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健康饮食【摘要】学习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健康的生存与发展。
化学科学的基石是由元素、分子、原子组成的,生命研究中化学的介入,让我们清晰的了解了生命现象,并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对于健康,化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饮食搭配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营养元素、饮食搭配食品安全、新陈代谢、健康饮食生活化学正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
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大事。
我们每天都摄入食物。
食物为我们人体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素,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食品中某些成分还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防御疾病,促进身体康复等作用。
“食物决定体质”这是人尽皆知的俗语。
虽然它不是说大量吃菠菜会使身体孱弱的人变成虎背熊腰的大力士,或者近视眼会因为吃多了些胡萝卜而因此丢掉戴了很多年的眼镜。
而是说适当的饮食可以使身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
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矿物质、脂类、水合维生素。
这六大营养素的神功妙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我们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营养之一。
比如说膳食纤维就可以增强肠道功能,通便防癌、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辅助防治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功效。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含氮大分子。
有重要的维持结构与履行功能的作用,催化与调节,运输与运动的作用。
我们吃的鸡蛋和牛奶中富含这种营养物质,矿物质是除C、H、O、N的,主要以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形式存在外的其他元素的总称。
它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成分,以及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等等功用。
脂类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乙醚、丙酮)的一大类物质。
现在瘦身族一提起“脂肪”就色变,其实凡事都要适量。
脂类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它是体内贮存和供给能量,生物膜及机体重要构成成分,供给必需脂肪酸,具有保温与保护的作用。
维生素是机体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小分子有机体。
我们人体对于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及维生素C的需要都是极其明显的。
以下是我收集老师上课讲的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一、健康饮食经典搭配20招平衡膳食就是指一日饮食中合适当量的粮谷类、豆类、肉蛋奶类、蔬菜水果类和油脂类,且几大类食物相配得当的一种膳食。
归纳起来,应做到以下10种相配。
1.粗细粮相配:日常饮食中增加粗粮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老年斑、便秘等,而且还有助于减肥。
2.主副食相配:日常饮食中应将主食和副食统一起来。
3.干稀相配:冬季进补的理想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利水渗湿佳品:赤小豆炖鲤鱼汤;催乳佳品:茭白泥鳅豆腐羹;益智佳品:黑芝麻糊及红楼梦中记载的6种粥(红稻米粥、碧梗粥、大枣粥、鸭子肉粥、腊八粥及燕窝粥),还有敦煌艺术宝库中发现的“神仙粥”(由芡实、山药和大米组成)等均为干稀相配的典型代表。
4.颜色相配:食物一般分为5种颜色:白、红、绿、黑和黄色。
一日饮食中应兼顾上述5种颜色的食物。
5.营养素相配:容易过量的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容易缺乏者为蛋白质、维生素、部分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素;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有鱼虾类、兔肉、蚕蛹、莲子等;富含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类和粗粮等;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每日应饮用4杯以上的水。
6.酸碱相配:食物分为呈酸性和呈碱性食物。
主要是根据食物被人体摄入后,最终使人体血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区分的。
近些年来,因肉类食品摄入过多,致使血液酸化,引发富贵病,应引起重视。
7.生热相配:吃生吃活现已成为一种时尚。
吃生蔬瓜果、鲜虾、银鱼等可以摄入更多的营养素。
吃生吃活必须注意食品卫生。
8.皮肉相配:连皮带肉一起吃渐成时尚。
如鹌鹑蛋、小蜜橘、大枣、花生米等带皮一起吃营养价值更高。
9.性味相配:食物分四性五味。
四性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
根据“辨证施膳”的原则,不同疾病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一般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根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不同季节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如冬季应选用温热性食物:羊肉、鹿肉、牛鞭、生姜等,尽量少吃寒凉性食物。
五味也应该相配起来,不能光吃甜的而不吃苦的。
10.烹调方法相配:常用的烹调方法有蒸、炖、红烧、炒、溜、汆、炸、涮等。
单一的烹调方法,如烧、炸、炒容易引起肥胖。
应多选用汆、蒸、涮等烹调方法。
二、日常饮食中的误区尽管日常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但如果食用不慎也会有损健康。
例如:①牛奶不可空腹饮奶,使奶未充分消化即进入肠道,不利于养分吸收,同时牛奶中的与一羟色氨等催眠成分进入体内,可使你工作或学习处于低潮。
因此,喝牛奶应伴着面包等粮食类食品,一方面保证早餐有较多能量,另一方面,牛奶在粮食一起食用,可延长其在小肠的吸收过程,还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②牛奶不可当水喝。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为使体内水保持平衡,必须从饮食中得到补充。
饮料、牛奶都含有大量水分,但饮入过多,特别在出汁,失水过多时,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喝白开水还是很重要的。
③饭后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蛋白质结合,既妨碍蛋白质吸收,又易发生便秘。
④酒后不宜用浓茶解酒,因为酒中的乙醇随着血液循环到肝脏中转化成乙醛,再变成乙酸,然后分解成水和CO2,经胃脏排出体外。
而浓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促使尚未转化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造成乙酸对肾脏的损害。
另外茶碱能抑制小肠对Fe的吸收。
⑤可乐不可当水喝:可乐喝多了会使体质变弱,皮肤发生变化。
可乐是由许多化学物质萃取物合成,加上糖制成,不仅营养价值低,而且积有的化学物质对肝不好。
⑥忌食青蛙,青蛙以田中害虫为食,而害中体内又往往沾有农药,这种农药残留在青蛙体内。
因此,若食青蛙,农药也会进入人体内。
轻者引起局部炎症、脓肿,重者可导致腹膜炎、失明、瘫痪。
⑦忌食青蕃茄,因为青蕃茄含有花青素和生物碱,食后会感动苦涩,甚至发生中毒。
⑧忌食发芽、绿皮、损伤的马铃薯,因其含有毒性的龙葵碱和白垩土碱。
⑨不宜过多食用色素饮料及食品,因为该食物会影响神经系统冲动传导,特别使儿童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好动,饮食减退。
⑩不可过多饮用咖啡,虽然咖啡有醒脑提神,促进思维,消除疲劳的作用,但过量饮用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夜间失眠,剌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分泌,诱发胃病。
三、合理搭配食物一般来说,在民间流传的饮食中“食物相克”的说法,意思是说两食物放在一起食用,如搭配不当,极易导致生病或中毒。
但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发挥其对人体保健的最大作用。
■芝麻配海带——把它们放一起同煮,能起到美容、抗衰老的作用。
因为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其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E又能防衰老。
海带含有钙和碘,能对血液起净化作用。
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两者合一,效果倍增。
■猪肝配菠菜——猪肝、菠菜都具有补血的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对治疗贫血有奇效。
■糙米配咖啡——把糙米蒸熟碾成粉末,加上牛奶、砂糖就可饮用,糙米营养丰富,对医治痔疮,便秘、高血压等有较好的疗效;咖啡能提神,拌以糙米,更具风味。
■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
中医认为,百合清痰水、补虚损,而蛋黄则能除烦热,补阴血,二者加糖调理,效果更佳。
■羊肉配生姜——羊肉补阳生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并可治寒腹痛。
■甲鱼配蜜糖——不仅甜味上口,鲜美宜人,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并含有本多酸、硅酸等,实为不可多得的强身剂,对心脏病、肠胃病、贫血均有疗效,还能促进生长,预防衰老。
■鸭肉配山药——老鸭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可补阴并可清热止咳,山药的补阴之力更强,与鸭肉共食,可消除滑腻,补肺效果更佳。
■鲤鱼配米醋——鲤鱼本身有涤水之功,人体水肿除肾炎外大都是湿肿,米醋有利湿的功能,若与鲤鱼共食,利湿的功能倍增。
■猪肉配大蒜——据研究,瘦肉中含维生素B的成分,而维生素B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吃肉时再吃点大蒜,不仅可使维生素B的析出量提高数倍,还能使它原来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从而延长维生素B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这样对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加体质等都有重要的营养意义,因此,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吃几瓣大蒜。
■鸡肉配栗子——鸡肉补脾造血,栗子健脾,脾健则有利于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造血机能也随之增加。
若用老母鸡煨栗子效果更佳。
■豆腐配萝卜——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但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萝卜特别是白萝卜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两者合用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营养学是一门结合实际的应用科学。
合理的营养可以防治多种疾病。
食物是营养素的"载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获得。
营养学家主张用食物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提倡合理的膳食是营养之本。
合理营养是健康长寿和力量的保证。
所谓合理营养就是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求与人体通过膳食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保持平衡。
四、七种最不科学的饮食法饮食禁忌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任何食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它们之间会发生相生相克的作用。
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错了,则会降低食物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反应。
●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使食物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酸性物质。
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部也会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土豆烧牛肉: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势必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造成胃部消化吸收的时间延长,加重胃肠负担。
●高蛋白加浓茶:有些人喜欢在进食许多肉类、海产品、贝类等高蛋白食物后,频频饮用浓茶,误以为饮用浓茶就可以去除高脂肪、清心醒脑助消化。
其实,恰恰相反,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相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
使人的消化系统、排泄通道不适,大、小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这是产生便秘的因素之一,也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危险。
●牛奶与橘子同食:牛奶与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刚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无形之中与橘子中的果酸——维生素C相结合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也会引发腹胀、腹痛。
●饮酒时食用胡萝卜:β胡萝卜素与酒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入人体,极其容易在肝脏中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诱发各种类型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长期食用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中混杂着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棉籽油中含有极易使人慢性中毒的物质——棉酚;而菜油中所含的芥酸物质,对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健康也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