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期末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2、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来是相互矛盾的:AA.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B.低失业率和实际GDP的高增长C.实际GDP的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D.价格稳定和潜在GDP迅速增长3、下面哪个交易不能计入GDP:BA.甲某人支付给木匠的10000元的装修费用B.乙花费10000元购买股票C.丙购买了一本字典D.丁为自己买了一台手提电脑4、乘数与消费倾向的关系是:BA.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大B.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C.平均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D.平均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大5、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B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C.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6、下述哪种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D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B.消费支出随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的变动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的变动7、当商业银行执行下列哪一项时,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将增加:BA.增加在联邦储蓄银行的存款B.增加对公众的贷款C.从美联储提取部分存款D.通过接收公众的硬币和票据存款而增加即期存款负债8、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4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2,那么,在假定没有政府干预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均衡收入水平为:DA.770亿元B.4300亿元C.7000亿元D.4000亿元9、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A.预算赤字B.银行贷款的扩张C.投资增加 D.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10、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得到自动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时,有可能:BA.收入下降,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收入不变,利率上升D.不能确定11、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移动:AA、将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B、将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C、将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D、增加投资因而增加收入12、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AA、利率与收入B、只有收入C、只有利率D、流动偏好13、如果人们预期利率还会上升时,他们:AA、将出售证券并持有货币B、购买证券并减少他们的货币持有量C、期望证券价格保持不变D、期望证券价格上升14、下列哪个命题不正确:AA、NDP减去直接税等于NIB、NDP加上折旧等于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个人所得税1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下列哪项组成:DA.如货币需求增加时,虽然不是货币但却可以迅速兑换成货币的资产B.银行持有超过其即期存款100%的货币或准货币资产C.必须随时保留的现金,不是因为银行每天的需要要求这样,是法律要求这样D.银行持有超过法律规定的那部分存款16. 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B )A 个人购买的轿车B个人购买的住房C 个人购买的冰箱D 个人住房租金17.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差额是(D )A 直接税B 间接税C 公司未分配利润D 折旧18.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C )A 增加B 不变C 减少D 不能肯定19.总需求曲线是表明( D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20.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C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21.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则( B )A IS曲线会变得更陡B IS曲线会变得更平坦C LM曲线会变得更陡D LM 曲线会变得更平坦22. 假设银行利率为6%,A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2%,B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5%,C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8%。

则投资者应该选择( C )。

A A类投资B B类投资C C类投资D 无法确定23. 若经济中存在失业,应釆取的财政政策是( A )A 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社会保险税 D增加货币供给量24. 在“萧条区域”这一极端情况时,( A )。

A 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B 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C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D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25.若在增税的同时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则( D )A 利率必然上升B 利率必然下降C 均衡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 均衡收入水平必然下降2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27.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B )A 增加和利率提高B 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2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D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C 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二、判断题1、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属于政府的购买支出。

(N )2、当通货膨胀上升,货币需求上升,这将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 N )3、如果投资函数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那么财政政策比其它政策有效。

( Y )4、一个持久的减税并没有伴随政府支出减少,这将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

( Y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越多。

( Y )6、强力货币实质上是会员银行储蓄与流通中的货币之和。

( Y )7、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为,虽然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有所减少但只要对另外一些产品的需求有所扩张,仍然可以爆发通货膨胀。

( Y )8、菲利普斯曲线指出货币和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失业率。

( N )9、IS曲线有一负斜率,因为较低的利率会增加投资,这要求较低的收入水平以使储蓄等于投资.(N)10、按照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基本思想,当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时消费和储蓄都会增加。

(Y )11.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小,则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

( N )12.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会使AD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N )13.一栋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内生产总值中去。

(N )14.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DP和NDP之差。

(Y )15.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政府购买对GDP的影响越大。

(N )16.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手段。

( N )17.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N )18. 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率之间具有反向的关系。

( Y )19. 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 Y )20. 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 N )三、简答题1.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失业类型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失业?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4.试析平衡预算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及其区别。

5.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6.什么是挤出效应?其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7.什么叫公开市场业务?有什么优缺点?8. 简要说明功能财政的主要思想?它与传统的平衡预算相比有什么区别?四、计算题1、假设某一封闭经济的自发消费为200,居民在每增加的一单位可支配收入中,有80%用于增加消费。

另外,该经济社会的投资假定为120,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为150,政府转移支出为50,政府的税收额是税率的正比例函数,其税率为0.20。

①该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

②该经济社会总体经济均衡时的国收入③假定该经济社会潜在的的国民收入为2000,政府想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应该变动多大数额?2、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C=200+0.8Y,投资I=120-60r;货币供给为1200/P,货币需求为L2=1000-50r,L1=0.2r。

求:①均衡价格水平P=1时的IS、LM曲线②价格水平P=1时的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

3、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2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60,政府购买支出为g=150,政府转移支付为tr=50,税收为T=200。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200+0.8Yd,投资i=150-5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L=0.5y-2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y,政府支出g=150,货币需求为L=0.3y-4r,实际货币供给为120亿美元,求IS曲线、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五、案例分析题1、从20XX年开始,浙江省湖州市评价官员政绩有了新的标准。

12月9日中共湖州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取消沿用多年的GDP指标。

据介绍,年度考核取消GDP指标后,湖州市将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群众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成绩。

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招商引资、外贸和外经工作、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第三产业、科技教育、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社会稳定等16个方面,并规定在考核过程中,必须听取群众意见,向社会公示考核结果。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杨仁争对记者说,取消GDP,一是因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率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

二是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使一些地方简单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错误地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使GDP变味。

请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取消GDP衡量业绩有什么道理,为什么文中说“以单纯的经济增长率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自己参考教材P426)。

2、1997—20XX年的通货紧缩及对策:1997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感到需求不足的压力,其明显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消费价格指数)在低位运行,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出口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