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龙本《王羲之 兰亭序》 介绍与高清版欣赏
神龙本《王羲之 兰亭序》 介绍与高清版欣赏
亭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 孙统、孙绰等一干文人雅士、亲朋好友41人,在浙江绍兴会稽山 阴的兰亭溪畔集会“修禊(音戏)”。农历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上巳 节,这天,人们在春风的沐浴下来到水边嬉戏,以祓(音服)除晦 气和不祥,称为“修禊”。
王羲之他们列坐溪边,由书童将盛满酒的羽觞(音商,一种饮酒 的耳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流到各人面前,依此饮酒赋诗,在 “一觞一咏”间“畅叙幽情”。此次雅集共得诗37首,编为《兰 亭集诗》。而王羲之在酒酣意畅、神采飞扬之际用蚕茧纸、鼠须 笔为此诗集作序,写就了千百年来令无数习书者倾倒的“天下第 一行书”——《兰亭序》。此序记录了这次诗文盛宴带给作者的 愉悦心情,但也抒发了他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的感慨。更重要 的是全篇书法之美,遒媚飘逸,纵横变化,其中的“之”字更是 写出了20个不同的样子,堪称一绝。据说王羲之在酒醒后曾多次 重写《兰亭序》,却怎么也回不到酒酣时所写出的神韵上去了
古人云:“摹书得在位置,失在神气。”而我们却能从神 龙本兰亭上看见王羲之书法神清骨秀的艺术风神,真无愧 于后世各代书家对它的高度评价
高清版 神龙本《兰亭序》
请使用右键点击图片,选择“另存为图片”,在右下角“保存”选项里选择“保存原始图片”,即可获得高清版《兰亭序》
“曲水流觞” 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 二是祈福免灾。
神龙本《兰亭序》
珍藏于宁波 天一阁的神龙本《兰亭序》石碑
神龙本《兰亭序》是流传至今的《兰亭序》摹本中最为精 美的一本。因为它将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原本上 带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都摹写得很细腻, 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 十分清晰,间架结构也是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 显得自然生动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 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1] 。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 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 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 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 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 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
介绍与高清版 欣赏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 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 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 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 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 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