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陈玉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知道公民应如何进行民主监督
(2)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

2、难点:公民如何正确地行使监督权利。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和“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学生是主人”的学生观、“教学即对话”的教学观。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提到作为青年学生,对于祖国我们要保持一种“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

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下面,我们共同来关注“反腐败问题”。

(多媒体投影):《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网民交流时说“在反腐败问题,绝不手软”,而要解决腐败问题,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公民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

那么,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那些呢?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以及公民应该怎样行使监督权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学习目标(多媒体投影)
1、民主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方式)?
3、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有何重大意义(作用)?
4、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怎做)?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案例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情境案例:某村农民刘某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去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
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

无奈中,刘某和他的儿子跑到派出所报案。

听了案情,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

再说,一车西瓜也不值多少钱,这事我们管不了!”然后扬长而去。

问题探究一:
面对派出所值班民警的行为,小刘愤怒地说:“民警怎么可以这样?我要去告他!”;而老刘想了想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点亏就吃点亏,我们忍一忍吧。

再说,我们也没有告他们的权利”。

小刘和老刘,谁对?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小结)
师:小刘观点是正确、老刘观点是错误,因为公民具有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

学习公民的监督权,首先先搞清楚第一个问题
1.谁(主体)监督?监督谁(对象)?(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过渡):师:下面我们看看老黄是如何行使监督权的?)
[合作讨论,共同探究]问题二:
老刘回到刘村,把事情的经过向村民们一讲,村民们听了个个为老刘抱不平。

如果你是刘村的村民,你会向老刘提出什么建议?(指导学生根据预习内容给老刘提建议)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建议四:
由学生提出的建议引出: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方式?
舆论举报制度新形式
渠道和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
群众
含义
方式
特点
作用
相同点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意见,学生回答,老师指导、点拨、小结)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跟同学们进行分享?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

区别方式信函、电话、当面指出人大代表的议案新闻媒体特点有效形式人民--人大代表--权力机关透明度高、见
效快、威力大作用有力保障切实的保障独特的作用相同点 1、都是民主监督的形式
2、都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1.信访举报制度:图片展示国家信访局的图片、信访条例、中纪委监察部开通的举报网站、分析近三年信访举报在反腐中起到的作用。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图片展示全国人大代表特别信封,冤案申诉可以直达中央。

3.舆论监督制度:展示表哥“杨达才”案例;“李启铭”案例,从中感受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过渡: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多公民选择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在很多人为这种监督机制叫好时,问题来了,有些人错误理解这种监督机制,认为舆论监督就是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曝光什么就曝光什么。

舆论监督真的是完美的吗?
辩一辩:舆论监督的利与弊?(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结)
4.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问题探究四:
最后,小刘听取了建议一,写了一封举报信,寄给了上级信访监察部门。

监察部门很重视,派专人进行调查。

查清事实后,责令派出所对值班民警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对老刘赔礼道歉,补偿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从小刘和老刘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意义?
3、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有何重大意义?(作用)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问题探究五:
(1)假如按老刘当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算了”的想法办,老刘的合法权益还能得到维护吗?这说明了什么?
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假如按照村民丙的做法:围攻派出所、殴打值班民警,老刘的合法权益还能得到维护吗?这对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启示?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制造事端
4、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⑴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⑵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课堂小结](先请个别同学总结,然后全班一起总结)
主体:公民
对 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信访举报制度 方式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意义: 改进工作;激发主人翁精神 如何 敢于、勇于 行使: 合法方式、实事求是
[七.随堂测试]
1.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

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许多合法渠道,下列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 A.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提出批评建议
B.给国家机关写举报信,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C.把自己的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意见
D.广发手机短信,反映领导问题
3.近年来,网络监督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网络监督之所以受到公民的青睐是因为( )
A.网络能揭露官员的隐私
B.网络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时效快
C.网络监督可以无拘无束
D.网络监督可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举报,有利于( )
①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为了使民主监督得到切实保障,取得预期效果,公民要负责的实行民主监督权利。

这要求我们( )
①可以把事实夸大 ②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 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④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结束语)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同学们敢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监督权,为家乡建设,为国家建设,为守望我们公共家园,共创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民主
监督,守
望公共家
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