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家庭教育学离线作业复习资料

浙大家庭教育学离线作业复习资料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家庭教育学》课程作业第1次请编写一个家庭教育故事,可从书刊、网络中选编,也可从生活中提炼。

字数不限。

要求语言简练,主题突出。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谈完,他家住在坟场旁边,那里经常有人祭祀,孟子就经常去坟场玩,并模仿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觉得这样不好,就搬到集市旁边。

孟子又经常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游戏,母亲觉得这样也不好,于是把家搬到了学堂的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母亲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于是便长期住下来,这也就成就了以后的孟子。

第2次(第一、第二章)一、填空题1、家庭是由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2、人类家庭的演化史极为复杂,自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四个发展阶段。

3、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模式。

共同生活生活模式4、一般我们把家庭结构分为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等四种。

二、名词解释1、家庭教育(狭义)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主干家庭主干家庭也叫直系家庭,是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人构成的家庭。

3、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父母双全、由一个或多个孩子构成的家庭。

4、父母教养方式家长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育观念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

三、简答题1、简述家庭的功能。

答: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2、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答: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持续终身的教育。

3、简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

答: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与广泛性,自然性与随机性,亲情性与权威性,持久性与连续性,差异性与继承性。

局限性:家庭教育的条件具有不平衡性,家庭教育的非理性,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四、论述题你认为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中哪些因素最重要?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为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中家长自身条件,如教育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如果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那么对孩子的引导能力就相对作用较小,如果家长道德素养低下的话,那么孩子耳濡目染,道德素养自然也深受影响。

还有家庭内部的关系也是重要因素,一个没有和谐关系的家庭是很那培养出内心宁静的孩子的。

第3次(第三、第四章)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

2、理智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

3、一致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加以统一,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证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4、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从情感上感染,从行动上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1、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2、言传身教原则言传身教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善于说理,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

3、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施加潜移默化、熏染陶冶的教育的方法。

4、兴趣诱导法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教育方法5、活动探索法活动探索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探索,尝试错误,从而掌握多种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1)激发学前儿童的认知兴趣。

(2)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储备。

(3)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

2、简述学前儿童家庭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1)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2)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3)提高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3、简述主体性原则的含义与要求。

答: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要求: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的主体。

4、简述实际锻炼法的含义与要求。

答:实际锻炼法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从中受到锻炼,以便学会某种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方法。

具体要求有:重视实际锻炼;有恒心,舍得让孩子吃苦;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具体指导。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加以评析。

一天下午,妈妈在接孩子离开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孩子高兴地告诉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妈妈急忙问道:“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呢?”孩子说:“因为吃苹果时,我挑了一个最小的。

”妈妈听后生气地说:“你真傻,我们家交的钱和别人家一样多,下次吃苹果时,你一定要挑一个最大的,把我们家今天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答:妈妈的教育与幼儿园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教育相反,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老师表扬的行为却被妈妈批评,这会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两面性等问题。

妈妈用社会上的消极观念教育孩子,违背了正面教育原则,会使孩子形成自私、不愿谦让等不良品质。

妈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采用了批评的方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第4次(第五、第六、第七章)一、填空题1、为使2~3岁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要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加强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2、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包括尊重家长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要求适度的原则、双向反馈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1、单亲家庭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

2、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宿家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来承担监护教育的儿童。

三、简答题1、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处于“逆反期”的幼儿?答: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赢得孩子的信任;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家长应为5~6岁的幼儿做好哪些方面的入学准备工作?答:主要有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独立生活准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3、简述单亲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

答: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切忌期望值太高;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

4、简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

答:(1)父母应对避免在儿童早期与其长期分离;(2)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把伤害减到最低;(3)寻找合适的监护人;(4)改变教育沟通方式,并常与临时监护人、幼儿园联系;(5)增加亲情关心,用父母之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5、简述教师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答:教师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教师是家教指导的研究者;教师是家长施教的合作者;教师是家长参教的评价者;教师是家长意见的采纳者;教师是家长心声的倾听者;教师是家庭隐私的保护者。

四、案例分析题试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相关原理对下面的案例进行评析,并提出建议。

星期四下午,小(2)班开展了家园合作敬老活动。

王老师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自己的孙子、孙女坐在一起,要求每个小朋友先把糕点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吃,再把水端给他们喝。

当小朋友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时,有的爷爷大口大口地吃,有的奶奶只吃了一口,有的外公只用鼻子闻了闻,有的外婆假装吃了一口,喝水的情景也差不多。

活动结束时,老师请一位只吃了一小口糕点的奶奶发言,并问她:“今天你过得开心吗?”奶奶说:“很开心。

”然后,老师宣布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答:评析:教师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来组织此活动很有意义;家园合作非常重要;祖辈家长对幼儿发展有极大影响;注意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幼儿力所能及的。

建议: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教师应注意观察家长的表现,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家长;应提醒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

五、活动设计题1、请围绕“重阳节”设计一个大班家园合作活动方案。

(须包含设计意图、活动名称、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部分)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我为爷爷、奶奶做饺子设计意图: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每逢这一天,古人登高望远、品糕赏菊。

而在现代,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定为老人节,2012年,法律明确规定每年的这一天为老年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开展敬老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幼儿通过重阳节主题亲子活动学会感恩长辈,帮助和关爱老人。

活动目标:1.尝试用团圆、压扁、捏紧等方法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白将油泥收拾干净。

活动时间:重阳节前一天活动地点:教室活动准备:1.各色彩面、菜馅儿、围裙、袖套,一次性手套等。

2.《爷爷亲、奶奶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制作兴趣。

2.学习做饺子的方法。

3.讨论包饺子的规则。

4.在音乐声中,和爷爷、奶奶一同制作饺子。

(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掌握对折捏边的方法。

)5.相互欣赏制作的饺子。

6、品尝饺子。

7、请爷爷奶奶谈谈感受。

8、教师小结。

2、设计一个大班家园合作“参观书店”活动方案。

(须包含设计意图、活动名称、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部分)活动设计:大班社会活动《参观书店》活动目标:1. 知道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书中有丰富的知识。

2. 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3. 懂得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规则。

活动准备:老师事先观察选择离幼儿园最近、最安全、最方便的书店进行联系;每位幼儿准备一些零用钱。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介绍书店的基本情况及参观要求。

(1)安全方面:一个跟着一个走,小心将书架上的书碰下来。

(2)学习看标识:轻声交流,不要影响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