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班级读书会的课型研究(论文)

小学班级读书会的课型研究(论文)

类别小学语文小学班级读书会课型的研究内容摘要:读书能拓宽眼界,能引导学生明理,能提高阅读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多读书似春风吹进每个校园,但如何利用班级读书会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却成了教师心中的难题。

本文从班级读书会的课型入手,详细阐述了方法指导型、交流感受型、好书推荐型、成果展示型、绘本导读型等5个基础课型的概念、操作模式及适用范围、时间,实用且操作性强。

关键字:小学;班级读书会;课型“一个人的阅读决定一个人的厚度。

”读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

汉代文学家刘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以此劝勉不同年龄段的人,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

通过多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提倡学生多阅读,并展开一系列地研究。

班级读书会作为当前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形式更是备受瞩目,但如何利用班级读书会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老师们困惑重重,有的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手段,有的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只停留于简单地布置阅读,有的偶尔检查一下学生读书的情况。

这样,学生对课外书的阅读便十分肤浅,而且常不得要领,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偶尔读一读,阅读的效率不高,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视野、人文素养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

那么,在班级读书会上我们可以教学什么内容,可以组织什么形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有所获呢?笔者以为班级读书会课型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基础课型入手,让班级读书会生发出无穷的魅力。

一、方法指导型古人云:“砍柴不误磨刀功”,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

方法指导型是指学生在阅读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师可以就阅读方法这个专题上理论型的阅读方法课,也可以结合阅读的书目进行读书方法的运用实践。

案例:《班级读书方法交流会》一、谈话导入1、说说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2、揭示学习目标:课前我们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淘气包马小跳》《夏洛的网》的片断。

今天,我们来开个读书方法交流会,一起来交流一下我们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顾、读书交流(一)1、过渡。

请第一组阅读精彩片断(投影出示):《窗边的小豆豆》之《海的味道山的味道》1、学生朗读表演。

2、读书方法交流。

师重点引导阅读本片断的读书方法:批注。

如: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校长先生为什么要孩子们吃他们呢?归纳出营养要均衡的答案,并且写在这段文字的旁边。

3、教师评价并奖励书签。

4、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二)1、过渡。

请第二组阅读精彩片断(投影出示):《夏洛的网》之《最后一天》1、学生朗读表演。

2、读书方法交流。

师重点引导阅读本片断的读书方法:积累词句(经典的话语应该背诵)。

如:为什么要帮助威尔伯?哪句话最让你感动?(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

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我们把蜘蛛换成人,再来读一读。

(一个人,一生只忙着工作和吃饭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

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我们应该把这句经典的话语,背诵下来。

(学生背诵)3、评价并奖励书签。

4、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淘气包马小跳》之《家庭新闻》;《窗边的小豆豆》之《上课》交流略。

三、总结1、总结读书方法:批注感悟、积累词句、读写结合、读而有疑等。

2、激趣:阅读整本的《窗边的小豆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夏洛的网》这些书。

案例中,教师结合阅读的书目《窗边的小豆豆》、《淘气包马小跳》、《夏洛的网》几本书籍精彩片断的再回顾,归纳总结几种阅读的好习惯好方法,深入浅出,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还真切地感悟文字背后的东西,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也可以把阅读方法单独拿出来,上理论型的阅读方法专题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多种读书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另外,时间的利用也是一个学问,教师也可进行专题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如:零星时间阅读法、整段时间阅读法、回忆读书法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到更多的书籍。

二、交流感受型音乐家肖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交流思想,那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是呀,有交流才能有促进,有交流才能读得更深入,有交流才能明辨是非观念。

交流感受型是指学生阅读课外书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明白困惑,丰富阅读收获,增强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案例:《绿野仙踪》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一些人物的外貌,了解故事中为什么给他们画这样的容貌。

2、了解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用书中的具体故事来说一说。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物。

1、Power Point出示书中的人物插图。

猜一猜,这幅图是谁?2、你为什么认为图上就是×××?3、他们究竟长什么样?(学生快速快速浏览《绿野仙踪》,分组找出不同人物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分组:第一组找多萝西、奥兹大王;第二组找铁皮人、北方魔女;第三组找满地金人、稻草人;第四组找胆小狮、西方魔女、南方魔女】。

4、出示书中不同人物的外貌描写,读。

二、走近人物。

1、人物解读。

从外表和他们的故事来看——(1)你最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2)你最讨厌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3)你最羡慕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4)你最可怜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5)你最……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2、说说他们的故事。

你对谁最了解,你就说谁的故事。

三、画人物。

1.你觉得书上的人物画得好吗?为什么?2.你心目中的这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他们画出来吗?试试吧!〖喜爱绘画的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描写各种人物形象的段落语句,并根据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画出人物。

(可以合作完成,绘画形式也可以不一。

)〗案例中,学生在阅读《绿野仙踪》一书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故事的主要人物”的主题内容进行交流,教师先引导学生交流外貌,再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人物的解读,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白做怎样的人才是受人欢迎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交流感受型的课型中,可交流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交流故事的内容、写作的方法、读后所受的启发、书中精彩的片断,形式也可多变。

教师可以就一本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读书交流活动,把整本书读透,把握书中的精华。

当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主题交流”,如以“淘气包”为主题,组织学生交流看过的课外书如《淘气包马小跳》、《淘气包埃米尔》等书中的“淘气包”人物形象,然后交流这些人物的其他性格特点等,引导学生多维度认识人物形象,把学生的阅读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学生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能了解到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淘气包”的形象,效率高,为学生自己创作淘气的形象开阔思路。

三、好书推荐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增长我们的见识。

好书推荐型是指教师或学生或家长在对作品充分了解或解读的基础上,向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推荐。

这样学生可以节省选书的时间,又可以保证阅读书目的质量。

案例:《推荐一本好书》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议论“好书”1、同学们,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书,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谁能说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2、生畅所欲言,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师归纳。

[课件出示(1)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书;(2)语言优美的书;(3)图文并茂、给人美感的书;(4)启迪智慧、教人做人的书;(5)使人获得有益知识的书。

……]二、探究:“说法”1、学生独立思考:准备推荐什么好书?怎样推荐才能使大家想读、爱读?2、播放多媒体动画,启发示范。

3、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出介绍、推荐好书的基本方法。

[课件出示(1)可从哪方面来推荐:①书名②作者③内容④精彩之处⑤收获;(2)可用什么形式:①营业员②读者③作者④好书自述⑤讲故事表演⑥小记者采访;(3) 推荐时怎么说:说得清楚明白,最后还可以加上“能不值得一读吗?”“不读真可惜啊!”“相信你读后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之类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以激起其他同学的阅读欲望。

]三、小组练说,人人参与四、和谐互动,反馈评价五、布置作业作业:课后向你的朋友、父母或邻居小朋友推荐一本好书。

案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知道好书的标准,再引导学生学会介绍的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介绍,并评选优秀推销员。

学生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学会了推荐,在学生的推荐中知道了许多好书,引发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这种好书推荐课可以隔一个月举行一次,让学生推荐这一个月来看过的好书。

推荐的形式可以丰富些,如小组推荐、教师推荐、家长推荐等,通过多元推荐,让学生阅读更多体裁的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成果展示型在一定的时间,一定量的课外书阅读后,怎么了解学生阅读的质量,举行阅读成果展示无疑是个好方法。

成果展示型是指对学生阅读质量的检测,组织的形式可以是闭卷考试、写读后感评比、办读书小报、同读一本书的知识竞赛等等。

通过读书成果展示能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激发学生读更多书的欲望。

案例:《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