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镁合金电脑外壳差温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镁合金电脑外壳差温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2.对于加热时进行拉深,要对毛坯和模具一起进 行加热,只对毛坯进行加热的而对模具不加热的 冲压只可用于变形程度不大的情况。由于镁合金 拉深性能不好,所以拉深时对毛坯和模具一起进 行加热。
凸模的设计
凸模
因为凸模与模座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直接用 螺钉固定,如图所示,因为凸模所受力并不 是很大,所以直接把凸模固定在下模座上, 并以底面止扣定位,使整体结构趋于简单。
凹模的设计
凹模的刃口形式 采用平刃口,特点是刃磨后刃口尺寸不变。
弹性压边圈的设计
由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圆角部分的半径较小, 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起皱的情况,为 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加压边圈,压边力的 大小对拉深力有很大影响,压边力太大会 增加危险断面的拉应力,导致拉裂或严重 变薄,太小则防皱效果不好。
弹性压边装置的尺寸根据模具的实际需要与 凸模间隙配合。(400x400x8mm)
修边模具简介
修边模的结构形式
垂直修边模 :修边镶块与压力机滑块的运 动方向一致作垂直运动的修边模
斜楔修边模 :修边镶块作水平或倾斜运动 的修边模
垂直斜楔修边模:一些修边镶块作垂直方 向运动,而另一些修边镶块最水平或倾斜 方向运动的修边模
模具设计工序流程简介
1、基本工序确定 2、不同工艺的方案比较 3、落料工序 4、拉伸工序
基本工序确定
该零件加工的基本工序确定为落料、拉深、 冲孔、修边。
对于本产品,如果省去切口工序,即在落 料时把切口部分的材料去掉。
如果这样则可以省去一道工序,但是,在 以后的拉深过程中,各边会发生很大变形, 不能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所以此种 方法不能用,切口工序必须有,且应该放 在后面的工序中。
我的论文陈述完了,谢谢!
不同工艺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落料-拉深-冲孔-修边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孔 -修边 方案三:落料、拉深、冲孔级进模 -修边 方案四:落料(切口部分材料落料先切去)-
拉伸冲孔复合模
比较以上四种方案,显然,方案四中落料时 省去切口工序,将导致精度不能达到要求, 而且在拉深过程中需要加热,并且拉并且拉 深速度比较慢,所以不宜设计复合模,所以 方案四不宜选用。
设计修边模时,应做到定位方便、可靠、安 全,这样才能保证零件修边的尺寸、位置准 确。
修边模设计时须注意的问题:
防止压料板的掉落,需设置压料板安全机构
对于承受水平推力的模具要同时使用导柱和 背靠块
设置支承器,保护弹性元件部工作时处于自 由状态
设置模具的起吊装置
设计总结
(1) 设计流程:落料—拉深—冲孔—切口— 整形—修边
拉伸模的设计简介
1、 模具的结构形式 2、凸模的设计 3、凹模的设计 4、弹性压边圈的设计
模具的结构形式
1.拉深过程中主要是要满足拉深时的外形尺寸, 拉深过程中的问题是可能会出现起皱,并且对于 这类覆盖件拉深时,毛坯各处的变形程度相差很 大,需要采用拉深筋来控制毛坯各段流入凹模的 阻力,亦即调整毛坯周边各边的径向拉应力。拉 深筋在毛坯周边的布置,与零件的几何形状、变 形特点和拉深程度有关。
镁合金电脑外壳差温冲压成形 工艺及模具设计
作者:000
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
设计模具装配图1张,要求CAD绘图。 绘制全部零件图,并注明各个零件的材
料、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 等技术要求。 编写论文设计说明书
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选题背景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工序简介 第三部分 拉伸模的设计简介 第四部分 修边模具简介
第五部分 设计总结
选题背景
镁合金是实用金属中密度最低的金属,具 有耐腐蚀、比强度高、切削加工性能好、 吸收冲击和振动能力强、电磁界面防护性 强等优良性能,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镁合金件大多通过压 铸法制得,但是,这些产品的机械性能往 往不能充分满足所需要的要求。此外,镁 合金板成形技术也在笔记本电脑机壳、壁 挂式电视机和台式电视机等家产品壳形件 制造中得到应用。
方案三 设计级进模可以省去工序,使生产效
率提高,但是它存在和方案四相同的问题, 那就是拉深时需要加热,且拉深速度较慢, 这样加热时所有的零件一起加热浪费资源, 而且,成本过高,所以也不宜选用。 方案二 也是由于拉深时需要加热,不宜选用 复合模。 方案一 设计单工序模,虽然这样效率虽然不
是最高,但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和从科研方面 来讲都是最好的,所以选用方案一。
(2)拉伸模具的形成,镁合金在低温下的塑 性变形能力差,要加热才能进行拉深。由 于镁合金拉深性能不好,所以拉深时对毛 坯和模具一起进行加热。
(3) 拉深时要使用压边圈,压边力要适中, 注意防止拉裂。
(4) 在拉深过程中,四个圆角处容易起皱, 应加拉深筋。
致谢
在此感谢大学四年以来各位老师对我的 批评和教导!感谢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