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

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毕业于文山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明我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标准,那我首先来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初中美术第(13)册,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学美术新课程的锐意改革。

它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向美术的情感素养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为以后能在生活中用敏锐的眼光发现美奠定基础。

本课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通过以上我对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分析以后,我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1知识目标了解美术的分类,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以上门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打破时空,不拘一格地在美术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依据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阐述,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评析美术作品。

分析了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接下来我所要说的是学情。

我们都知道上好一节堂,不仅要备教材,同时还要备学生,因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动的,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并从整体出发,才能找到最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

根据教材内容,并考虑到现有教学条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有常法,学无定法,贵在得发,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标要求,注重人文关怀,我主要采纳“启发——引导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欣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实践,体会美术课堂带来的乐趣。

在学法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引导学生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启发问答讨论法,生生互动合作法以及游戏参与法。

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笔墨绘画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使我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课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我这样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探究新知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1:导入新课:首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的导入是相当关键的。

上课后,我将以聆听音乐欣赏作品的方式导入本课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接下来,探究新知,欣赏的同时我将会问学“生什么是美术?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美术作品吗?”等学生回答结束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评价性的总结。

欣赏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作品。

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

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如油画《父亲》——版画《秋瑾》对照,提出:“同样是画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两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材质及效果。

让学生不仅在看中思考,而且在看中发现。

切实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知识与情感上的反馈,通过图片分析结合我的讲解,引导学生能够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评析美术作品,本课教学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下面是学生练习,作业要求:我找了一些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做出分析和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抢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知识。

我由课堂先前的引导者退位为课堂的参与者,把课堂充分让位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的体验和活动。

我则进行巡回的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说明,同时对大家的积极表现提出鼓励与表扬。

(在讨论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和评述作品。

采用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本课小结,以学生的自我总结为主,我则是画龙点睛的点评,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更好让学生展现自我,树立信心。

5:板书设计,我以直观性板书,简洁明了,概括重点,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完成了设计我作了反思: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哪怕是一节普通的课,我们也要精雕细琢,下苦功夫反复切磋反复磨练,才能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