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煤矿地质勘查一、是非题1.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一般适合在裸露或半掩盖地区进行。
()2.竖井属于穿层巷道,而斜井属于顺层巷道。
()3.钻探工程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勘查技术手段,在煤田勘探各个阶段都得使用。
()4.探槽适合在表土厚度大于3m的地区进行。
()5.探槽适合在表土厚度小于3m的地区。
()二、选择题1.地质填图或地质测量适合在()进行。
A.热带丛林;B.平原地区;C.裸露或半裸露地区;D.所有地区。
2.探槽适合在()进行。
A.表土厚度大于3m的地区;B. 表土厚度小于3m的地区;C. 平原地区;D.所有地区。
3.钻探工程基本线距主要取决于勘探区()。
A.断层的发育情况;B.火成岩的发育情况;C.煤厚变化及煤层可采情况;D.以上都有关。
三、填空题1.煤矿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哪几种?2.目前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勘探最常用的手段有哪些?3.煤炭地质勘查程序划分为哪4个阶段。
【答案】一、是非题1.√;2.×;3.√;4.×;5.√二、选择题1.C;2.B;3.D;三、填空题1.遥感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填图、坑探工程、巷探工程、钻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2.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3.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矿山地质Ⅲ答案单选题1.内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B )A砾岩B花岗岩C砂岩D泥岩2.外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C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混合岩3.国际上最小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C )A代B纪C世D宙4.国际上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是(B )A系B宇C界D统5.下列地质作用哪个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D )A地震作用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D搬运作用6.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 )A白云母B方解石C辉石D橄榄石7.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D )A上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晚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晚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晚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8.地质填图或地质测量适合在(C )进行A热带丛林B平原地区C裸露或半裸露地区D所有地区9.引起矿井热害的主导因素是(D )A煤岩层氧化热B煤层自燃热C机电设备运行热D地热10.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 B )A粉砂岩B粘土岩C粗砂岩D砾岩11.恐龙灭绝时间大致在( D )A石炭纪B二叠纪C寒武纪D白垩纪判断题12.导水裂缝带,是指开采煤层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发生垮落和断裂,产生裂缝,且具有导水性的岩层范围T13.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T14.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发生脆性形变,形成大小不一的破裂和错动,使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岩石脆性形变的产物总称为断裂构造T15.某地区的地层时代出现缺失,据此即可判定该地区必有断层存在 F16.比例尺为1∶5000的图纸上,1cm等于水平距离500m F问答题17.影响煤矿设计和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的变化、煤层顶底板条件、岩浆侵入煤层、喀斯特陷落柱、矿井水、瓦斯、地温、地压等。
论述题18.通过本课程学习,你认为如何防治矿井水?(一)地表防治水(2分)1、合理选择井筒位置;(1分)2、河流改道;(1分)3、铺设人工河床;(1分)4、修筑排(截)水沟;(1分)5、堵漏。
(1分)(二)井下防水(2分)1、探放水(1分)2、井下防水煤柱的留设(1分)3、井下截水建筑物的设置(1分)(1)防水闸门(2)防水墙:4、含水层的疏放(1分)(三)注浆堵水(2分)(四)煤矿酸性水的防治(1分)1、分区排出酸性水;(1分)2、分级排水,降低扬程;(1分)3、冲淡酸性水;(1分)4、中和酸性水;(1分)5、改善水泵、水管的性能(1分)。
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一、是非题1.粘土的孔隙度比砾石层的孔隙度大,所以粘土的透水性比砾石层好。
()2.地下水的渗透流速随深度的加大而变小。
()3.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常常可以互相补给。
()4.当钻孔打穿层间含水层上覆的不透水层后,如该处层间含水层的承压水头高于该处地面标高时,则可获得自流水。
()5.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多少只决定于该地区将雨量的多少。
()6.泉不仅在山区和丘陵低洼处普遍分布,在平原区也常见。
()7.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因而形成了多层溶洞。
()8.溶沟、溶芽、石林是岩溶发育过程中形成于同一阶段的地貌景观。
()9.陆地上地表水的分布要比地下水广泛。
()10.一般民用井水中的水位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潜水水位。
()11.孔隙度大的岩土,其孔隙也大。
()12.在地下水循环较通畅的部位,常常可形成低矿化水。
()13.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
()14.喀斯特的形成除与地下水有关,风化和地面流水的作用也起重要作用。
()15.透水层与隔水层在自然界是相对的。
()二、选择题1.下列岩土中孔隙度最大的是()。
A.砾石层;B.砂层;C.粘土;D.黄土。
2.一个地区潜水面坡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旱季;B.雨季;C.地形坡度大;D.地形坡度小。
3.我国喀斯特(岩溶)最发育的省区是()。
A.云南省;B.贵州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广东省。
4.喀斯特发育第一阶段所形成的主要景观是()。
A.溶沟、溶洞、溶盆、落水洞;B.溶斗、石林、孤峰、溶蚀洼地;C.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D.石芽、溶洞、溶原、残丘。
5.降雨过程中,潜水面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是()。
A.降雨开始;B.降雨达到一定程度后;C.降雨停止时;D.降雨停止一段时间后。
6.在下列各类岩石中相对最易溶解的是()。
A.石灰岩;B.泥灰岩;C.白云岩;D.不纯石灰岩。
7.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
A.粉砂岩;B.砾岩;C.粗砂岩;D.粘土岩。
8.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
A.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B.颗粒的形状;C.胶结物数量;D. A 、B、C 均有影响。
9.PH值<5的水属于()。
A.强碱性水;B.强酸性水;C.弱酸性水;D.弱碱性水。
10.适合人类饮用的水,其PH值范围在()之间。
A.5-7;B.5-8;C.6-8;D.6-9 。
三、填空题1.水的循环分为哪两大类?2.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3.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地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4.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答案】一、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选择题1.C;2.C;3.B;4.C;5.D;6.A;7.D;8.D;9.B;10.C。
三、填空题1.大(外)循环。
小(内)循环;2.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3.孔隙水、裂隙水、溶隙水;4.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老窑积水。
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一、是非题1.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在接受上覆沉积物以后,因各种地质因素影响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2.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无影响,对煤炭采出多少有影响。
()3.主要运输巷遇到局部煤层变薄或尖灭,巷道可按原计划施工,穿过变薄尖灭带。
()4.大型褶曲对采区和工作面部署影响较大。
()5.小型褶曲往往引起煤厚发生变化,使生产条件复杂化。
()6.煤层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时,工作面顶板支护不能用顶柱,要用顶梁。
()7.在开拓设计阶段,一般以落差大于50m的特大型断层作为井田边界。
()8.当断层落差较小,在综采工作面内,当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厚大于液压支架最小支撑高度是,可以强行通过断层。
()9.岩浆沿煤层底部侵入对煤质影响最大、顶部侵入影响最小。
()10.基性岩浆侵入体和酸性侵入体相比,前者对煤质影响较小。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地质因素不是煤厚原生变化的影响因素()A.地壳不均匀沉降;B.沼泽古地形影响;C.河流同生冲蚀;D.岩浆侵入煤层。
2.造成煤层厚度增厚与变薄的地质因素是()A.地质构造的变动;B. 河流同生冲蚀;C.河流后生冲蚀;D.岩浆侵入煤层3.在沿着煤层掘进的巷道,突然煤层中断仅见到岩石,其可能原因是什么()A.有断层存在造成的;B.河流冲蚀的结果;C.岩浆侵入煤层的结果;D.以上原因均有可能。
4.节理的存在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A.只影响开采效率;B.只影响顶板管理方法;C.只影响工作面布置;D.以上说法均不对。
三、简答题1.节理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2.断层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3.断层揭露前有哪些征兆?4.断失煤层的寻找方法?5.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6.陷落柱出现前的征兆?7.陷落柱的对煤矿生产的影响?8.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答案】一、是非题1.×;2.×;3.√;4.×;5.√;6.√;7.√;8.√;9.×;10.×。
二、选择题1.D;2.A;3.D;4.D。
三、简答题1.影响钻眼爆破效果;影响开采效率;影响顶板控制方法;影响工作面布置;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2.影响井田划分;影响井田开拓方式;影响采区的划分和工作面的布置;影响安全生产;增加煤炭损失量;增加巷道掘进量;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
3.煤层顶、底板裂隙增加明显;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煤厚发生变化,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柔褶和破裂现象;在大断层附近,伴生一系列小断层,性质与大断层同;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至于涌水等现象。
4.层位对比法;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牵引褶皱、擦痕、伴生小断层等);规律类推法;作图分析法;生产勘探法(钻探、巷探、物探)。
5.煤系地层下部含有可溶性岩石;煤系地层分布区裂隙或断层发育;地下水含有大量溶蚀性二氧化碳;地下水动力条件好,水循环强烈。
6.岩层产状发生变化;岩层中裂隙增加,裂隙面常见铁质、钙质充填物;小断层增多;煤质氧化,煤光泽暗淡,强度降低;涌水量增大。
7.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炭储量;影响正规开采;影响采掘施工;影响安全。
8.煤的变质程度;围岩和煤层的渗透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活动;煤田的暴露程度;煤层的埋藏深度。
第五章煤与含煤岩系及煤田一、是非题1.由高等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形成腐泥。
()2.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变质阶段。
()3.在地史上,大致有过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时期,即泥盆、奥陶纪,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
()4.植物、气候、地理和地壳运动都是成煤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时间越长,越有利成煤。
()5.地壳运动是成煤的主导因素,对成煤起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