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设计

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设计(论文)题目: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指导教师:20**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马铃薯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

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为地下产物, 且是块茎繁殖, 其收获方式以挖掘机为主。

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损失, 为马铃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收获方式的落后极大的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发展。

为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发展,解决机械化收获问题势在必行。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的关键矛盾是配套动力与机具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

鉴于动力的限制,与14kw一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性能不宜要求功能全,只要完成起薯环节,让署块基本露于地面即可,其他工序由人工捡拾完成。

从发展看这类机械作为与目前农村具有的小型拖拉机相配套哦阿德过渡性机型予以开发、推广。

随着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大。

2.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2.1国外现状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来看,马铃薯收获机发展较迟缓,只是近50年才发展到较高水平。

美国在1948年以前用收获机来收获马铃薯,然后人工捡拾。

直到1967年,开始使用联合收获机,劳动生产率达到100kg/(h·人)。

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收获机和分段收获的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5%,其中联合收获已经达到50%以上、20世纪到9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

原苏联是生产收获机最早的国家。

1960年,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保有量是3万台,1976年,保有量是6万台,1979年,马铃薯收获机械工业化程度达到77%,到20世纪90年代除,马铃薯收获机共有16种机型,其中10种是联合收获机,其中劳动生产率比其他2行收获机提高1-2倍。

德国20世纪在4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抛掷式收获机。

5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升运链式收获机和捡拾装载机,进行分段收获,到1970年保有量达到6205台,90年代开始生产收获-捡拾装载机和具有自动分选装置的联合收获机。

日本在1955年以前使用畜力挖掘机,1955年到1965年生产悬挂式的抛掷式和升运链式收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1 毕业设计的内容摘要1、马铃薯收获机械的设计;2、作业行数为2行,配套动力为80-100马力;3、作业深度为200mm,作业宽度为1800mm;4、根据上述要求,确定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研究和设计该机械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2 课题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2.1设计方案根据论文设计说明书的要求首先分析马铃薯成熟特点,确定具体要求,了解收获过程的特点各种挖掘过程对收获有什么要求,对现有收获机的类型、结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收获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确定机器总体参数及性能参数,然后进行具体设计任务。

2.2 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2.1 挖掘部件的设计:对挖掘铲的设计要求是:①将所有薯块掘起,保证挖净且不铲薯。

②能流畅地将掘起物送往分离装置。

③尽早漏土,减小挖掘阻力,避免机前壅土,且减小筛分部件负荷,提高整机收获的明薯率。

马铃薯挖掘铲的主要功用在于掘出薯块并将薯块输送给分离装置,且尽量减少进入机具的泥土量和能量消耗,同时还要防止挖掘铲缠草和壅土。

对铲刃张角和铲的宽度、铲面的水平倾角及铲的末端离地高度铲的长度及选用的材料等参数进行设计。

2.2.2 分离部件的设计:收获机的分离部件在工作时承受的负荷很大,一般要求分离掉的土壤达60%以上,并要求其工作可靠,对署块的损伤小,分离的同时把剩余部分向后、侧输送,以便进一步清选和分离。

设计时还应保证机器机构紧凑、重量轻、分离能力强的特点。

2.2.3 减震轴承的设计:减震轴承是摆动筛式挖掘机的关键部位,由于挖掘机振动较为剧烈,为提高工作可靠性应采用减震轴承,它可以减小机器的振动,提高机器的寿命。

设计时应保证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稳定的特点。

3 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加工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影响,以及材料热处理的方式的选用,减震轴承的使用寿命可能偏短。

4 研究进度第一阶段(2007.3. 6-2007.3.31)材料的搜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本阶段需要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调研工作,并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搜集、整理,选出与设计有关的资料备用,并且找出自己设计的产品与国内外的不同之处,说明其优点所在,拟定设计步骤,采用多方案设计,通过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第二阶段(2007.4.1-2007.5.10)理论与计算设计,全部参数的设计本阶段主要清楚的表达出挖掘机的结构,及相关设计参数,总体布置设计.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应进行修改,计算,使之满足生产要求。

第三阶段 (2007.5.11-2007.6.10) 完成总装图,主要部装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本阶段主要完成与方案相符合的文章的撰写,包括摘要、前言、设计步骤、内容、参考文献等。

图纸的绘制、总装图、部装图。

本阶段由于涉及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故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指导教师:年月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摘要:马铃薯为地下产物,且是块茎繁殖,其收获受季节和天气限制。

由于马铃薯的收获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且季节性强,因此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就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现状、马铃薯收获机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设计了组合分离式马铃薯收获机。

对该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选择,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进行了理论计算。

关键词:马铃薯,设计,挖掘铲The design of potato harvesterAbstract: Potato is an under ground plant. Its harvest is limited by the crown of the year and weather. Since the potato harvesting process has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for farmers such as being strenuous and time consuming, great in labor intensity and urgent in seasonal demand,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tato harvest, and a combined separation potato digger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selection of principal parameter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for the design of essential parts.Kewords: potato, design, digging shov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1.绪论. (1)1.1马铃薯收获机发展概况 (2)1.2 我国马铃薯收获机发展趋势 (3)1.3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4)1.4马铃薯收获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5)1.5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建议 (5)2. 机具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6)2.1总体结构 (6)2.2主要工作原理 (6)2.3主要性能参数 (6)3.主要部件的设计 (7)3.1挖掘部件的设计 (7)3.2分离部件的设计 (13)4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前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市场潜力巨大。

在国外,大约占40%的马铃薯加工成食品后进入消费市场。

在国内,一向被国人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马铃薯产品也突然间在市场上风靡起来。

在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以马铃薯条、马铃薯泥为基本原料的麦当劳、肯德基食品已占据我国快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其它油炸薯片或膨化食品等也滚滚而来。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东玉博士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马铃薯学术年会上指出:“马铃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经济价值大的作物,应把马铃薯主产区列入国家粮食商品粮基地,享受与水稻、小麦等商品粮基地同样的财税待遇,这将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

”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而传统的马铃薯收获手段费时费事,劳动强度大且季节性强,因此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难。

马铃薯种植区大部分在潜山和腰山地区,落后的人工收获方式造成马铃薯冻害和减产等不必要的损失,农民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要求十分迫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广应用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势在必行。

应用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产增收,减少收获损失,为我国马铃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多年研制生产经验可以看出,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外机具适应垄作,很难适应我国平作种植形式。

各类型机械需要进行多地域、多收获季节的田间试验和多轮改进,才能提高适应性[1]。

1 绪论马铃薯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

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为地下产物, 且是块茎繁殖, 其收获方式以挖掘机为主。

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损失, 为马铃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收获方式的落后极大的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发展。

为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发展,解决机械化收获问题势在必行。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的关键矛盾是配套动力与机具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

鉴于动力的限制,与14kw一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性能不宜要求功能全,只要完成起薯环节,让署块基本露于地面即可,其他工序由人工捡拾完成。

从发展看这类机械作为与目前农村具有的小型拖拉机相配套的过渡性机型予以开发、推广。

随着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大.1.1 马铃薯收获机发展概况马铃薯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内蒙、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等省大面积种植,特别是内蒙、甘肃、河北北部等地因常年干旱少雨,气候寒冷,沙质土壤多,不利于其它作物的生长,马铃薯使成为这些地区的主产粮食作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