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臭河涌治理方案

黑臭河涌治理方案

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三八河技术分册0000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7/10/20目录第1章水质改善技术方案 (1)1.1工程建设情况 (1)1.2 水污染现状分析 (1)1.2.1 河道水体基本情况 (1)1.2.2 污染源情况 (2)1.2.3 雨污分流与排污口现状 (3)1.2.4 河道水质现状 (3)1.3 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 (4)1.3.1 环境容量 (4)1.3.2 污染负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黑臭水体消除方案 (8)1.4.1黑臭成因及治理难点分析 (8)1.4.2 黑臭治理技术介绍 (9)1.4.3黑臭治理技术方案 (14)1.4.4 设备材料清单 (15)1.4.5 可达性分析 (17)1.5 水质提升方案 (18)1.5.1 节能微滤一体化设备 (18)1.5.2 可达性分析 (20)1.5.3 活水循环方案 (21)1.6 项目特性表 (21)第2章进度计划 (22)第3章投资概算 (23)3.1 编制依据 (23)3.2 概算内容 (23)第1章 水质改善技术方案1.1工程建设情况该河涌位于长安镇,起点是358省道,终点是东引运河,全长约为1000 m 。

流域管网铺设已经完成,正在整理工程验收资料。

清淤工程纳入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一期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

1.2 水污染现状分析1.2.1 河道水体基本情况三八河位于东引运河北部,汇入茅洲河。

三八河径流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排渠汇水面积汇水,该部分汇水面积10.32km 2;另一部分是分流环山渠部分径流洪水。

三八河乌沙段北起358省道,南至东引河,长约1.3km ,除部分过路桥涵外,其余均为明渠。

图1.2.1-1 三八河地理位置与特点起点暗涵终点汇入东引河东引河开口位置15 长安镇 三八河J1J2J31.2.2 污染源情况三八河沿岸居民密集、企业众多,河水污染复杂。

总体而言,三八河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直排、生活废水直排、城市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及沿岸垃圾。

1.2.2.1 工业废水污染三八河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每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约为72478吨,COD 约为5.93吨/年,氨氮约为1.45吨/年。

1.2.2.2 生活废水污染长安镇茅洲河流域共计产生5223万吨生活废污水,COD排放量1.8万吨,氨氮排放0.18万吨,总磷排放0.016万吨。

其中排入三八河的生活废水量约为1012479.88吨/年,COD为354.37吨/年,氨氮约为35.43吨/年,总磷约为3.04吨/年。

1.2.2.3 城市面源污染三八河流域高度城市化,本次面源污染调查仅估算城市面源,得出排入三八河的城市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大约为3.586吨/年,氨氮约为0.398吨/年,总磷约为0.08吨/年。

1.2.2.4 内源污染底泥对于某些重金属有很强的固定能力,排入河流的这些金属绝大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都会转移至底泥中,当上覆水清洁后底泥中的金属又会升迁释放,但速度是相当缓慢的,诸多因素会对释放起到强化或减弱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十分的明显。

因此受污染的底泥将会长期对其上覆水造成影响。

1.2.2.5 岸带沿线随意丢放的生活垃圾污染根据现场查勘情况,东莞市长安镇茅洲河内河涌垃圾堆土侵占河道以及违章建筑侵占堤岸现象严重,河道水质较差,部分明渠存在大量漂浮垃圾,河道垃圾收运问题亟待解决。

1.2.3 雨污分流与排污口现状目前,长安镇三八河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已基本完成,疏浚清淤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由于三八河河道周围企业众多,河道复杂,排污口没有进行详细统计。

1.2.4 河道水质现状2017年9月17日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对三八河进行了水质抽样检测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2.4-1所示。

表1.2.4-1 三八河水质检测情况由分析检测报告可知,三八河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都严重超标,溶氧极低,为劣V类水、水体呈重度黑臭。

三八河的现状如图1.2.4-1所示。

图1.2.4-1 三八河现状照片1.3 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1.3.1 环境容量当一个区域或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其最大容纳能力时,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失衡的直接结果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因此,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某一区域或流域允许排入的污染物的最大量应该控制在其环境承载力所容许的范围内。

水环境容量(水体允许纳污量)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水体功能目标的约束下,某一特定的水控制单元所能容纳的某一污染物的限值。

理论上讲,只要存在天然水体,就存在对污染物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也就存在水环境容量。

天然水环境容量与地表水体的水文条件和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有关,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水环境容量资源多寡及其分布特征的关键指标,对指导未来的经济布局和排放口布局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水环境容量指设定河段满足一定水质量要求的,天然消纳某种污染物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包括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客观存在的。

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可划分为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两部分,即:W=W稀释+W自净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

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水体达标方案技术指南》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相关规定,东莞市境内的小型河流,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纳污能力。

(1)河流零维模型中、小河流,污染物在河段内均匀混合,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

计算时,根据污染源分布和河道变化情况,确定计算河长。

图1.3.1-1 零维模型示意图出口断面浓度:C =W +C O Q O KV +Q O +q式中,W ——污染物排放量(kg/d );Q 0——流入河流、湖库流量(m 3/s );C 0——上游来水的背景浓度值(mg/L );K ——水质降解系数(d -1);V ——水体容积(m 3);q ——旁侧支流流量(m 3/s )。

当C=Cs 时,W 即代表环境容量。

W =86.4×Q 0(C S −C O )+0.001×KVC S +86.4×qC SK =86400u x ln C A C B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目标水质时:o s C C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目标水质时:s o C C =式中, Cs ——该水体的水质标准(mg/L );u ——平均流速(m/s );x ——监测点至排污点的距离(m );C A ——上游断面水质浓度监测值(mg/L );C B ——下游断面水质浓度监测值(mg/L )。

河网区水环境容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W 水环境容量=∑∑αij ×W ij 水环境容量mi=1n j=1式中,αij ——不均匀系数;αij ∈(0,1];河道越宽、水面越大,则αij 越小。

W ij ——计算中的最小空间计算单元和最小时间计算单元。

计算中最小空间计算单元为河段(河段为两节点之间的河道)或者湖库;最小时间计算单元为天。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等研究成果,本项目对COD 、NH 3-N 衰减系数的取值为0.20和0.15;国内外对TP 衰减系数研究较少,按0.1进行估算。

(2)河流一维模型根据河道宽浅,污染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混合均匀,浓度在横向断面上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为此采用只考虑纵向浓度变化的一维模型。

计算公式如下:W i =86.4Q i C si exp [−u i 2D i (1−√1+K i D i 21600u i 2)L i ]−86.4Q i C oi式中,W i ——第i 河段水体纳污能力或环境容量(kg/d );Q i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u i ——第i 河段设计平均流速(m/s );Li ——第i 河段长度(m );Ki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Di ——第i 河段河流纵向扩散系数(m 2/s );Csi ——第i 河段所在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Coi ——第i 河段上一河段水质目标值(mg/L )。

纵向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D =0.001u 2̅̅̅b 2(ℎu ∗)⁄式中,D ——河流纵向扩散系数(m 2/s );——平均流速(m/s );b ——河宽(m );h ——水深(m );u*——摩阻流速(m/s ),u*=(ghI )1/2;I ——水力坡降;g ——重力加速度(m/s 2)。

根据确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利用研究区域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最小空间单元和最小时间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值,再计算出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值。

设计流量的取值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本次计算过程中,考虑境内河流实际,以年内各月中“最小的非0值月平均流量”为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计算水环境容量。

三八河水质现状为劣V 类,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依据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及氧化还原电位评价各河涌黑臭程度。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可知,三八河为轻度黑臭。

三八河整体水环境质量较差,相对地表V 类水体,超标指标主要为COD 、氨氮、总磷等,分别超标1.8倍、5.5倍及5.7倍。

水体普遍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田面源污染。

本项目范围内污染物为点源、非点源混合类型,河流污染负荷采用通量平均方法进行估算:1ni i i W Q C ==⋅∑式中,W ——污染物量(t/a );C ——污染物浓度(mg/L );Q ——入河污水量(m 3/s ),n ——监测断面数量。

1.4 黑臭水体消除方案1.4.1黑臭成因及治理难点分析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

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 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

当溶解氧为3.0~5.0 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0 mg/L 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

就三八河而言,造成其水体黑臭的原因主要有:(1)截污措施不完善。

控源截污是指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