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采访稿
谈到xxxx的变化,xxxx对笔者说:“xxxx25年前,农民们吃
不饱、穿不暖、孩子上不了学。
现在我们日子好了,大多数人家住
的是小洋楼、穿的是名牌服、坐的是小轿车”。
摆到儿时的梦想,xxxx说:“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我
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xxxx年,在省农业厅的3.5万元无息贷款政策支持下,我主动承担25亩的“科技梨”试种任务。
在试
种阶段,周边群众对我的做法持怀疑态度,有人说我是“疯子”,
有人说我是做“白日梦”,也有人预言我会“竹蓝子打水―一场空”。
面对大伙的冷嘲热讽,我始终坚持“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
就梦想”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吃住在梨园,把试种的梨苗当宝
贝对待,于1992年取得试种成功,打破了“种梨无望”的传言,带
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从那时开始,村民们看法发生
了变化,有的夸我是“xxxx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有的主动找
我教他们技术。
我经常给村民说:“要改变贫困的面貌,就要善于
抓住机遇、敢于去想、大胆去做”。
从1992年起,在政府鼓励和村
民们的大力支持下,xxxx的梨产业越做越大,种植面积由25亩扩大
到现在1万余亩,群众收入渠道由单一种植业逐步发展到林下养殖、葡萄酒酿制……
说到为什么要选择当村干部话题时, xxxx说:“作为一共
产党员,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我想为大家干点事”。
xxxx年,在村民们的举荐下,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09年又走上
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提出了“粮食稳村、水果强村、畜牧富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
通过10年的努力打拼,全村农民人均纯收
入从xxxx年的1500元增加到2011年的4480元。
xxxx也从一个无名小村变成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A级
赛道,“金谷福梨”远销省内外……
论到村级民主管理时, xxxx激动地说:要提高村两委的凝聚
力和战斗力,就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关键是要抓好党务、村务公开,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2006年1月2日,作为贵州省唯一的村
干部代表,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征求意见会,我结合村里的实际提了6条建议,没想到其中有4被采纳吸收……
议到xxxx今后发展规划时,xxxx说:“我今年快60岁了,但我年老志不衰,在村级发展上我有很多想法”。
2011年我通过多
方联系,在梨园引进了“斗牛场”项目,项目建设面积30亩,场地
可容纳1.8万游客。
“斗牛场”项目营业后,初步预计每年至少可为群众创收3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