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一.烷化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作用用途】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体内转化为磷酰胺氮芥而发挥作用,抗瘤谱广,毒性低。

主用于急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等。

可与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合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用量】静注:每次0.2g,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次0.6~0.8g,每周1次。

一疗程总量8~10g。

小儿每次2~6mg/kg,每日或隔日1次,2~3g为一疗程。

肌注:每次0.2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

动脉注射:每次0.2~0.4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

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2~3次,一疗程总量10~15g;小儿每日2~8mg/kg,每日2次。

【制剂规格】片剂:50mg。

注射剂:0.1g、0.2g。

【注】可见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肝脏损害、膀胱炎等。

孕妇禁用,肝肾损害者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用药累积达4g,疗效不明显者应停药。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骨髓象,白细胞过度下降者应停药。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匹服平)【作用用途】环磷酰胺异构体。

溶解度高,代谢物活性增强。

抗癌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分次给药可增加抗癌效果和降低毒副反应。

主要用于骨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子宫颈癌、食管癌等。

【用法用量】静滴:常用量为2.5~5g/m2 ,每日1次,连续5天,每3~4周重复1次。

最大剂量为18g/m2 静脉滴注,连续4天。

【制剂规格】粉针剂:0.5g、1g、2g。

【注】宜与尿路保护剂美司纳合用及适当水化。

心、肾、神经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忌用。

不宜与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药、镇痛药、抗组胺药、麻醉药)并用。

消卡芥Nitrocaphane(消瘤芥、AT-1258)【作用用途】氮芥类抗肿瘤药。

主要破坏细胞DNA,对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属细胞非周期性药物。

本品治疗指数高,毒性较小。

主用于肺癌、鼻咽癌、淋巴肉瘤等,对食管癌、肝癌、脑瘤也有效。

局部用于乳腺癌或宫颈癌有较好疗效。

与更生霉素合用于绒毛膜上皮癌疗效也较好。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5~7日为一疗程。

小儿每日1mg/kg,分3次服,5~7日为一疗程。

静注或静滴:每次20~40mg,每日或隔日1次,200~400mg为一疗程。

治疗肝癌时剂量减半。

小儿每次0.4~0.8mg/kg,5~10次为一疗程。

肿瘤内注射:每次20~40mg,用生理盐水溶解,于肿瘤四周分点注入。

【制剂规格】片剂:5mg、10mg。

注射剂:20mg、40mg。

【注】可见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恶液质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瘤可宁)【作用用途】氮芥类抗肿瘤药。

口服吸收好,但奏效慢,服药2周后才逐步呈显治疗反应。

对淋巴细胞有较高选择性。

主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巨滤性淋巴瘤等。

对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睾丸肿瘤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6~15mg(或0.1~0.2mg/kg),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

连服3~6周,一疗程总量400~500mg。

维持量一般为每日2~4mg。

小儿口服:每日0.1~0.2mg/kg,分3次服,连用3~5周。

如白细胞下降,改用维持量每日0.02~0.04mg/kg,一疗程总量5~10mg/kg。

【制剂规格】片剂或纸型片:2mg。

【注】可有胃肠道反应和淋巴细胞减少,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血象下降和肝脏损害。

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用量达0.3g以上时尤应慎用。

卡莫司汀Carmustine (卡氮芥、B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抗瘤谱广,见效快,脂溶性高。

体内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增殖细胞各期都有作用,非增殖细胞不敏感。

主用于何杰金氏病和急性白血病、脑瘤及脑转移癌等。

【用法用量】静滴:每次0.1g/m2 ,每日1次,连用2~3天或每次0.2g/m2 ,每6~8周一次。

小儿每次2.5mg/kg,连用2~3天。

【制剂规格】注射剂:125mg。

【注】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肝肾毒性。

忌与皮肤接触。

对热不温定,宜在摄氏5度以下保存。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洛莫司汀Lomustine (环己亚硝脲、罗氮芥、C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作用与卡莫司汀相似。

用于治疗脑部原发性肿瘤及继发性肿瘤、何杰金病及其它淋巴瘤、黑色素瘤等;宜可用于实体瘤或与氟尿嘧啶和用于胃癌及直肠癌;与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合用治疗肺癌。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0~140mg/m2 ,6~8周1次。

视血象情况再用第二次,一般用4次左右。

【制剂规格】胶囊剂:40mg、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

肝功能减退者慎用。

司莫司汀Semustine (甲环亚硝脲、Me-C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作用与卡莫司汀及洛莫司汀相似。

但毒性较后者低,具疗效高,副作用小的特点。

主用于黑色素瘤,对恶性淋巴瘤、肺癌、胃癌、肠癌、肝癌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0~200mg/m2 ,6~8周1次。

【制剂规格】胶囊剂:10mg、50mg。

【注】同洛莫司汀。

塞替哌 Thiotepa【作用用途】是乙撑亚胺类抗肿瘤药,在体内转变为乙烯亚胺离子而发挥其烷化作用。

其细胞毒作用与氮芥相似,但毒性较小,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乳腺癌和卵巢癌疗效较好,对肺癌、肝癌、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膀胱癌等也有效。

【用法用量】肌注或静注:每次10mg,每日1次,连用3~5日,然后改为隔日1次,一疗程总量为200mg。

【制剂规格】注射剂:10mg。

【注】可见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白消安Busulfan(白血福恩、马利兰)【作用用途】属甲烷磺酸酯类烷化剂。

主要影响骨髓粒细胞的形成,对淋巴细胞几无影响。

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显著。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8mg,分3次。

维持量每日0.5~2mg,每日1次。

小儿每日0.05mg/kg。

【制剂规格】片剂:2mg。

【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急性变时应停用。

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氟他米特Flutamide(氟他胺)【作用用途】抗雄激素药。

体内代谢成活性羟基氟他米特,抑制睾丸素转变为二氢睾丸素,从而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的生长刺激作用。

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50mg,每日3次,饭后服。

与促黄体生成释放激素联用,本品应先服3天,每次250mg,每日3次。

【制剂规格】片剂:250mg。

【注】可见男性乳房发育、疲劳、失眠和性欲减退。

二.抗代谢药六甲嘧胺 Altertamine【作用用途】嘧啶类抗癌药,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临床主用于肺癌、恶性淋巴瘤、消化道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0.2~0.6g或每日8~12mg/kg,分2~4次用,3~4周为一疗程。

休4周后进行第二疗程。

【制剂规格】片剂或胶囊剂: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长期用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甲氨碟呤Methotrexate(MTX)【作用用途】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

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选择性作用于DNA合成期(S期),大剂量对增殖细胞和肝细胞也有直接毒性作用。

主要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尤对儿童较佳。

对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的疗效也较好。

对头颈部癌、肝癌、胃肠道癌也有效。

宜可用于银屑病。

【用法用量】白血病:口服,每次5~10mg(或0.1mg/kg),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5~7日,停药7~10日后,再隔日给药,总量0.1~0.12g,或随血象货骨髓象情况而定;小儿每次0.1~0.2mg/kg,每日或隔日1次。

肌注或静注:每次5~10mg,每日或隔日1次。

实体瘤:肌注、静注或静滴,每次20~40mg,每周2次,6周为一疗程。

绒毛膜上皮癌:口服或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次,连用5日,一般停药6~12日或随血象、骨髓象情况而定。

银屑病:口服,每次2.5~5mg,每日1次,6~7日为一疗程。

【制剂规格】片剂:2.5mg、5mg、10mg。

注射剂(钠盐):5mg、10mg、25mg、50mg。

【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或脱发等。

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肾损害。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

静滴给药前后应大量补液并使尿液碱化,并避免摄入酸性食物。

本品静注或静滴时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用。

大剂量中毒后可用亚叶酸钙解毒。

巯嘌呤Mercaptopurine(乐疾宁、6-MP)【作用用途】为嘌呤类抗肿瘤药。

可抑制核酸合成,对增殖细胞S期作用明显,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其它各期也有杀伤作用。

也有免疫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疗效也较好,也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用法用量】白血病:口服每日1.5~3mg/kg,分2~3次服,并根据血象调整剂量。

疗程可达2~4个月,但白细胞过度下降时应及时停药。

一般用药2~4周开始显效。

绒毛膜上皮癌:口服每日6mg/kg,分2次,10日为一疗程,间隔3~4周重复疗程。

免疫抑制:口服每日0.5~1.5mg/kg。

【制剂规格】片剂:25mg、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

另可见高血尿酸、结晶尿和肾功能障碍。

孕妇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及骨髓象,有毒性反应时及时停药。

氟脲嘧啶Fluorouracil (5-FU)【作用用途】抗嘧啶类抗代谢药。

体内转变为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而影响DNA的生物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主要用于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癌、皮肤癌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3次,总量10~15g时停药。

静注:每次0.25~0.5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5~10g为一疗程。

静滴:每次0.25~0.75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为一疗程。

动脉灌注:每日5~20mg/kg,疗程总量一般5~10g。

肿瘤内注射:每次0.25~0.5g,多用于治疗宫颈癌。

皮肤癌或癌性溃疡:局部外用0.5%或2.5%软膏。

【制剂规格】片剂:50mg。

注射剂:0.125g、0.25g。

软膏剂:0.5%或2.5%软膏。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肝及肾功能损害等。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象。

替加氟Tegafur(喃氟啶、FT-207)【作用用途】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抗瘤谱与氟尿嘧啶相似,在肝脏转变为氟尿嘧啶而起作用,毒性较氟尿嘧啶小6倍。

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也用于乳腺癌、原发性肝癌和肺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