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分析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加标回收率计算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 标量×100%
例如: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一种物质,原样品浓度 是20mg/kg,加样的浓度是10mg/kg,原样品 25mL,加样25mL,理论上加标后样品的浓度应 该是15mg/kg。
实际测得吸光度为0.317 根据前面标准曲线的方程 y=0.0259x-0.072 得出的浓度是15.02mg/kg。
可比性:用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样品时,所得出 结果的吻合程度。
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出的数据 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 互可比。
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达到 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
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 也是可比的。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 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 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分析数据 的可比。
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或能力比对检验,认真分析
回报结果,对失控的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2、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避免污染
污染
操作污染 环境污染
避免操作污染
采样、样品运输、储存和样品分析都有可 能引入 污染,所有的玻璃器皿、试剂、有 机溶剂和水在 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有可能存在的污染,另外在 实验中要做试剂空白。
实验室常说的几种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直接用溶剂稀释—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用空白基质溶液稀释。(基质加标) 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 品分
析步骤完全相同—工作曲线。
空白值
空白试验: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测定试样 相同的条件进行试验,所得到的测定值为空白值。 包括试剂不纯、水质不纯及容器中引入的杂质, 一般在试样测定结果中扣除此空白值。
小浓度进样换算 当空白值测定结果接近于0.000时, 可配制接近
零浓度的标准溶液来代替纯水进行全程序空白值 测定
定量限(LOQ)(有多少)
分析物能够被定量的最小浓度。通 常被定义为在 特定的检测条件下, 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时,检测样品中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仪器分析 S/N=10 非仪器分析 目视法(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
空白实验值的大小及重复性,直接影响着该分析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实 验室的基本状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
几种空白
灵敏度
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响 应量的变化程度。
例:分光光度法灵敏度—校准曲线的斜率
检出限(有没有)
检出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 信水平内,可以从试样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 小浓度或量。
均数
X
-2S -3S
均 数-标 准 差 质 控 图 漂移
精度变化 趋势变化
d
质量控制图法
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根据分析结果的变化应该服从正态
分布规律而绘制的。 是控制分析质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统计技术 可以直观的反映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或精密度变化 能及时发现异常的现象 通过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质量得到
取样要有代表性: 取样量、均匀性等。
2.3.分析方法的控制
方法种类 方法性能参数 方法适用性检验与评价
测定方法种类
中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公定的标准方法,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 布的方法
经权威的管理部门或机构认可的标准 操作指南 (sop) 已经被实验室验证的方法,必须
符合技术要求 并按实验室方法管理的相关程序审 批。
回收率% = [15.02×50-20×25]/(10×25)×100 =100.4%(以待测物质实际含量计算的)
精密度(重复性)
表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
性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 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也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析时, 常用RSD表示精密度。
析 质量控制》
对质量有影响的因素
人、机、料、法、环、测
标准参 考物质
实验室内部 评定控制图
实验室之间对 比联合测试
统计分析
质量保证
实验室各项 规章制度
校正 标准化
仪器设备 的维护保养
教育 和训练
质量保证(控制)体系(以残留分析为例)
质量控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1.有专人负责全面质控工作。 2.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及质控知识。 3.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质控方案得以实施的保证。 4.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5.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6.仪器量器的定期鉴定、校正和正确使用。 7。实验用水、试剂、质控品及校准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所采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性能良好。 9.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开展室内质控,对失控结果
量指标、选一合适点三水平进行。 重复测定次数至少为6次。
GB/T 27404-2008
3.样品检测过程中常用质控方法与要求
质量控制图法 平行双样法 加标回收分析 标准参考物(或质控样)对比分析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分析 不同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 留样复测
质量控制图法ຫໍສະໝຸດ +3S +2S
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国际贸 易顺利进行的前提。
质量控制是提供准确结果的必要条件。
2012年新闻截图(案例)
如果我们检测不准确,敢发报告吗??
如果我们检测不准确,敢发报告吗??
质量控制的依据
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良好实验室规范》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 GB/T 5750.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质分
然后将每次测定质控样结果绘制到图上并 连线
•检验结果 均 数-标 准 差 质 控 图
+3S +2S
均数
X
-2S -3S
•失控线 警告线 均值线
警告线 •失控线
X+3S X+2S
X X-2S X-3S
•样本数或者检验时间
d
结果分析 正常分布规律 ① 95%数据落在 ±2S内 ② 不能有连续5次结果在同一侧 ③ 不能有5次结果渐升或渐降 ④ 不能连续2个点落在X±2S以外 ⑤ 不应该有落在X±3S以外的点
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指导范围如下:
加标回收率计算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 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 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 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 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 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 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重复分析标准物质,测定的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平 均值与真值的偏差。 (2)加标回收实验
通过加标回收测定: (1)在空白基质样品中加入不同水 平(高、 中、低三水平)已知量分析物,同时测定空白 基质样 品和加标样品,计算加标回收率。
在某一稳定样品中加入不同水平(样品 含量的0.5~2倍) 已知量分析物,同时测定样 品和加标样品,计算加标回收率。 (3)用不同方法进行对照实验
避免环境污染
1.对试剂和吸附剂进行纯化处理。 2.对玻璃仪器、注射器、色谱柱,在使用 前进行
适当的处理。 3.控制洗涤剂、润滑剂、塑料、天然或合 成的橡
胶制品、防护手套、滤纸、棉毛 织品等的使用。
2.2 样品控制
有详细的接收信息: 认真填写接样单,有详细 的 性状、包装等描述。
使用唯一性标识: 注意检测传递过程中的 标识转 移。
(2)精密度会因测定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最好将组成 固定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 析 ,检查精密度。
(3)要有足够的测定次数(6次以上)。 (4)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精密度, 与分析实
际样品的精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5)准确度高的数据必须具有高的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数
据不一定准确度高。
保证
质量控制图的制作
将均匀、稳定的“控制标准样”(已知值 的标准物质)与样品一起进行分析测试, 将获得的数据绘图以检验测量系统是否在 统计控制之下。
将“控制标准样”最少进行20次测定,确 定平均值 X 和标准偏差 S,以检验结果为 纵坐标,样本数或者检验时间为横坐标。
绘制均值线( X)、警告线(X±2S)和 失控线( X±3S)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 分析结果代表性、完整性则突出在现场调查、设 计布点和采样保存等过程。 可比性则是全过程的综合反映。
分析数据只有达到代表性、准确度、精密度、可 比性和完整性,才是正确可靠的,也才能在使用中 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因为它会导致 一系列错误的结论。” 。
检出限(LOD)估算
检出限受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全程序空白试验 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
LOD=(k*Sb)/b k-置信系数(当置信水平为90%时,k一般取值 3) sb-空白多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b-方法灵敏度(标准曲线斜率) 对很多仪器分析 S/N=3,(采用信噪比方法确定)
检出限的测定方法
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滴定法)
方法准确度的评价
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受到从试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分析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