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数学学科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横北中心小学
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7月4日全区组织了期末质量线上检测活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教学质量检测。

虽然实际考查结果基本达到了命题设想,平均分超过预期值,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尽人意之处不同程度存在。

为全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数学期中质量检测情况加以分析,并针对凸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同大家交流。

一、相关统计数据
1、整体水平情况表
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紧扣大纲、课标与教材展开命题,覆盖面比较全,难以适度,形式灵活多样,有梯度,既注重了学生双基,又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注重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

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得分率较高,比如学
生的计算,口算,准确率达到90%,说明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较为扎实,注重了学生计算基本功的练习和培养。

学生对部分几何图形的识别、判断、分析的能力较前有大幅度提高,个别学生对图形的旋转还需要多练习。

二、问题分析
结合试卷的分析和学生的答题情况,我觉得答题集中存在以下问题:
1.共性问题
(1)概念不清而出错。

六数学生把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混淆。

四年级对于平均分,每人分几分之几,是几个,带单位和不写单位的没理解透,类似这类错误问题,因为学生在相关概念的掌握方面不够牢固,不够灵活而致,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达到知识内化。

(2)对变式试题不能灵活作答而出错。

如六数解决问题2、4,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长方形,但是给出一块长方形铁板的面积,有的学生就不知道这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对于圆柱侧面展开形成的长方形边之间的关系不能灵活变通。

把圆锥变成圆柱知道体积不变,但是不能把公式灵活变形,公式记不扎实,导致计算错误。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掌握,不能融会贯通的使用知识。

(3)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够而出错。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学生的出错率相
对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们准确性不够,失分率较多,由此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紧密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而出错。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常出现审题不细、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有的笔下之误,有的审题不细,比如六年级填空第8小题,两个底面边长之和是56厘米,有想成4条边的,有想成2个面的,审题不仔细。

五年级抹水泥。

考查的是学生要知道游泳池几个面,占地面积怎么计算,抹水泥的是几个面。

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中,大部分年级的学生都有错抄、漏抄数字和计算马虎的现象,从而造成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突出数学学科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严密性。

2.个性问题
(1)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辨识、操作能力欠佳。

(2)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3)为数不多的学生由于网课期间不认真听课,家长监督不到位,自制能力差,导致成绩不理想。

三、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各年级数学教师要认真总结此次检测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从薄弱环节入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课堂艺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在钻研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肩负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3、由于线上教学师生不方便互动,教师也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建议教师对线上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定期访谈、小检测,及时和家长沟通,争取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进入线下教学时,重点关注这类学生,采取不同形式检查线上学习效果,找不足,想方法,树信心,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5、课堂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从线上转到线下时,要努力做到课堂内容堂堂清。

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

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