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高考高三10百日冲刺家长会

2015年高考高三10百日冲刺家长会

只要你有强大的优势科照样能 考上!!!但你把弱科忽视了甚至 放弃了也就意味着你失败了,要坚 持学下去,不退则进!
三、强化自信: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
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 带着信心起床。在现实中,自信不
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 就一定会导致失败。
四、此刻直到高考都要:
1、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高考,不要盲目 指挥;
许多家长认为,高考是大事,因此整
天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俩也经常为孩 子高考的事吵架,对孩子的学习不知道如 何下手,一会要孩子这么做,一会要孩子 那么做,我认为这些家长不是在帮助孩子 学习,而是在瞎帮忙、帮倒忙。在高考前 在这个时期的家长最容易产生五大误区:
针对以上情况,我想作为家长最 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 习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不要:
①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有些家长为了照顾孩子,
天天送饭,或者现在提出陪读。有些走读生、陪读生 家长长期不看电视,怕影响孩子。这个时候把考生当 成家庭的“中心”,其实对学生本身来说这就是一种 心理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使考生更担心自己考不好 的后果了。 其实,功夫在平时,孩子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 活习惯,这时候没有必要打乱。
对于理科应保持做题的习惯,每天都保 持一种做题的状态,练练手、找找感觉。
理科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三日不动必感 手生,因此应每天都做一定量的理科题。其目 的有二:一是保证对自己已会内容的熟练掌握, 二是通过好题增长见识,开阔思路。
五、教育孩子静下来,坐得住,保持思维 的连续性。按自己的计划行事,不要关注 结果。
距2015年高考仅有 100天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 来参加家长会。关心、帮助、督 促子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 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取得2015 年高考的胜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促进交流与合作,为2015高考
百日冲刺加油。
一、老师篇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了,不能看电视了,而他们自己却在看电视,教育孩 子安心学习,自己却召集一伙人在家里玩牌。
误区五:十分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却忽孩子 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备加呵护,孩
子的衣食住行都安排非常妥当,甚至孩子需要什么, 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准备什么,但却忽视了孩 子的心理健康。须不知,此时的孩子心理上的需要比 什么都重要。
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班级没有后进生。 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希望每个人都有好前途。
二、学生篇
浙江省名校调考:
杨剑聪 毛铭梁 金崇阳 李建业 王世康 单科杰 万佳琪 张淼渺
班名 1 2 3 4 5 6 7 8
年名 10 18 23 31 46 49 50 56
台州市期末统考:
防止浮躁、急躁、自负!
一、让孩子学会清醒的认识自己、剖析自 己,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搭建高考冲刺 的干劲和信心:
不能放松任何一科,要将自己每科
的最好成绩和总分的最好成绩作为稳
定的目标,高考的目标!成绩和奇迹都 是自己创造的!
继续扬长补弱,奋斗到最后一分钟!
二、改变错误看法: “有弱科就考不上重点、本科吗?”
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做 这,不准做那,这样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三:过分期待。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过
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够考本二的也要本二,家长的 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成绩严重不符,这样最容易挫伤孩子 的自信心。
误区四: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而家长自己却 不注意言传身教。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快高考
八、相信自己,全力打造积极心态,夺 取2015年高考的胜利!
稍一放松便会名落孙山, 稍一努力便会金榜题名!
三、家长篇
家长在子女高考战场中的角色
后勤部长 心理医生 陪护教练
情报科长 战术参谋 策略大师
高考备考 填报志愿
常言道:“家有考生、辛福一生”。
作为家长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应采取什 么措施和方法,才能使得子女有一个良好心态, 最大限度发挥出其最高水平?这是每一位家长 都十分关心,又十分头痛的事情。
杨剑聪 胡胜俣 毛铭梁 金崇阳 李建业 陈婉颖
班名 1 2 3 4 5 6
年名 13 21 23 34 35 50
语文: 赵易(106分) 数学:冯宇航(112分) 英语:吴亚萍(86分) 语数英:吴亚萍(260分) 物理:毛铭梁 (70分) 化学:胡胜俣(77分)
生物:胡胜俣(71分)
理综:胡胜俣(207分)
爆发期:三个月(3、4、5月)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量的积累过程,第二轮复习 将出现质的飞跃,三轮是状态的调整,是高考的关键 月!
一批曾经不够努力的男学生都将发起高考前的冲 击,学习成绩将大幅度提升。
一批女同学在后期将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由于 量的大量积累,质的飞跃十分明显。
自信最重要,踏实、勤劳是保证,
当然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对那些至今仍不知努力 学习的学生还是要增加一点压力。提出一些具体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 师、曾出版过25本高考相关书籍、访谈过400 多位高考状元的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用这样 一个公式总结高考规律:
高考成功=实力+心态
考试心态在高考成功中占第一位,考前
心态占第二位,学习方法占第三位。因此要 及时调节心态,作为家长,要细心关注孩子 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自我排谴、 愉悦心灵。
水到渠成,有因有果!
考前多留血汗,考后不留遗憾!
六、让孩子时刻有一颗平常心
成功不会欣喜若狂, 失败,不会心灰意冷; 坦然,面对每次小考、大考。
七、达到身心合一的学考境界!
1、学会休息,学会学习—遵守自然规律, 切记“物极必反”! 2、抓住现行的作息制度,养足精神,可以 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高效课堂、高效自习!
误区一:过分保护。家长高考前把孩子重点保 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有的父母请
假回家照顾孩子,甚至还有家长在这个时候提出 陪读,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 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 子在考场内正常发挥。
误区二:过分干涉。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段时 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