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情和景。
如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诲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祥和安宁的生活,自然,学习环境,有时候,意外,磨难不幸因激发了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懂得感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也是现代中学生应备的一项素质。
请你以《感谢——》或者《感谢——》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先将题目填写完整。
如前一空可填“懂得”、“学会”等等,后一空可填“父母”“学校”等等。
(2)认真阅读作文提示,选好角度。
(3)字数在600字以上。
〖思路点拨〗这是一篇渗透人文精神的好题。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我们应该抱着一种感恩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从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提炼出具有人生价值的东西。
你可选取一件令你心灵受到触动的人或事,记录下你成长的心声。
要想写好这个文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由于是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补充文题时,最好选自己最能驾驭的素材。
二、准确审清题意。
写作时,要弄清被感谢的对象,分清主次关系。
最好选一件别人帮助、关爱自己的事件。
三、要突出情感的转变过程。
这是文章的重点。
要写出感谢的前因后果。
这就要求考生在情节结构上多做一番考虑,力求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四、在情字上做文章。
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面前,才可能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除以上几点外,文体的选择,字数要求,卷面整洁等方面也必须落到实处。
〖真题热身〗1、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有一种稀珍的鹿种,主人们为了使鹿群不受伤害,将狼、豹野兽捕杀光。
从此,这些鹿置于没有任何危险的“安乐窝”中,活动量逐渐减少,体质也越来越差,在瘟疫浒时大量死亡。
后来,主人们特意从外地“引进”狼珍稀的鹿群为了生存,整天来回奔跑,体质和生命力逐渐增强。
要求:请依据提供的这段材料,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之中”为题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防止了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学习的革命》)要求:;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3、材料1鲜花张开小嗽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
”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2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1、发挥合理想像,以《如果没有》为题,写记叙文。
2、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
3、不少于600字。
4、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诱惑动摇着人们的心态,战胜诱惑,才能走向成熟,获得成功。
请以《战胜诱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5、科学家们说进入时间隧道,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往来于过去和现实之间。
假若你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请以《重返_____》或《寻访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己的身份可以随意设定。
;想象要合理;不少于600字。
第二十章吹尽狂沙始见金——深刻篇〖写作启示〗让路外国作家马克?吐温一次上街,正好和一个骄横的年轻人碰了个照面。
年轻人气势汹汹地说:“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
”旁边的人看看年轻人,又看看马克吐温,看这僵局怎么收场。
没想到马克吐温侧身而过,口中只说出两个字:“我让。
”马克吐温走过去了,人群发出了笑声。
原来大伙理解了,那两个字是“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的延续,也就是说他给蠢人让路,只是没有把话说明、说透。
故事中的双关语含蓄、敏锐,让文章更耐人品味。
我们在平常的说话中,时不时就会迸发出好句子,甚至还会有奇思妙语。
把这些句子放进文章中,还愁写不出思想深刻,令人回味的佳作吗?〖密码解读〗有的文章,看一眼就能通晓它的意思,再深入分析,就没有别的意思了。
这样的文章,我们只能说它肤浅。
一篇文章缺少深刻的内涵是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的。
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是仅仅停留在对问题的肤浅的表层认识上。
中考作文贵在有独特的见解。
如果你的见解是新颖的、独到的、深刻的、一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议论性文章要求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要求形象生动,思想深刻。
中考作文的见解深刻的表现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
这也只是举例而已,具体作文和具体观点要具体评价。
也不能仅仅认定逆向思维、别出机杼的创新思维才是深刻,中考作文中认同社会流行的正确点而又有自己深切体会的,也是深刻。
高明的考生,要做一只健美的猪豹,在无数次奔跑中,寻找草原各个角落藏匿的猎物。
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呢?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
要深入本质必须有一个概括的过程,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有了这个过程,我们的认识才能产生飞跃。
独到的见解来源于深邃的思考。
就像人们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玉矿石的价值一样,独到的见解不会是一下子就出现在脑海中的。
要想使文章深刻,首先要学会思考。
如中考优秀作文《我发现棋如人生》,是一篇充满睿智的杂感,作者能从象棋世界中的输赢得失联想到生活之帆的顺逆进退,从而悟出诸多人生哲理,堪称以小见大的佳作。
文章以对比手法分析不同类型的棋手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及其结局,显示出作者较强的洞察力和感悟力。
最后作者写道:其实人生也就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其实人生也就是一局棋”一句由评析对奕转入思考人生,以蕴含哲理的语言揭示文旨,显示出作者丰富的联想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语言整散结合,亦庄亦谐,说理的深刻性寓于叙述的形象性之中。
二、加强辩证思维训练。
所谓辩证思维,指的是运用普遍联系、对立统一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涵盖了立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相对与绝对、内容与形式以及事物间互相转化等诸多方面。
写作时运用辩证思维,可以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思辨色彩,取得无可辩驳的表达效果,从而体现出你的不同凡响的胆识和才力。
三、要力求见微知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累生活,积累经验。
凡事要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在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其中的灼灼新意,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写作在某种程度上犹如掘井,如果浅尝辄止的话,永远接触不到甘甜的泉水。
只有深挖下来,才会找到用之不尽的泉水。
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有开掘深刻,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深刻”是一种人格底蕴和文化积淀的体现,它饱含着厚重的哲理。
“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并打捞生活海洋深处的珍珠,大千世界一定会不断地向我们奉送作文的精品。
〖教你一招〗开掘被忽略的宝藏写不出作文的尴尬,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把自己丰富的矿藏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
面对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甚至会用脚把它踢到一边。
而作家贾平凹却从丑陋的石块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写出了一篇有着厚重的人生况味感的散文佳作《丑石》。
贾平凹就善于从寻常事物中挖掘出美的东西来,于感性的现象中作出理性的思考。
再比如,同样是面对不起眼的小草,白居易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夏丐尊则写出了散文《小草的力量》,他们都感受到了小草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赋予了诗文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促人思考。
我们要写好作文,不仅要勤于积累,而且要学会开发利用已有的资源,把能够为我所用的东西拿出来,让各种知识信息在作文这个平台上击撞、渗透、融合,并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掘、冶炼、创造,这样,我们就能接通生活电路,引爆灵感思维,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考链接〗无锡市中考作文1、考题展示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者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的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彼,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考题解析“珍惜”这个话题并不难写。
看到这个话题,我们写上会想到珍惜幸福、友谊、生命、青春、爱情、时光等一串可写的题目。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一种怎样的立意角度,才能把我们心中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表达得不同凡响。
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有些是具体的,有些则是抽象的。
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水资源等;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今天等。
可以从肯定方面立意,就是从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
如:珍惜人生、珍惜青春、珍惜绿色等;可以从否定方面立意,就是着重从鞭挞人、事、景、物的假恶丑的角度立意,如:不要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等。
选定立意时,要综合才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新颖、高远、深刻;自己有话可说。
3、失误例文珍惜你所拥有的家园无锡考生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群人,几辈人都居住在这大山里。
这里山青水秀,这就是山里人过日子的家园。
突然有一天,村里开进了一辆大卡车。
不知是哪一天,山外有一辆大卡车开进山里来了。
一个穿西装的男青年从车上下来,亲切地向山庄的人们说:“把它们这里的树卖给我,我保证一棵给你们50元。
”山里人第一次听说山里的树能卖钱,大伙儿心动了……第二天,大卡车准时来到山庄,货款两清后,又满意地摇晃着大肚子离去。
山庄里的人呢,他们当然没有一个不满意。
就这样,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伐树给他们带来的甜头,山庄里的斧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山上的树木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终于有一天,山变成了秃山,水再也不绿了。
一天晚上,天降暴雨,整座山村都被洪水淹没了……4、升格指导这篇文章的立意还是比较深刻的。
环境保护是当今的三大主题之一。
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小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因滥伐森林而造成的悲剧,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护森林,刻不容缓;再穷也不能滥砍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