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作业题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作业题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作业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D)A.政治运动B.阶级关系C.政治革命D.国家政权2.目前在英国政坛与工党轮流执政的另一个政党是(B)A.共产党B.保守党C.托利党D.自由党3.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最典型的国家是(C)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4.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体形式是(A)A.巴黎公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苏维埃制度D.社会主义自治制度5.政治权力诸特性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特性是(A)A.强制性B.限度性C.工具性D.能动性6.人们公认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是(C)A.孟德斯鸠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马基雅维利7.将国家领土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单位并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称为(C)。

A.复合制B.中央集权制C.单一制D.地方分权制8.政治发展被认为是更为广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派生的政治方面的后果,因此,在地理上,它主要关注的是(A)A.发展中国家B.殖民地国家C.亚洲国家D.发达国家9.民族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国家是(B)A.中国B.印度C.朝鲜D.古巴10.目前在美国政坛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另一个政党是(B)A.共产党B.共和党C.民族党D.自由党11.日本国的政府首脑是(A)A.首相B.总理C.天皇D.议长12.当代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典型的国家是(C)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3.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D)A.政治法治B.政治革命C.政治改革D.政治民主14.“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表明了国家的(A)A.本质B.职能C.作用D.地位15.对政党进行左、中、右分类的标准是(C)A.政党的阶级属性B.政党是否掌握权力C.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D.政党是否合法16.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B)A.《共和六论》B.《政府论》C.《君主论》D.《论法的精神》17.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政治革命和(C)A.政治宣传B.政治教育C.政治改革D.政治妥协18.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B)。

A.民主制B.民主集中制C.集中制D.分权制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C)A.统一战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C.工农联盟D.几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20.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特征总体上表现为(A)A.后发性B.不平衡性C.早发性D.平衡性2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D)A.政体与国体之间完全无关B.同一国体只有相同的政体C.政体与国体之间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D.政体由国体决定为国体服务,但同一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22.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B)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D.自耕农占有制23.“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B)A.恩格斯B.马克思C.毛泽东D.列宁24.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D)A.人民代表大会B.民族区域自治C.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体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5.在我国,有权任免最高法院院长的国家机关是(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家主席26.亚里斯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是(B)A.《政府论》B.《政治学》C.《君主论》D.《共和六论》27.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是(D)A.家庭B.社会C.传媒D.学校2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实行(D)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经济特区制度C.一般行政地方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ABE)三者的联合体。

A.主权B.领土C.领空D.领水E.人口2.以下表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是(BCE)A.政治是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E.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3.政治参与的主体有(BCDE)A.民族国家B.政治社团C.政党D.非政府组织E.公民4.下列选项中,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ACE)A.美国B.法国C.俄罗斯D.日本E.德国5.下列选项中,把政治理解为“权术”的思想家有(BCD)A.孔子B.马基雅维里C.韩非D.俾斯麦E.孟子6.下列选项中,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有(ABE)A.意大利B.美国C.日本D.英国E.德国7.西方封建国家和中国封建国家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BCD)A.国家本质方面B.国家结构方面C.权力结构方面D.政治文化方面E.社会主要矛盾方面8.下列各项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职权的有(CD)A.委任立法权B.违宪审查权C.制定法律权D.财政同意权E.公布法律权9.反映一个国家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的,可称之为(BE)A.国体B.政体C.国家机构D.国家结构形式E.国家政权组织形式10.政治权力的特性是(ABCDE)。

A.强制性B.能动性C.发展性D.工具性E.限度性11.政治参与的方式有(ABCDE)A.政治投票B.政治选举C.政治结社D.政治表达E.游行示威三、判断题1.凡是以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就是总统制国家(错)2.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制度实际上是指君主立宪制度(对)3.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安排和运行问题(对)4.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错)5.两党制即只有两个政党相互竞争的一种政党制度(错)6.英国保守党和工党是由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而来的(错)7.具有“铁的纪律”是所有政党的基本特征(错)8.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公民、政党、政治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对)9.社会契约论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起过进步作用(对)11.政府与国家是一种平行关系(错)12.在我国,政治社团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错)13.政治民主即完全的自由,无需法制的约束。

(错)14.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错)15.两党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中只存在两个政党。

(错)16.一个合法性政府一般要通过两种方式得到确认:外部认定和内部认定。

(对)17.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根本途径是政治改革。

(错)18.洛克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经验,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即立法权、司法权和对外权。

(错)19.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它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

(对)20.政治参与的主体只有公民和政党。

(错)四、名词解释1.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2.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政府机构加以执行和贯彻。

这里的政府是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3.社会契约说强调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存在是人民同意的结果,强调君权民授而否认君权神授,因此具有革命意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重要的思想武器。

4.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关系和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中,即国家的阶级性质问题。

5.政治参与是公民、政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各种政治行为。

6.政治权力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凭借国家强制力对其他阶级进行控制的能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强制和服从,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一种不平等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7.政治民主,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8.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以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

9.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将公共服务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逐步使其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或核心职能,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的政府。

.五、简答题1.什么是国家?怎样正确认识国家的起源?国家是由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所构成的,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的,并为维护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非从来就有的,而是同一定历史发展相联系的,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

2.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政体类型的标准是什么?①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即是由一个人掌权还是由集体掌权。

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如何产生以及任期怎样,即执掌者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是实行任期制还是实行终身制。

③中央权力机关如何设置和分配权力,即最高权力是集中于一个机关还是由几个机关分工行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简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主要内容孟德斯鸠认为,真正的公民自由只有在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证,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易走向腐败,绝对权力就意味着绝对腐败,因此,要想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每一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

”第二种权力称为国家的行政权,第三种权力称为国家的司法权力。

以上三种国家权力不能由一个人或君主执掌,否则,这个国家的公民自由就可能被毁灭掉。

孟德斯鸠认为,除了进行明确的三权分立外,还必须使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彼此牵制。

如立法机关长期不开会议事,行政权就会独断专行,只有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实现真正的分权和相互制约,才能建立宽松的政体,才能保证公民的自由不受侵犯。

4.简述国体与政体的辨证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也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体对政体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政体依附于国体。

第二,国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政体则多样灵活。

5.公民的含义:依照通常的理解,公民指在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享有法定权利义务的社会成员。

公民素质的定义:公民素质指公民行使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所具有的意识和能力。

公民素质的内容:公民素质包含许多内容,其指标体系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经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能力素质、健康素质七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