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9500101 09500102 09500103 09500104系统工程与运筹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层次分析法应用系统最优化问题起止日期:2011年10月31 日至2011 年11月6日学生姓名郑振轩、任浩杰、张超、武永谦班级2009级电子商务1班成绩指导教师管理工程系2011年11月6日目录Ⅰ研究报告 (3)课程设计题目1:大学生应用技能能力评价 (3)摘要 (3)1.问题的提出 (3)2.分层递阶结构模型 (3)3.判断矩阵 (4)4.单排序及总排序计算过程及结果 (7)5.结果分析 (7)5.1结果 (7)5.2分析 (7)课程设计题目2 (8)摘要 (8)1.问题的提出 (8)2.问题分析 (8)3.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8)3.1 基本假设 (8)3.2 符号说明 (8)4.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结果 (9)4.1 模型的建立 (9)4.2 模型求解的结果 (9)5.模型评价 (10)课程设计题目3 (11)摘要 (11)1.问题的提出 (11)2.问题分析 (12)3.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12)3.1 基本假设 (12)3.2 符号说明 (12)4.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结果 (13)4.1 模型的建立 (13)4.2 模型求解的结果 (17)5.模型评价 (18)II工作报告 (19)III 参考文献 (20)附件一 (21)附件二 (26)Ⅰ研究报告课程设计题目1:大学生应用技能能力评价摘要应用技能能力是大学生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今后工作能力的基础,所以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高校都要注重在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
1.问题的提出本次课设我们尝试应用层次分析法, 进一步计算分析在大学生应用技能能力评价体系中各种隐含因素影响评价标准数值变化的权重, 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隐含因素的发展态势进行面向未来的决策, 将思考的时间维度延长到未来,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从而提高系统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第一层为总目标——大学生应用技能能力评价;第二层有科学文化素质(A1)、概念能力(A2)、职业素质(A3)、心理素质(A4)四个准则,需建立判断矩阵;第三层有与科学文化素质相关的准则——专业知识(B1)、外语水平(B2)、计算机水平(B3)、学历(B4),与概念能力相关的准则——人际交往能力(B5)、领导组织能力(B6)、学习创新能力(B7),与职业素质相关的准则——合作精神(B8)、工作经验(B9)、专业素质(B10),需建立判断矩阵,另外还有与心理素质相关的准则——抗压能力(B11)、自我调节能力(B12)由于是两个指标不需建立判断矩阵;第四层为四个小组成员对象,均需建立判断矩阵。
2.分层递阶结构模型3.判断矩阵H-A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A1-B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2A2-B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3A3-B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见表4B1-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5B2-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6B3-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7B4-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8B5-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9B6-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0B7-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1B8-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2B9-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3B10-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见表14B11-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5B12-P(方案层)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表16第三层抗压能力B11和自我调节能力B12为两项指标不需要建立判断矩阵,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0.5,05。
4.单排序及总排序计算过程及结果总排序由上至下逐层进行,所得的第三层总排序为W(4)=(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0.023,0.044,0.124,0.039,0.010,0.023,0.088,0.018,0.168,0.044,0.21,0.21)各方案的总排序计算见表17方案总排序计算表175.结果分析5.1结果由表可见,郑振轩、任浩杰、武永谦、张超的权重分别为0.17,0.30,022,031,总排序为任浩杰、武永谦、张超、郑振轩5.2分析其中,郑振轩的应用技能能力较欠缺,但交际能力较强,其他方面有待加强,尤其在心理素质方面可以快速提高能力;任浩杰在各指标评分中都较高,表现也突出,但今后要多与他人合作;张超的电脑水平、合作精神及工作经验都比较好,同郑振轩一样在心理素质方面还很不足,要更坦然的面对一些事;武永谦的创新能力较强,心理素质也比较好,但电脑水平、交际能力要多加强。
我们要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在自身的优势方面继续保持,劣势方面加强学习,为今后工作扎实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题目2:投资组合问题摘要某公司预计投资总额800万元,分三年投资,共有七个投资方案,投资期为五年,要求从七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组合,使五年末时资金总额最大。
1.问题的提出某公司预计投资总额为 800 万元,其中第一年 ( 即 2008 年 )350 万元,第二年 300 万元,第三年 150 万元.投资方案有: A1 :建立彩色印刷厂.第一、二年年初分别投入 220 万元和 220 万元,第二年年底可获利 60 万元,第三年起每年获利 130 万元. A2 :投资镀膜基地.第一年投资 70 万元,第二年起每年获利 18 万元. A3 :投资参股ABC 企业,第二年投入 180 万元设备,第三年起每年可获利 50 万元. A4 :投资 DEF企业,每年年底可获投资额的 25% 利润,但第一年最高投资额为 80 万元,以后每年递增不超过 15 万元. A5 :建立生产线.第三年投入 320 万元,第四年起每年可获利 90 万元. A6 :投资所属华南机电设备公司.年底回收本利 120% .但每年投资额不低于 60 万元. A7 :投资所属华南技术公司,年底回收本利 115% .投资期 5 年,需从上述七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使得 5 年末时资金总额为最大。
2.问题分析企业公司在计划投资某些项目时,因为投资方案时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因此是一个变量,要考虑收益的期望值。
本题就是在有限的投资资金下,从七个方案个选择出最优组合,达到最大收益。
3.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3.1 基本假设各年各个方案的投资不影响,方案不会因为时间而失去投资机会。
3.2 符号说明X ij为第i年在j方案上的投资额,Y ij=1,当第i年给第j项目投资时,Y ij=0,当第i年不给第j项目投资时。
4.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结果4.1 模型的建立目标函数:MAX Z=130Y11+18Y12+60Y21+50Y23+0.25X54+90Y35+1.2X56+1.15X57约束条件:X 11-220Y11=0X 21-220Y21=0Y 11-Y21=0X 12-70Y12=0X 23-180Y23=0X14≤80X 24-X14≤15X 34-X24≤15X 44-X34≤15X 54-X44≤15X16≥60X26≥60X36≥60X46≥60X56≥60220Y11+70Y12+X14+X17≤3500.25X14+1.2X16+1.15X17+300-X21- X23- X24- X26- X27≥060Y21+18Y12+0.25X24+1.2X26+1.15X27+150-X34-X34-320Y35-X36- X37≥0X 44+X46+X47-130Y11-18Y12-50Y23-0.25X34-1.25X36-1.15X37≥0130Y11+18Y12+50Y23+0.25X44+90Y35+1.2X46+1.15 X47- X54- X56- X57≥0Xi,j≥0,i=1,2,3,4,5,6,7Y 11,Y12,Y23,Y35为0-1变量4.2 模型求解的结果该问题可运用数学软件Lingo编程可以求得5 年末时资金总额为最大为1752.19万元,即只投资第六个项目。
5.模型评价本模型的侧重点在于目标函数的建立。
总体思路是总体盈利(每个方案的投资与否关系到最后的收益),在七个方案中选择出最用组合,使其盈利值达到最大,是大体满足题设条件要求的,其求解结果也达到实现盈利最大的目的。
课程设计题目3:生产调运问题摘要某建筑公司有5个施工项目准备开工,该公司有两个金属构件生产车间,有两个仓库,内存4种规格钢材,1种规格塑钢门窗,针对问题,因为施工项目的最低成本为最优目标,而各施工项目用料需求、仓库、车间、各施工项目之间运送物资的单位运费是固定的,要确定就是物资在仓库、车间、各施工项目之间的运输量以及钢梁钢架的生产量。
1.问题的提出某建筑公司有5个施工项目准备开工,该公司有两个金属构件生产车间,有两个仓库,内存4种规格钢材,1种规格塑钢门窗(成套使用)。
仓库的钢材品种及拥有量见表1,构件车间生产的单位构件材料消耗、工时消耗和生产成本见表2--4,各项目构件和钢材需求量见表15,由构件车间向各项目和由仓库向各项目运送物资的单位运费见表6。
试建立并求解模型,编制各车间的产品生产计划、由构件车间向各项目和由仓库向各项目、各车间的物资调运计划,使总成本为最小。
表1 仓库的钢材品种、塑钢拥有量表2 车间生产成本表单位:元/件表6 单位物资运价表单位:元/吨.公里元/套.公里元/件.公里2.问题分析针对问题,因为施工项目的最低成本为最优目标,而各施工项目用料需求、仓库、车间、各施工项目之间运送物资的单位运费是固定的,所以以钢梁、钢架的生产量以及各种原料在不同车间和项目之间的运送吨数为决策变量,每间仓库内的固有存货量和生产钢梁、钢架所需的原料数量、工时还有完成每个项目所需要的用料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3.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3.1 基本假设1.假设生产出的钢梁、钢架不需要存储,直接可以运送到目的地;2.假设钢梁、钢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损失;3.在运送过程中原料或钢梁、钢架不会损坏;4.钢梁和钢架可以连续不断的生产,不受员工、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5.忽略运送时间。
3.2 符号说明i…………车间数;m…………仓库中存有的原料;a…………甲仓库中m原料的数量;mA…………乙仓库中m原料的数量;mb1…………生产钢梁需要消耗的原料数量;mb2…………生产钢架需要消耗的原料数量;mt…………i车间生产单件钢梁、钢架所需要的时间;ibq…………i车间生产单件钢梁、钢架所花费的成本;ibj…………项目数;k…………项目用料需求种类;jkn…………项目用料需求量;l …………运送物资的出发地; d …………运送物资的目的地;ib x …………i 车间生产钢梁、钢架的件数;ldk y …………从l 运往d 的k 类用料的吨数/套数/件数; ldk q …………从l 运往d 的k 类用料的每吨/每套/每件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