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教书育人总结

教师教书育人总结

教师教书育人总结小学教书育人工作总结上学年,学校坚持“创规范加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幸福校园”的办学理念,发扬“同德同心敢为人先”拼搏精神,以“会飞的爱”关爱留守儿童德育品牌、“两纵三横”捆绑式评价教学管理、“幸福星期三”校本课程体系和“疏韵”瓶艺社团开发的瓶艺作品为学校四大亮点特色工程,全力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幸福教育学校。

目前学校是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科学课题实验学校,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学生喜欢的学校、泰安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泰安市中华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泰安市留守流动儿童站、泰安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泰安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宁阳县十佳德育学校、宁阳县文明单位,宁阳县艺术教育示范校、宁阳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宁阳县小学教学先进单位等。

一、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幸福氛围学校把校园建设作为推动幸福教育工程的基础,把操场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改建8000平方米操场一处,仅操场填埋一项就用土2万余方,新建篮球场三个、排球场两个,对所有墙壁进行粉刷。

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添制新课桌凳300余套,教师办公桌凳50套。

为实现设施现代化,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武装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设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校园网络实行整体改造,对旧多媒体设施予以淘汰,新购笔记本电脑 42 台,白板21块,新建多功能电化教室一口,为促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参与、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

东疏镇第一小学十分重视幸福氛围营造:芬芳四溢的花园草丛,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琳琅满目的宣传橱窗,这些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真正做到让校园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都无痕地传达着育人的功能。

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幸福感的熏陶。

二、以人为本,民主理校,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在学校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理解帮助。

只有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工作稳定,教师才能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东疏镇第一小学20XX/20XX学年工作总结教学服务,提高教师幸福指数,是办好学校、为学生创造高水平教育环境的前提条件。

1、民主理校,人人参与管理凡是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和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重要事情,必须由全体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后,经教代会等民主决策组织表决通过,任何时候都不独行其事。

确保了公开、公平,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通过制度的确立及优秀选拔过程的民主化使老师们提升自我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在内心上真正地对学校的制度、自己的工作予以认同与重视。

我们还不定期地举行教师座谈会,鼓励教师畅谈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的建议。

通过“征集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大赛”等活动,来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

2、教师为本,重视人文关怀治校之道,教师为本。

学校领导要树立“家庭观念”,给予教师更多更深入的人文关怀。

对教师多“家访”,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心声,从细微处关心教师的疾苦,真正做到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务教师之所需。

一旦发现有工作矛盾及家庭矛盾要及时去化解,从根本上防止矛盾激化。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时刻把教师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让教师在温暖的环境中看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和希望。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努力让教师臵身于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从而使教师觉得在这所学校里工作着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和谐人际关系重在建设。

我们不回避冲突,重要的是学会理解、沟通和谅解。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精诚团结,以诚相待,做出表率。

鼓励和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

教师所乐见的是一种愉快、合作、开心、高效的办公室文化。

这种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直接相关。

为此,学校着力于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同时、教师办公室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关注,我们让每一个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只有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从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为幸福校园奠基。

1、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模式。

在学校管理上,进一步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思想,突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手段的管理意识。

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努力实行层级负责、过程管理、责任追究的管理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有专重。

进一步规范校级管理,完善校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教学例会、班主任例会等各类办公会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推进级部管理,低、中、高三个级部自成单位,在教学、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新的特色。

低年级级部的学生养成教育,中级部的“表、勤、引、督、争”管理,高级部的住宿生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2、创新机制抓教学,促进内涵发展一是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根据学校布局与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效运行教学管理模式——“两纵三横”捆绑式评价教学管理模式。

“两纵”即:校长办→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教师;校长办→教导处→级部→备课组→教师。

“三横”即: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组员“捆绑式”评价管理;以级部主任为核心的成员“捆绑式”评价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捆绑式”评价管理。

“两纵三横”捆绑式评价教学管理模式体现了分层次管理、捆绑式评价特点,突出了合作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实现了教师间自我约束、互帮互助、资源共用、相互促进、合作共羸、风险同担、成果共享、均衡发展、和谐相处的目标,促进了教师间“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二是抓牢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

深化“三环节”教学研究,用好县教研室配发的预习学案,严格落实预习制度,进一步规范预习环节流程,提高预习效果。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积极发挥班子人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的学习。

每年均下发理论学习工作安排,并坚持“四定”的作法,即定学习内容、定学习时间、定学习地点、定期进行检查,提高学习质量。

二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要求教职工能做到的,自己首先能够做到,不允许教职工违反的,自己首先不违反。

坚持“领导形象就是职工榜样”、“领导就是师范”的这一理念。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扬实干的工作作风,时时事事处处给教职工做好开拓创新、勤政廉洁的榜样。

4、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

一是规范工作制度。

完善各类管理目标责任制,各部门和各处室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责任人。

规范、完善部门、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护校。

三是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制度,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归属感。

四、营造良好德育氛围,为学生幸福人生护航。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确立的“一一四七”德育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核心,建立一个体系,明确四项要求,落实七条途径。

逐渐形成符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特色体系,并作为学校长期发展思路和理念。

坚持“以德树人,以爱育人”为核心的多元化德育教育模式;建立了“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级”四级管理体系;工作中明确四项要求: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德育工作过程化,德育工作活动化,德育效果最大化;通过学科德育渗透教育、养成教育、自我管理教育、表彰激励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家庭和社会教育七条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最终营造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主要亮点:一是重视班主任工作,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两周一次,由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召集,下达上级工作的精神,布臵本月德育工作的任务,有计划地交流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宣传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轮流在各级部召开班主任例会,推广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推广“一班一品”特色活动。

认真主持主题班会展示观摩活动,实行级部、班级月评管理,以奖代罚,对所有级部、班级分等奖励,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得到实惠,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了以少先队为组织的“雅行中队”,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让学生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发挥了学生组织的管理职能,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是德育处组建了“红领巾”校园之声广播站,起到宣传人、鼓舞人、教育人和培养人的作用。

四是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共商建校大计,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通过举行家长义教和家长义工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和教师一道共商学生教育良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精心打造“会飞的爱”关爱留守儿童德育品牌,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办公室”,精心建设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打造幸福快乐家园。

在宿舍内开设了“温馨话吧”,让留守儿童在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与父母交流,在微机室开通了“E网情深”QQ聊天室,通过邮局开通了“鸿雁往来”绿色书信通道。

建立了“童心乐园工作室”,积极开展心灵导航活动,工作室设臵了“童心密语”咨询信箱,开通了留守儿童倾述电话。

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家访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兴趣爱好,班主任分类整理,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和留守工作手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满意,越来越多的家长更能放心的离开家园,安心在外工作,更多的来宁阳县务工的外来人员把孩子送到第一小学,越来越多的寄宿生更是体现了家长对学校的放心。

今年五月在县教育局评选十佳德育品牌学校工作中,得到验收组一致肯定,并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上入选“德育品牌”建设成果集锦。

五、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师享受学习与开展教学研究的快乐。

1、斟情把脉,确定主题,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过去的一学年,我校以县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活动为锲机,为每位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让每一个教师都积极快乐地工作,在教师发展的同时,成就学生,提升学校。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师德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