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PPT课件
P=0.000
h
10
例:电针引产
混杂因素在两组的分布 胎膜
产妇状况 已破 未破 已破率 初产 331 273 54.80% 经产 67 100 40.12%
P=0.001 非处理因素在两组间分布不均衡。
h
11
例:电针引产
混杂因素不同状态时,研究因素的分析。
胎膜 产妇状况 例数 成功 成功率 P 已破 初产 331 258 77.9% 0.030
比较结果 处理因素
处理效应
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从而衬托出 “处理因素”的作 用。
h
17
对照(control)
均衡性 (1)对等
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一切非处 理因素。必要时借助假设检验。
(2) 同步
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 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3) 专设
经产 67 60 90.0% 未破 初产 273 170 62.3% 0.332
经产 100 68
受试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 按受试对象可分: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
动物选择
人的选择
h
13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接受实验处理后所出现的实 验结果,通常由人或动物相应的各项指标来反映。
高实验的可靠性; 用多个实验单位进行重复(样本含量): 避免把
个别情况误认为普遍情况,把偶然性或巧合 的现象当作必然的规律,通过一定数量的重 复,使结论可信; 同一实验单位的重复观察:保证观察结果的 精度。
h
22
实例1:
《剖腹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735例的初步观察》将施行剖 腹产手术1562例中的735例作为试验组,在剖腹产的同时放置 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被观察对象的术后出血、恶露干净时间 和术后副反应等情况。
h
23
实例2:
对治疗炎症的某注射液作临床试验,以另一注射液为对照。 适应症为生殖道感染疾病或口腔感染疾病。 研究者设计了3个组: 试验组:30例生殖道感染,30例口腔感染 对照组:30例生殖道感染,30例口腔感染 开放组:外科感染疾病28例,其他感染15例。 开放组为了增多试验组病例,研究者将试验组和开放组合
规定实验组适应症为:破膜和总产程都不超过24小 时,无感染(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以及第一胎 产后本人同意放置宫内节育器者。
另将筛选剩下的827例作为对照组,不放置宫内节 育器。
本例,受试对象的基本条件不同,试验组较好,而对照组差, 缺乏可比性。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1):49~50。
客观性
抽样随机 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实验对象参加实验 的机会相同,即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 被抽到样本中来;
分组随机 每个实验对象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的机 会相同;
实验顺序随机 每个实验对象接受处理先后的机 会相同。
h
21
基本原则之三:重复(repeated)
可靠性 整个实验的重复:确保实验的重现性,以提
研究设计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h
结论表达
3
研究设计的意义
良好的科研设计将
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得到较为可靠的结 果;
合理安排试验因素,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有效控制实验误差并对其进行估计,保证实
验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
h
4
研究的类型
调查
实验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h
5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处理因素
并,并与对照组作比较。
h
24
问题所在
对照组的均衡性!
h
25
研究设计的常见类型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
成组设计
配对设计
正确选择分析方法
h
26
研究设计(1): 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单因素,多水平
h
27
正确应用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是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
研究设计(2):配对设计
各组样本含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在总样本 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组样本含量相等时的设计效 率最高;
对照组可以不止一个;各组应达到均衡一致;
各处理组应同期平行进行;
数据缺失对结论影响较小;
对个体间同质性要求较高,在个体同质性较差时, 完全随机设计并不是最佳设计;
每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
h
28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h
6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处理因素
外加于受试对象,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并阐明 其效应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 抓住主要因素:最主要、最关键的 明确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 标准化
h
7
混杂因素
当非处理因素能够影响研究结果,并且其在 试验各组的分布不均衡时,可能会对实验结 果产生干扰!
卫生统计学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h
1
主要内容
研究设计的意义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随机 重复
研究设计的常见类型 调查设计
h
2
研究设计的意义
医学科学研究中,研究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求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统计学知识。
医学研究的步骤:
关联性
客观性
准确性与精确性
敏感性与特异性
h
1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之一:对照 基本原则之二:随机 基本原则之三:重复
h
15
基本原则之一:对照(control)
吃黄金搭档 一年,小孩长高了 5CM,起效了?
h
16
对照组的作用
处理组 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 处理效应+非处理效应 对照组 (无) 非处理因素 (无) 非处理效应
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设立的。不 得借用文献上的记载或以往的结果或其它研究的资料作为 本研究之对照。
h
18
临床试验中的盲法设计
单盲 双盲
你看不见我
你看不见我
你看不见我
双盲双模拟
h
19
双盲双模拟
试验药A
模拟药B
试验药B
模拟药A
试验组受试者
对照组受试者
h
20
基本原则之二:随机(random)
处理方法:
设计上的处理:平衡;转为实验因素
统计方法:分层分析,多元分析
h
8
例:电针引产
研究因素:产妇状况
产妇状况 成功 失败 合计 成功率 初产 428 176 604 70.9% 经产 128 39 167 76.6%
P=0.145
h
9
例:电针引产
混杂因素:胎膜状况。
胎膜状况 成功 失败 合计 成功率 已破 318 80 398 79.9% 未破 238 135 373 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