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中特重点讲解学习

毛中特重点讲解学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史性创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的真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系统科学的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提出了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内容: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第三、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第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第五、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第六、党的建设的理论。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定义: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了科学的阐述,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科学理论体系。

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二、初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改革开放)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五、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第六、其它: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定义作了科学的阐述,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主要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9.三句话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与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0.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义作了科学的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质作了全面的阐述,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

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从现象入手,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2.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具体要求:(1)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3)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坚持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标准(1)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内涵和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2、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是的内涵和要求:1、“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的规律性;“求”是我们去研究。

2、基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与时俱进的内容和要求:1、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这是与时俱进的鲜明标志。

2、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把握规律性。

这是与时俱的本质要求。

3、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和直接目的。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