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取缔以路代市、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优化城乡环境,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化开展马路市场清理整治行动。

为确保这次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取缔马路市场,规范管理农贸市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维护良好交易秩序。

对已建成的市场要加强管理,做到划行归市、坐商归店、行商归市;没有经营场地的,要在划定区域、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快建设步伐,尽快解决路外交易场所。

对社会反响大、市场间距短、经营管理混乱、造成交通堵塞的马路市场予以坚决取缔。

通过加快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管理、活跃城乡流通,树立全县道路交通及市场秩序方面的良好形象。

二、整治范围
全县范围内国省道、县乡镇道路和县城区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性摊点和集市。

三、整治步骤
从即日起到年底结束,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4日—6月30日)。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等新闻媒体以及出动宣传车、举办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经常性的向群众和业主宣传违法占道经营的危害,在整治重点区域张贴通告、发放宣传单等,大力宣传《公路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及县政府通告、整治内容和要求等,做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引导群众不占道经营,不到马路市场购买物品,从源头上进行遏制。

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形成严格管理马路市场的良好氛围,为马路市场治理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同时,对重点问题要宣传教育到位,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

对需要清理的马路市场确定搬迁区域,做好疏导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照整治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调查摸底,对马路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造册,根据存在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对“钉子户”情况要及时掌握,先期介入。

(二)、集中整治阶段(7月1日—8月31日)
要加强对国、省、县、乡和城市道路以路代市占道经营活动清理整治工作,7月20日前国省道上的马路市场必须清理完毕。

针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的现状,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县容环境、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在适当路段,利用空闲场地规划、建设一批简易市场,使用有的占道经营摊点都进入指定地点经营。

对占道经营得
市场规划场地实施搬迁,争取整治行动结束前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三)、规范管理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完善市场管理、取缔马路市场的规章制度,理顺市场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市场建设管理方法,落实监管责任,逐步建立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的长效机制。

(四)巩固提高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继续加大整治力度,避免出现反弹,将各项整治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基本建成确定的集贸市场、专业市场,达到彻底根治马路市场的目的。

整治工作结束后,县马路市场清理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整治情况进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组织全面考核。

四、职责分工
各乡镇街道:认真履行好辖区马路市场整治工作。

主体责任,从实际出发,明确本辖区马路市场整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马路市场整治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强力推进辖区内所有马路市场全面整治和搬迁工作,认真做好市场选址、规划、建设工作。

各乡镇、街道为辖区清理整治马路市场工作第一责任主体,要切实做好马路市场全面整治、搬迁和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取缔占路为市行为,引导所有商贩在划定区域内经营。

县公安局:负责马路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做好马路市场取缔工作的执法保障,严厉查处抗拒执法,攻击管理人员的行为。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县政府确定的有规划、有建设单位、有开办单位、有管理机构的商品交易场所按照职责进行管理;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的监督;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马路市场的清理整治。

县城管局:负责城区内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夜市、流动摊贩违法违规经营行动清理、取缔的日常监督指导工作,切实解决好马路市场划行归市的问题,保持市场外部经营环境良好。

县交通运输管理局:负责清理在县乡镇道路上及道路用地范围内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和影响公路畅通活动的指导工作。

县公路局:负责清理在国省道及道路用地范围内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和影响公路畅通活动的指导工作。

县规划局:负责指导新建农贸市场选址、规划工作,对农贸市场以及马路市场疏导点进行布局规划,同时,对停车位有一定的预留,满足交通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