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14-05-26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1.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三者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包括世界观和具体科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D.世界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具体科学根据下列材料完成3-4题。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④气者,理之依也⑤上帝创造一切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4.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7.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8.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④9.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10.2010年6月2日,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说明 ( ) A.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11.2010年11月1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美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黑洞。

黑洞由反物质粒子构成,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

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表明 (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物质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2.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13.下列与“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D.气者,理之依也14.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15.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蕴涵同一哲理的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6.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运行的线路,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台风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C.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17.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新的物种。

这说明 ( )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C.人们可以通过掌握科学改变规律的客观性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8. 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D.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1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 ) A.无米就不能做饭 B.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C.巧妇无米也可以做饭D.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客观存在,还需要人脑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神八”飞天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 ( ) 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21.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这说明 ( )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22.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门捷列夫元周期表上的第114号超重元素,新元素的原子量为289。

送一发现填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个空白。

这说明: (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3.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①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24.“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

”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25.“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装置、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

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26.“如果真理是名贵的珍珠,那么实践就是产生珍珠的大海”,这说明(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我们应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7.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进行第六版的编纂工作。

与以往不同,这次编纂不再参考过去的问题和答案,所有问题都将根据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进行重新设置,很多问题也将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标准答案。

上述思路是基于( )A.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B.运动的绝对性,很多事物是不能正确认识的C.实践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D.认识的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8.考古工作者能根据现时的考古发掘找到当时的历史踪迹。

这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9.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30.据悉,在获取全月球原始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需要进行繁琐、细致的辐射校正、光度校正等工作,并根据探测器轨道和姿态数据进行影像数据的几何校正,才能还原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真实面貌。

随后,还要进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镶嵌,才能形成全月球影像图。

全月球影像图的获得过程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③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发展推动有关月球认识的深化发展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有关月球认识的根本动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班级姓名选择题答案1-5 6-10 11-1516-20 21-25 26-30二、非选择题:31.(20分)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二是在同一区域内,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三是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

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要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20分)32.2011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进行了成功对接。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航天育种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