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作者:范征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3期
[摘要]采购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和组织。
采购管理是物资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为企业谋福利谋发展的重要环节。
就目前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来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
鉴于词,本文以完善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为基点,对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后续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31-01
1、完善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1、完善的企业采购管理能有效规避采购风险
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越发复杂多变,因此,企业的采购活动也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而完善的企业采购管理能够有效的强化对企业采购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与监督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规避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采购风险。
1.2、完善的企业采购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采购腐败问题
对任何企业而言,采购活动都是占用企业资金最大的业务活动,也是所有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环节,所以,采购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
而完善的企业采购管理恰恰能够强化对企业各个采购环节的审批工作,使采购活动变得更加透明,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问题的出现。
2、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采购过程控制力度不够
在采购管理中,对采购过程控制的力度不够,同时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对采购关键环节的控制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采购计划的制定不及时、不科学,无法合理有效地分配企业内部的资源;二是采购工作各流程和环节职责不明确;三是没有根据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把握住关键控制点,对质量的控制力度不够;四是采购管理的体系文件的编制缺乏系统性和可执行性。
2.2、供应商管理不完善
供应商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供应商的准入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或者没有以文件的形式形成对供应商资格的明确规定,很多供应商成为企业物资采购选择的合作对象,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的甚至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供应商的准入管理显得相对混乱,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与评估也基本是流于形式。
对供应商考察不深入及与其合作风险的预估不足也往往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采购部门的供应商数据库不完善,更新不及时,对各供应商的情况不能准确掌握。
采购合同执行完毕后,对供应商的评价不及时、不准确。
2.3、采购方式不合企业现状
一般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因此,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时,均按照销售合同一单一单进行采购,采购量少,采购次数多,大部分时间用于价格谈判和合同签订上。
而综观对每一种所需采购件其全年的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这样的采购方式无异于将批量采购零星化,虽然采用招标方式,但由于数量小,也就不能形成价格优势,增加了采购成本。
对于小型企业,按订单招标的采购方式是不合适的。
3、提高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加强供应商管理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
首先,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数据库。
根据供应商的产品类型、规模、资金、信誉等情况,将供应商分为一级、二级、不合格三类供应商进行管理。
其次,评价供应商的履约情况。
根据供应商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及体系,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客观。
可以从价格、质量、交货期、服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如对于评价为优的供应商,可采取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方式来激励;对于评价较差的供应商,要果断淘汰。
3.2、科学编制采购计划
在进行物资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科学的采购计划是实施规范化采购的必然条件,一个良好的采购计划往往能够使得电力设计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物资采购。
因此对于电力设计企业来说,应当重视物资采购的月度计划、年度计划等,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将采购的具体规格、具体数量以及具体的价格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有充足的理论数据支持。
3.3、合理制订采购计划与预算
制定采购计划是采购活动的第一步,对于小型企业维持正常的产销活动、物流活动、供应链管理活动,以及在特定时期内确定物料或服务安排都具有重要作用。
制定采购计划和其他计划一样,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确定采购目标,进而再确定采购分目标,以此为基础收集有关信息。
在掌握了大量可靠的信息后,按照采购数量预测以及采购预算的
方法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
其主要内容有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计划单价、进货时间、采购地点,以及采购成本的考核等。
采购预算是一种用数量来表示的计划,将相关经营决策具体化、数量化,使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与采购相关经营决策的目标采用有关数据系统地反映出来。
制定采购预算,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质量适宜性原则、价格适宜性原则、严格经济核算和实行择优选购原则来制定,并建立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在采购实施中对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进行审查和控制,确保采购资金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使用,从而对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实行有效控制,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合理制订采购计划与预算等来强化企业采购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相关的采购平台,有利于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杜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0:10-11.
[2] 常德义.房地产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6, 06:65.
[3] 张金龙.浅议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商论, 2016, 23:47-48.
[4] 马彩雪.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 2016, 09:40-41.
[5] 林晔.关于完善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6,2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