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而这也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素质教育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教育部门也提出在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语文教学如何顺应当前的形势,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从语文教学入手,着重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12(b)-0157-01
1 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语文课本来应是最生动、最富创新精神的学科,但有时老师却只是模式化地教,致使学生只能机械化地学习一些毫无实用的知识,使得学生的思想完全被束缚了,毫无创造性可言。

可以说,传统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教师的脑海中已是根深蒂固,使得语文教学完全陷入了机械化模式。

总的来讲,传统语文教学思维模式过于单一、创造能力也不强,并没有考虑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整个教学
显得非常死板。

在这种情况下,对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就十分必要了。

素质教育是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十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融入新理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开发和发展,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再一步飞跃。

2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及建议
2.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有效贯彻素质教育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语文教学手段。

对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具体说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体现在各个领域,如生活中与人交往需要口头表达能力、阅读材料需要语文、书面表达需要语文等。

为此,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最关键的还是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比知识更为重要的实际运用能力。

可是有时教师对这一点却认识不清,采用填鸭式教学,以为教语文只是为了单纯的传授知识。

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的行动,使他们难以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旧观念亟待改变。

2.2 与思想教育有效统一起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
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文字,从听说、读写、口头、书面等各方面来看都是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的。

语文学科反映着政治倾向和感情色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的同时,还会接受它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渗透。

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语
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有效结合的特征来进行教学,换而言之,就是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内涵。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3 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说,这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效性的完美统一,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重要特征。

为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这点,同时更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能力。

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多个角度设置问题,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兴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疑、析疑、解疑,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去创新。

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创造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全面开发。

2.4 重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可以说,良好的审美素质十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的审美素质。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去发现美。

要以语文课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

通过语文课中文学欣赏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花鸟草虫、山光水色的自然美,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的人情美。

第二,引导学生去认识美。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提高认识美的能力。

第三,激励学生去创造美。

语文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将美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口和笔去描述生活的事件、画面、情感等,这样在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创作美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要怎样更好地结合实际,汲取课堂的精神营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意志。

2.5 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并延伸到课外
首先,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可以说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课堂。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够转为素质。

因此,只有在语文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求学。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成功且有实效的课堂。

其次,把素质教
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把素质教育逐步延伸到课外。

3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的推行,给语文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笔者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与思想教育有效统一起来,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审美素质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并延伸到课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伟.浅议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 陆善敏.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j].教育改革,2001(12).
[3] 尹义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之我见[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4] 郑思翠.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刍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①作者简介:郑芳:出生年月(1974、2),女,湖北省十堰市,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