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特色自考班
学号:ZC02201176
法律职业道德
作者: 叶何兢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Ⅰ法律职业道德
一.关于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评价个体行为的基本尺度,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道德具有多层次和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和道德标准。
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具有教育示范、调节规范和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意识的作用,良好的社会道德的养成对于促进人类个体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法律职业
“法律职业是指专门从事法律适用法律服务工作的特定职业。
”“法律职业者是一群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并实际操作和运用法律的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
”“法律职业者是一个拥有共同专业的法律知识结构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公正信仰的整体,由于他们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所以不同于虽有一定技巧但完全追逐私利的工匠。
在现代社会,他们不仅实际操作法律机器,保障社会机制的有效运作,而且被当作法律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守护神。
”
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伦
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法律人应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道德,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
法律道德实际上就是法律职业的伦理道德。
法律职业道德除了具备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还表现为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主体的多样性与特定性的统一。
主体的多样性是指为法律职业道德所规范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多种法律职业人员。
而特定性是指这些职业人员都是仅限于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
2.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法律职业道德内容上的普遍性是指上述这些主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是直接关系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实施和保障,对于这些职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体现法律职业的特点,也就是无一例外的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3.形式的规范性与非规范性的统一。
法律职业道德在具体的表现形式方面,一方面是大量的伦理规范,如法律中有关职业道德的规范,比如诉讼法、法官法、律师法中也有大量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除了这些规范性的文件反映出来的职业道德规范外,还存在大量的非规范性的法律职业道德,比如法律职业道德习惯、意识等
4.实施的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在于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实施。
在实践方面比较一般社会道德而言,法律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他律性或约束性。
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从业人员要承担纪律责任,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职业道德总是和法
律职业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体现了鲜明的他律性特征。
Ⅱ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意志和要求,反映了大都数人的意愿。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三.严明纪律,保守秘密
严守纪律是法律职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
作为法律职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职业纪律是维持法律职业活动的正常秩序,保证法律职业责任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
四.互相尊重,相互配合
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发挥作用相互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才能顺利完成职业的任务。
五.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严格遵守基本规则。
六.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自古至今,由中而外,对法律职业的清廉要求是概没能外。
Ⅲ法官职业道德
法官职业道德是指法官在履行司法职能过程中或者从事与司法审判职业相关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Ⅳ检察官职业道德
检察官职业道德是指检察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或行为准则。
Ⅴ律师职业道德
一.律师职业道德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
律师职业道德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律师职业道德的适用对象具有广泛性。
律师职业道德的适用对象不仅包括取得职业证书的律师,还包括在律师职业行为中发挥辅助作用的其他人员。
《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2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46条规定:“实习律师、律师助理参照本规范执行。
”因此,律师职业道德的适用对象包括律师以及在律师事务所中辅助律师开展业务活动的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人员。
其次,律师职业道德是明确的规范性要求。
也就是说,律师职业道德通过法律、法规、律师协会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对律师的职业行为作出明确的调整。
这种调整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劝诫式的教化,而是包含各种形式的强制
性。
违反这些规定,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处罚。
我国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制定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1.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立法层次较多,且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在《律师法》颁布之前,有关律师执业行为规范都是由司法行政机关制定并监督实施的。
这是由我国律师业以前行政管理为主的特性决定的。
2.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总体比较原则,很多内容过于抽象,有的仅是宣言式的罗列,在现实中很难操作。
无论是《律师暂行条例》、《律师十要十不准》还是《律师法》,《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以至于一些地方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律师执行规范的规定都比较原则。
3.律师职业行为规范没有形成体系,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在律师管理上采取两结合的管理,在有关律师管理的分工上难免有交叉重叠部分,容易各行其道,各行其是。
二.律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1.忠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法律与社会主义。
我国的律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律师,律师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其性质的要求必然是律师要忠于宪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执业,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努力做到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相统一。
2.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
律师的工作价值很大
程度上反映在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上,因此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问题是律师职业的核心问题,相关的职业道德问题绝大多数与此相关。
3.严守国家秘密,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以及委托人的隐私。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利益,因此律师有义务严守国家秘密。
委托人的商业秘密以及委托人的隐私事涉委托人的切身利益,律师保守委托人的秘密事项属于律师对于委托人忠诚的范围。
4.敬业勤业,尽职尽责。
律师代表委托人处理法律事物必须从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的角度,采取一切合法的合乎道德的方式。
尽量大努力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提供法律服务,
5.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我国律师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律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不仅是法律服务的要求,也是提高律师行业凝聚力的要求。
由于律师服务具有营利性的一面,在实践中有的律师在获得案源方面不择手段,采取违反基本职业操守甚至违法的行为争夺案件的代理,在律师行业时有发生,这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律师行业的内部公平竞争的秩序,同时也破坏了律师内部的团结,因此这种行为必须坚决地制止。
6.注重学习,提高素养。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律师的法律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一个高素质的律师应当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律师,才可以使法律服务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和层次上开拓和发展。
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一般禁止性规范
(1).禁止跨所执业。
(2).禁止虚假承诺。
(3).禁止或代理欺诈行为。
(4).禁止从事妨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
(5).禁止私自接受委托。
(6).禁止变相提供法律服务。
(7).律师因过去特殊身份的代理禁止。
2.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规范
(1).代理关系建立规则
(2).独立规则
(3).诚信规则
(4).效率规则
(5).保密规则
(6).利益冲突规则
(7).转委托规则
(8).收费规则
(9).禁止牟取不当利益规则
(10).代理关系终止规则
3.律师在诉讼与仲裁中的行为规范
(1).调查取证规则
(2).庭审仪表规则
(3).体态语言规则
(4).言论规则
(5).庭审以及与司法人员、仲裁员规则4.律师执业推广规则
(1).尊重与合作规则
(2).禁止不正当竞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