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8章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兼容模式]
第8章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兼容模式]
2014/4/21 5/35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前馈控制(Feed Forward Control)
完全补偿条件
Gd (s ) G ff (s )= ) K z (s )
Y (s) [G ff ( s ) K z ( s ) - Gd ( s )]G p ( s ) D( s)
1 给水流量W 扰动下的水位变化特性 1.
H(s) T W(s) s 1 Ts s(1 Ts)
其中:ε 为飞升速度
非沸腾式省煤器 T2 沸腾式省煤器
T1
2014/4/21
T2=30~100s T1=100~200s
H ( s ) s e W ( s) s
21
1.为什么说前馈作用的加入对系统的稳定性
没有影响?
2014/4/21
18
§8.3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19
给水控制的任务
1 维持汽包水位 1.
过高:蒸汽带水管壁和叶片结垢汽机叶片损坏 过低:爆管干锅
2. 保持给水量稳定 2
给水量的剧烈波动对省煤器和给水管道不利。
2014/4/21 20
第八章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分析与设计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2014/4/21
1
第八章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8.1 8 1 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8.2 8 2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8.3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2
§8.1 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014/4/21
3
反馈控制的“两段时间”
Gd Gc Kz H
D
Y0
Gp
Y
☆第一段时间:干扰产生 第 时间 产生被控量变化 被控 变 ☆第二段时间: 第二段时间:被控量变化 被控量变化执行器动作
2014/4/21 4
反馈控制的特点
1. 反馈控制是 反馈控制是一种具有很强鲁棒性的控制策略. 种具有很强鲁棒性的控制策略. •过程的性质决定了控制的效果 •调整参数( , TI , TD)均是过程动态特性的函数 2. 反馈控制本质上是一种误差驱动的控制系统 •控制策略是根据可测误差来产生控制作用 •没有动态误差的控制不是反馈控制 3. 反馈控制是一种闭环控制 4. 反馈控制的原则是尝试法, 无需数学模型 •控制器不能事先计算出准确的控制输出 •是一种初级的控制算法 是 种初级的控制算法
2014/4/21 44
(三)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结构图和方框图 工作原理 及 冲量 调节器参数整定步骤
2014/4/21
45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46
1 结构图和方框图 1.
2014/4/21
47
2. 工作原理及冲量
2014/4/21
48
3 调节器参数整定步骤 3.
2014/4/21 41
4. 参数整定----外回路的整定
等效比例带:w
w
* 外 w w
被控对象:Wh(s)
外
w w
外 w w
* 外
从内外回路比例带看,w 对内外回路影响相反,若w 增大, 外回路稳定性增强,内回路减弱。故应使 和w 相应变化, 保持两者比值不变,以保证内回路的稳定性。
26
双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27
双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前馈作用快速补偿了由于蒸汽流量变化引起的 虚假水位 现象。 “虚假水位”现象。
2014/4/21 28
2014/4/21
第七章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8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29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单级)
2014/4/21
7
特点比较:
前馈基于干扰控制,反馈基于偏差控制 抑制干扰,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及时有效 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是闭环控 制系统 前馈控制使用的是与实施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 制器,反馈控制采用通用PID控制器 一种前馈控制只能克服一种干扰,反馈控制只用 个控制器就可克服多个干扰 一个控制器就可克服多个干扰
2014/4/21 32
单级和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单级
串级
33
(二)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结构图和方框图 工作原理 及 冲量 静态配合 参数整定 调节器参数整定步骤
2014/4/21 34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35
1. 结构图和方框图
PID控制器接受三个信号:H 、 D 、 W
2014/4/21
36
2 工作原理 2.
PID 控制器接受三个信号:H 、 D 、 W D 信号主要作用:前馈信号 直接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
W 信号主要作用:反馈信号 信号主要作用 反馈信号
克服因给水阀自发扰动对 H(t)的影响,并保持稳定 可以增强调节过程的稳定性(使阀门动作不过调)
D D
2014/4/21
39
4 参数整定 4.
内回路整定 外回路的整定 αD 值的整定
2014/4/21
40
4 参数整定----内回路整定 4.
(1) 把调节器、分流系数除外的环节视为广义调节 对象W内,则 则W内为近似比例环节,故 为近似比例环节 故 和Ti可取得 很小。 一般 Ti ≤ 10s 。可试凑 。 (2) 先设定w ,找合适的 (3) 再改变w时,使 w / 不变,保证内回路开环放 大系数不变
2014/4/21 42
4 参数整定---- αD 值的整定 4.
按无静差要求,整定 αD 值
w w WD ( s ) D D Wh ( s )
2014/4/21 43
5 调节器参数整定步骤 5.
(1)按照迅速消除内扰、稳定给水量的要求, )按照迅速消除内扰、稳定给水量的要求 用试凑法整定内回路PI调节器的比例带值 δ/αw和积分时间Ti。 (2)根据水位在内扰时的动态特性Wh(s), ) 整定外回路等效调节器的比例带δ外,即确定αw, 此时,要保证已整定好的δ/αw比值不变。 (3)根据无静差要求,整定αD值,使 αwγW=αDγD(忽略排污)。
2014/4/21 10
思考题8-1:
1.若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为:
想要完全消除扰动影响 前馈控制器应如何 想要完全消除扰动影响,前馈控制器应如何 选取?前提是什么?
2014/4/21 11
§8.2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特性分析
2014/4/21
12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 反馈控制系统 要保证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抗干扰 能力,有必要把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结合 起来,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控制系统的整 起来,通过优势 补,提高控制系统的整 体性能。
“虚假水位 虚假水位” ”现象 燃烧率先于蒸汽量变化
2014/4/21 23
二 给水控制的基本方案 二、给水控制的基本方案
(一)单冲量、双冲量、三冲量 )单冲 双冲 冲 (二)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三)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24
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014/4/21
2014/4/21 13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特点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的特点 1 引入反馈控制后,前馈控制的补偿条件不变 1. 引入反馈控制后 前馈控制的补偿条件不变
Gd (s ) G ff (s )= K z (s )
2014/4/21
14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特点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的特点 2 前馈控制器的形式与前馈作用的位置有关 2.
忽略排污,则D = W
γh H -Kg Hg = α γ D - αw γw W
D D
γh H–Kg Hg = (α γ –αw γw )D
D D
设定 Kg 使在额定负荷 D=D0时
H=Hg γh Hg–Kg Hg =(α γ –αw γw )D0
D D
H - Hg = (α γ –αw γw )(D – D0)/ γh
=0
2014/4/21 6
前馈控制的特点 干扰一旦出现,调节器直接根据检测到 的干扰的大小和方向按 定规律进行控制 的干扰的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进行控制。 显然,干扰发生后,被控制量发生变化 干扰发生后,被控制量发生变化 前 控制作用就产生了 节省了反馈控制的 前,控制作用就产生了,节省了反馈控制的 前,控制作用就产生了 “两段时间”,控制作用及时。
2014/4/21 8
前馈控制的局限性
Hale Waihona Puke 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抗干扰能力差; 工业对象扰动多,无法一一设计前馈控制器; 控制通道迟延过大时无法实现完全补偿; 扰动作用很难精确测量。 扰动作用很难精确测量 完全补偿条件往往无法得到满足!
2014/4/21 9
前馈控制的应用场合
系统中存在着可测但不可控的变化幅度大,且频繁的
干扰 这些干扰对被控参数影响显著 单用反馈控制 干扰,这些干扰对被控参数影响显著,单用反馈控制 达不到质量要求时。
当控制系统的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较长 由于反馈控制 当控制系统的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较长,由于反馈控制
不及时影响控制质量时,可采用前馈或前馈 反馈控 不及时影响控制质量时,可采用前馈或前馈-反馈控 制系统 。
2014/4/21
25
第七章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5
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适用:蒸汽量、给水量测不准时(低负荷);负 适用:蒸汽量 给水量测不准时(低负荷);负 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的小容量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