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受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编制人:。
项目经理:。
公司工程部:。
公司安全部:。
公司总工室:。
项目部2018年6月25日施工方案审批表方案名称:受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编号: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术语和定义 (1)四、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五、安全管理 (2)受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2、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4、AQ 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5、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责6、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二、工程概况。
项目工程包含1~3#、5~13#、15~23#、25~27#共24栋楼,位于新站区龙子湖路与张衡路交口,框剪结构,由9栋11层洋房、7栋18层小高层、8栋26/28层高层、总建筑面积216223.88㎡,地上建筑面积:168998.89㎡,地下建筑面积:47224.99㎡。
三、术语和定义1)受限空间: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出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的空间。
受限空间具有通风情况较差,内部结构复杂,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可能使进入者中毒、窒息等特点。
2)受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
3)许可受限空间:指进入作业必须报告许可的受限空间。
4)缺氧: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9.5%。
5)缺氧危险作业:具有潜在的和明显的缺氧条件下的各种作业,主要包括一般缺氧危险作业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
一般缺氧危险作业是指在作业场所中的单纯缺氧危险作业。
特殊缺氧危险作业是指在作业场所中同时存在或可能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的缺氧危险作业。
6、生产场所:夹墙、污水井(池)、消防水池等检查、修理和疏通四、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施工人员在准备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拟进入的受限工作地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据此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危险点预控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
2、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中毒、窒息: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氧气含量低于19.5%(以下简称缺氧),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淹溺:受限空间内有积水、积液,或因作业位置附近的暗流或其它液体渗透或突然涌入,导致作业空间内液体水平面升高,引起正在受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淹溺。
爆炸或火灾:可燃气体的泄漏、可燃液体的挥发和可燃固体产生的粉尘等和空气混合后,遇到电弧、电火花、设备漏电、静电等遇到点火源会发生爆炸或火灾,造成作业人员及附近人员的严重伤害。
掩埋:受限空间作业位置附近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泥沙)的流动,容易引起作业人员被掩埋。
物理伤害和机械伤害:受限区域存在烫灼伤与化学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电气设备触电伤害、高空落物和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
3、本工程1#消防水池为封闭式的,水深70cm。
有淹溺、窒息的危险。
现场已封闭,若进入施工必须报项目部许可,方可进入。
五、安全管理(一)安全技术措施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作业前,必须将作业的受限空间与其他空间、管道等进行可靠隔离。
并视空间情况进行清理、清洗(如,腾空空间、清扫空间、中和危害物)、置换、通风等,在确保上述措施安全可靠后方能作业。
在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空间氧气、可燃和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测量,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测试工作必须做好记录。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指示准确,功能和外观正常。
检测人员熟悉仪器功能和正确使用知识。
1)受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采取通风措施。
2)受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
3)受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³。
4)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 m³。
5)二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00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8000mg/ m³。
6)液化石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0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00mg/m³。
7)一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 m³。
8)二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9)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1、监测1)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
2)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3)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4)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5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2、通风换气1)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³/h~50 m³/h。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受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
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
2)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检查孔进行自燃通风为主,必要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
3)对长期不通风,且可能存在有机物的受限空间,必须检测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否则应根据空间的大小、与其他空间及管道连接情况,进行强制通风;或使用活体动物进行试验。
4)受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
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5)严禁使用通氧气的方法解决缺氧问题。
3、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1)作业环境存在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12V的防爆安全行灯,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2)存在可燃气体的受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工器具应符合要求。
进入锅炉、管道、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12V,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4)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
5)行灯变压器设置必须符合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
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并经定期检测合格。
6)受限空间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经过定期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厂电动工器具管理标准有关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合格。
4、个体防护措施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等。
进入深度为1.5米及以上的受限空间,进入者必须双肩绑扎安全绳,以备应急救援。
2)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3)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4)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5)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6)高温作业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药品和充足的饮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强行机械通风的措施来降低人员中暑的可能性。
5、机械设备安全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
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
4)禁止使用软梯、木梯、竹、木质脚手架。
必要时,工作人员应使用防坠器。
6、安全警示措施及消防1)受限空间的坑、井、沟道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2)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起重视,在受限空间外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
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3)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按规定装设“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等警告牌。
4)在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设置灭火器;专职安全员和消防员应在警戒区巡回检查、监护,并有检查记录。
严禁带火种进入受限空间。
5)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他器具的放置,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
(二)安全组织措施1、项目负责人的职责项目负责人审核《受限空间安全作业》“主要安全措施”项目全面、准确性,以及措施的有效落实。
项目负责人检查执行情况和危险因素辨识准确及全面性,预控措施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项目负责人监督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措施的准备情况。
项目负责人对相关部门编制的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急救援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并监督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2、安全负责人职责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认真履行工作负责人职责,安全组织工作。
认真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施工方案,掌握受限空间危险因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
作业前,按照本规定组织作业组人员进行作业区域危险因素辨识,制定预控措施,并认真做好落实工作。
合理安排工作监护人,按照规定定时与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定时检测。
在作业期间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发现受限空间出现异常情况,不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作业后清理现场,拆除安全警戒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终结手续。
做好受限空间作业组织工作,合理安排人员轮换工作和休息,当工作人员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撤离工作现场,查明原因方可按照安全工作规定恢复作业。
3、检测人员职责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认真做好安全措施,对安全措施正确落实和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加强对检测仪器维护保养,定期送检,保证检测仪器准确、好用。
努力学习受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检测技术,熟悉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和检测方法,依据有关标准和工作负责人要求完成检测工作。
掌握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和应急救援方法。
按照本规定要求落实防护措施后进入受限空间完成检测任务。
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的产生原因。
4、作业监护人员职责掌握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警觉并判断作业人员异常行为的能力,能认真履行监护人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