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资源评价2.1 定量评价四川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珍稀奇特程度(15分)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10-8或频率极高。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附加值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2、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注:总分数来源于多人所取的平均值)见表2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表2四川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旅游地名称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附加值总分等级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AA 综合自然旅游地:峨眉山2728138584935AAB 沉积与构造: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断层2522107573794A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碧峰峡25221275653854AAD 自然变动遗迹: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19231375653814ABA 河段:黄河九曲2525148575894A2320106434703A BB 天然湖泊与池沼:三岔湖景区28241485943955A BC 瀑布:九寨沟诺日朗瀑布205107552542A BD 泉:花水湾温泉度假旅游区2522107573794A BF 冰雪地:海螺沟24221275653844A CA 树木:蜀南竹海2525148575894A CB 草原与草地:若尔盖大草原25231385653884A CD 野生动物栖息地:卧龙自然保护区2422128565824A DB 天气与气候现象:西岭雪山2423137565834A EA 史前人类活动场汉三星堆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武侯祠2522107573794AFA 综合人文旅游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323107573784AFB 单体活动场馆:国色天香172088575703A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剑门关剑阁2020955753713AFD 居住地与社区:杜甫草堂2321107573764AFF 交通建筑:成都火车北站453237529未获得等级旅游资源GA 地方旅游商品:冬虫夏草15121564743663A2323148585864AHB 艺术:蜀绣2524128595884AHC 民间习俗:川剧变脸由上表可以看出,四川省的旅游资源以4A景观居多,旅游资源质量较高。
2.2定性评价对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一: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四川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省份,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下有许多以人文为主的景观。
例如广汉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这里发掘的大量古蜀国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玉石礼器、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古城墙、住宅遗址等,说明这里曾是古蜀国都城,并已被列入我国古代五大商城之一;西昌礼州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陶器等;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许多带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古镇和街道,保留有原来人们生活的足迹,如宽窄巷子、锦里、洛带古镇、平乐古镇、阆中古镇等;四川是一个多山水的地方,许多大江大河都在这片土地流过,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水的文明,如岷江上游遗址、大渡河青衣江遗址等;还有许多的关于宗教文化的,如青城山、御建古刹惠远寺、查加寺、色须寺、巴巴寺、永安寺、观音寺、清真寺、金刚寺、南无寺、安觉寺、宝光寺;四川不乏有许多的博物馆,如汉陶博物馆、大渡河漂流、名称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皇泽寺博物馆、阆中风水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等艺术观赏价值:四川人杰地灵,风景优美奇特。
峨眉山的三奇景色,日出、云海与宝光无疑给人在视觉以及心灵极大的震撼,忘记烦恼忧愁,净化心灵;川中四绝也能让你感受不一样的雄伟,夔门天下雄、剑门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龙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
还有九寨沟的奇美湛蓝,被誉为“童话世界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情被称为“五绝”。
九寨沟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锅庄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族风情,俗语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还有许多的奇山异水如西岭雪山、石象湖、碧峰峡、蓥华山云海等科学考察价值: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世界同纬度最低海拔现代冰川和温泉景观为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长宁县在梅硐镇发现了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奇观,该喀斯特地貌面积有40多平方公里,集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天坑和地缝于一体,喀斯特地貌景观齐全、独特,堪称奇观。
石林内茶园、楠竹林、苦竹林、斑竹林点缀,形成独特的竹林石林景观;还有桫椤、云豹等国家珍稀动植物;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留下了许多的可供考察的历史遗迹,这里有诸葛刘备的祭祀庙宇,武侯祠、青羊宫、锦里等,还有望江公园等;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筠连地质遗址、兴文石海、自贡恐龙、金沙遗址以及三星堆遗址人类的手工业起源等旅游带来的效益评价经济效益:四川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去年旅游业给四川带来约3000亿的收入,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人民收入与经济水平同步提高。
2013年,四川省将突出发展旅游经济,确保旅游投资500亿元,实现旅游招商引资10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3500亿元,实现旅游产业多点多极发展,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260万人次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