状上呈现出各个方向延展的特点。

2.2.3 注重山体上的平衡一般在假山施工过程中,等到中层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山体的平衡问题,例如在一些假山悬崖的叠进设计中,由于山体需要一层层的往外叠加,这样山体的重心就明显前移了,所以就需要在施工中利用数倍于前沉重心的重力稳压内测,从而将前移的重心拉回到重心线上来。

2.2.4 注重错落有致和纹理通顺在假山的整体效果上,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必须要显得错落有致,注重整体上的效果,而不能过于零碎。

这种错落的安置山石的方式不仅会显得美感,
而且在石块之间还会达到互相咬合的效果,从而提高假山山体的稳定性。

此外,在山石的码放上一定要按照自然纹理,保证纹理上的通顺。

2.3 顶层
顶层就是假山最上面的部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张显出假山的观赏效果,因此在假山顶峰上一般都是选用一些体积较大的石块,从而体现出山体的气魄。

而在收顶的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剑立式这种形式的特点就是利用对剑石的利用,形成竖向的、瘦长直立的假山山顶特点,体现出刺破青天、峭拔挺立的气魄。

但是在石料的运用上不宜过多,要呈现出一峰突起的效果,同时这种形式的假山山峰的基石一定要较为牢固,石块之间一定要卡牢,保证稳定和安全。

2.3.2 流云式在假山山峰设计上,一般将横石之上前蹲一石称为“挑”。

由于挑的质量就造成了前沉现象,为使重力回收,可在横石后部压一巨石作收头。

形似云朵飞流,即可造成优美的外观景象,又可稳定山势。

2.3.3 斜劈式势如倾斜岩石,斜插如削,有明显的动势。

2.3.4 悬垂式主要用于某些洞顶,犹如钟乳倒悬,滋润欲滴,以奇取胜。

3 保证山石整体上的牢实和坚固
为保证石块受力均衡,山体稳定,必须采取以下填补措施:
3.1 石塞
码放山石,一般都将大而平坦的表面朝上。

为使牢固,宜用石质坚硬的楔形小石垫在山石底部。

在受力部位塞石,可以填高石块,传导和承受压力 ; 在非受力部位,则可填补缝隙,便于勾缝。

3.2 筑
山石堆放结构确定后,若内部视线不及之处仍有较大空隙,可以用混凝土,通过振捣,使之填放严密,连成一体,增强整体性。

3.3 抹
假山堆好后,表面缝隙用砂浆匀抹填严。

颜色应用石色相同,勾缝越细越好,水泥砂浆的比例宜为 1:1,待稍干后用毛刷刷光,并将粘在石头表面的砂浆刷净,尽量不留人工痕迹,力求整座山浑然一体,自然成趣。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环境,现代都市的人们都喜欢住在如公园般有山有水的环境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真山真水,因此,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如何根据环境条件叠山理水,将大自然的奇异的山水美景浓缩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是园林建设者的追求。

人造假山,由于采用石材不同,其设计和施工方法各异,因此在园林工程中,假山是一项造景技艺的精细工程,假山工程的施工也像其他建筑一样,必须要有坚固耐久的基础才行。

参考文献:
[1] 金涛;杨永胜;;假山与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j];湖南林业;2007年03期
[2] 赵炬宇;赵坚;;议中国园林景观中假山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3]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