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场地调研
• 调查目的
• 我们选择了实地踏勘、问卷、采访等形式, 对场地本身及在场地内活动的人群进行了 调研分析,希望能初步达到以下目的:
• 1、发现场地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植被、 水体、室外家具、铺地等方面对场地进行 调研,发现其中的消极因素。
• 2、分析场地具备的优势资源,对其改造后 可能具备的休憩、晨读等社会活动的功能 以及其承载的形式提出概念构想。
那年夏天
那年的夏, 仓促又无力, 云影掠过 无意留恋年轻的你 偶尔轻风漫过风铃 徒劳的低语着昔日的甜蜜。 是不是, 痛会呼吸 一点点侵蚀你微弱的心。 是不是 希望在哭泣 因为不愿被凝固的空气窒息..
重走那年的石板路。 重新体味场地的记忆。 重新感受时间的魔力。
设想未来的石板路。 设想重塑场地活力。 设想改变时间的轨迹。
调查背景
本次调研场地是位于原第一综合楼北侧入 口处的景观园地,现第一综合楼已变更为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办公楼,建筑 未发生大的变化,场地更是未经调整,一 直以来保持着上世纪初始设计时的模样, 管理缺乏,设施陈旧,人流量小,成为校 园中比较消极的一块场地,不能很好地满 足B区同学学习生活的相关需要,场地失去 活力,需要改造。
你一般什么时候会来这块场地?
A.早上10:00以前 B.10:00-13:00 C.13:00-15:00 D.15:00-18:00 E.晚上
1.你来这个场地的频率?
A.从来不 B.基本不来 C.很少 D.一般 E.经常 F.很频繁
2.你一般在这个场地做什么?
A.学习 B.锻炼身体 C.经过 D.谈恋爱 E.聊天 F.学生活动 G.散步 H.休憩 I.其他__________
场地行为调研分析
这是一张场地多年前的照片从照片不难 发现场地一起环境优美,干净,植物也 有人修剪,场地中还有不少人在活动。
行为 经过 散步 健身 学习, 休息 其他
方式 穿越
看书、
读报
所占 56 16 4
10 4
10
比重
(%)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以前一综还是作为一综使用的时候,这块场 地作为一个公共活动区域的存在,人们会较多在里面活动,场地 人气好,很多学生都喜欢在里面多动,比如唱歌,弹吉他等 但是这个状况在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
3.你一般走哪条路进入场地?
A.一综前的道路 B.图书馆前踩出的小径 C.图书馆旁坡道 D.其他
4.哪个设施急待改进?
A.道路铺砖 B.座椅 C.水池 D.路径 E.照明 F.绿化
5.你觉得水池有必要存在吗?
A.有
B.没有
6.你希望水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A.喷泉 B.叠水 C.静水面
7.你对这块场地的印象(多选)
• 3、了解场地使用者的各种感受,以满足不 同的使用需求,最终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场地区位
该场地处于重庆大学b区中心位置 周边紧邻图书馆,操场,一综合楼 周边较多教学设施和居住设施。依 然具有较大交通和活动价值。场地 位于一综合楼的北面,是联系学校 中门和建工东村的一条路径。场地 的东面有图书馆和二综合楼,西面 是机电学院教学楼,北面是篮球场 ,是学校内联系教学区和运动区的 一个缓冲地带。
• 使用人群分类
• 学生:来到场地的学生一般集中在清晨,主要的 活动是背英语单词,其余时段基本属于路过场地 去二综合楼、图书馆等。
• 工作人员:由于一综合楼的由学生教室变成了经 管学院的院楼,使得这块场地的教职工人流明显 增多,来到场地的教职工基本都是经管学院和图 书馆的老师或清洁工,使用性质基本是路过。
调查背景
整体分析
调查目的
关
于
总
体
空间分析
框 架
具体分析
景观分析
实地调研
问卷与记录
功能变迁 场地区位 基本环境 使用人群 功能空间
功能与围和 视线与序列
景观元素 相关案例 结果统计
小结思考
小结思考 小结思考 小结思考
随着时间流逝,这一场地因为时间关系渐渐失去原 有活力,原有流线组织和功能布置渐渐因为场地周 边环境变化而失去原有作用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 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 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 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 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 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为同学们聚会活动提 供方便的物质场地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 关问题一步步展开,为重塑场地活力而进一步发现 问题,提出方案。
场地活 老师 动人群 类型
所占比 31 例(%)
学生 34
老人 25
小孩 4
其他 6
通过图表可以发现人群最多的活动就是进行穿越路过和散步了,然后就 是写自发性的个体行为如看是读报之类的,集体活动几乎没有发生,很 明显场地的使用情况明显下滑,场地人气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
35 30 25 20 15 10
5 0
静谧
脏乱
隐秘 设施不人性 环境宜人
嘈杂
态度
从照片和图表不难发现场地在上 课期间老师都把场地当成了停车 场,只有一部分不能停车的地方 学生和老人在活动,而活动内容 多半都是看书,散步,读报,健 身之类的活动,集体活动的减少 以为着场地活力的下降
关于一综前场地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Fra bibliotek你是:
A.学生 B.老师 C.外来人员
小结思考。
1.从区位上的变更和场地总体功能的定位来 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适应新的定位的 场地。也许不能再现中心广场的原有面貌, 也应该改善场地疏于管理荒芜的现状。 2.可以考虑保留原有场地一定的特点,传承 场地的内涵。在场地原有环境的考虑下,依 然有可取的部分。 3.场地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还是我们需要 的行为模式决定了我们将要设计一个怎样的 场地.在概念设计中,应把行为融入在场地 设计中。
• 外来人员:场地的外来人员包括了在学校闲晃和 旅游的人员以及家住学校的教职工家属,路过场 地的外来人员基本是一三七中的学生,也基本是 上学和放学路过。在放学的时候只要天气晴好, 很多中学生会选择在场地停留多玩一会儿。
不同人群的使用空间
原场地设计动静分明,提供给不同人群 不同的使用空间。周边可能行为 模式预测准确,提供不同流线。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使用率不高,在 改造方面,可将使用人群范围扩 大,更多考虑到周边的功能导致这块场 地可能发生的行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