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儿英语听力该如何磨耳朵,方法是什么

少儿英语听力该如何磨耳朵,方法是什么

少儿英语听力该如何磨耳朵,方法是什么
现在我国一些家长深受中式英语之害,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英语时就非常注重其英语听力的培养,而磨耳朵又是培养孩子英语听力的不二法门。

孩子磨英文耳朵的关键不在于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

中国孩子从小就开始听各种中文儿歌童谣,英语国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训练语感的。

我们孩子的英语启蒙完全可以走同样的路。

这里我推荐一个还不错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叫阿卡索外教网。

他是在线外教一对一的模式,外教上课互动特别多,上课体验很好,还有他平均一节课才13.8元,如果买课的话,还会赠送一些课时,非常划算,性价比非常高,而且他还有北美小学课程,纯正美国外教带孩子体验真实的美式课堂。

好了我在这也不多说了,如果需要了解的,可以去他的官网看看,里面有少儿英语免费试听课可以听听看的。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在接触中文之初,也不知道每一个词的意思,我们成人并没有一个一个字地解释,英文也是一样。

孩子们需要的是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而这种理解,都是放在情境中去实现的,和情境对应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而那些死抠单词的听力输入方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拿出单个的词都知道,但是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由于中间的省略、连读、弱读等变化,由于缺乏整体理解能力,即使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也难以理解其完整的含义。

从这一点上来说,一定强调听懂了多少个单词才算听懂,这种方式只能限制孩子的听力积累,尤其对孩子的韵律节奏训练不利。

而韵律节奏训练是比单个词的发音更重要的语感训练。

国外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听儿歌和各种押韵的童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有人说,国外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语感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中国孩子也是一样的。

小孩子唱的童谣,背的古诗。

你要是拿出一句问他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基本上也不懂。

但是,整体的朗朗上口就是一种语感的训练。

中国孩子学中文能这样做,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学英文也这样做,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孩子英语启蒙不从这些培养语感的儿歌、童谣开始呢?放下单词,听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孩子在听的东西,这才是英语启蒙听力输入的关键,也是听力辨音能力的基础。

近年来,很多家长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孩子也能读级别不低的书了。

但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是:那些训练韵律节奏方面的读物没有读。

结果才发现,英语阅读个慢工夫,语感不好,要读好很难。

有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发现朗读故事相对容易出成果,但是,朗读那些英语小诗歌则完全找不到感觉。

原因在哪里?也是因为输入的种类不同。

孩子脑子里从来没有存储过的类型,直接让他输出,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以,想让孩子将来能输出什么,就要让孩子先有这些语音信号的积累。

更多孩子,一直按照中式英语的路子学习。

结果就是,通过各种听力教材积累了很多的单词和句型,但是听力理解能力上不去,听不懂英语故事,原版书读不出来。

这样下去,即使进行了专门的英语口语能力训练,也会因为听力理解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提升。

语感的问题涉及到大脑的机理,从小就一直坚持听那些当时根本听不懂意思的儿歌甚至脱口秀的孩子,日积月累,他们很容易听得懂长句的歌词,并且还能够自主地模仿。

也就是说,孩子即使没有理解快速的语音资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过大量的听,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把语音中的元素区分开来。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去找外教上课,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输出,有的孩子很久都没有办法输出。

说到底,是英语泛听量的问题。

同样,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成人说,动画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更说不出来,这是不是无效输入呢?也许,从这部片子来看,孩子没有完全明白。

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时间动画片之后,回头再听一些慢速的儿歌,孩子会觉得很容易,能轻松地唱出来了。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虽然孩子不需要看明白,可是我的孩子看到难度大的动画片就不愿意看,说听不懂。

那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中文思维在起作用。

越大的孩子,对情节理解要求越高,对中文思维也越依赖。

国内从小英语语音输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强,英语输入越困难,孩子会不自觉地要求对应中文意思。

而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如两岁以下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越小接触多种语言的孩子,对不同语言的语音接纳能力就越
强。

而恰恰是只接受一种语言的孩子,一定要把中文意思确认好才行。

在这一点上,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而这也是我们中式英语中翻译英语的雏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中式英语语音对孩子英语听力辨音能力的影响。

有人问,给孩子听的儿歌是中国人翻唱的,好不好?这好比外国人学普通话。

记得有一年看外国人表演节目,结果,很多外国人说的普通话都带有方言的特点。

所以,孩子听的是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音。

原汁原味的英语底子很重要。

也有人说很害怕孩子听到不标准的发音,所以不让孩子接触中国英语老师。

我觉得这也没必要。

就好比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说话逐渐地也会带有一些那个城市的口音。

但是,有原来的底子在,这种改变不会伤筋动骨。

我们在选择资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比例。

比如原版的英文资源要占主体地位,尤其在孩子最开始接触的听力资源中,这个地位是绝对要保证的。

我们强调听力资源的原汁原味,是为了让孩子能从大量的相近的发音方法中得到正确的语音信号,尤其是韵律节奏方面的规律。

这些输入达到一定的量后,孩子即使听到别的不规范的东西,也不至于被这些东西带跑。

另外,有人关注英音和美音的问题。

这一点,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将来的打算去选择,同时以简单好听为原则。

在孩子有一定底子的前提下,不同风格的语音输入对于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也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英音也好美音也好,它们的韵律节奏是相通的。

而这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和母语者讲英语最本质的差别所在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