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汇编26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汇编26

[真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汇编26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血分属温病的晚期阶段,病位在______A.心、肝、肾B.心、肾、脾C.肺、脾、肝D.肝、肾E.肾、心包参考答案:A[解析] 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

卫分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肺卫;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胆;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及心。

第2题: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______A.邪气与正气B.外感与内伤C.症状与病机D.原发病与继发病E.先病与后病参考答案:B[解析]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这里主要是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

如邪与正,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与症状,病机为本,症状为标;疾病先后,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

在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根据标本主次的不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

第3题:“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是说明______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审因论治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解析]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属于因时制宜。

第4题: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______A.肾中精气的盛衰B.心肺的功能状态C.脾胃运化功能有强弱D.肝肾精血互化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参考答案:E[解析]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的生长、壮、老、已与二者密切相关。

探索人体衰老机制的中心与重点应为肾与脾胃的盛衰与功能状态。

第5题:失神与少神的共同表现是______A.言语失伦B.表情淡漠C.倦怠乏力D.面色晦暗少华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解析] 得神、失神、少神、神乱与假神是神的表现类型,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此题备选答案中,言语失伦是神乱或失神的表现之一,表情淡漠为失神表现,倦怠乏力为神气不足表现,而面色晦暗少华为失神与少神的共同表现。

第6题:颜面浮肿,面色咣白,发病缓慢者,多由何因所致______A.邪热亢盛,水湿泛滥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C.外感风邪,肺失宣降D.阳明热毒,水湿泛滥E.血瘀痰阻,水湿泛滥参考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面肿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如下:(1)面部浮肿,按之凹陷者,为水肿病,属全身水肿的一部分。

①颜面浮肿,发病迅速者,为阳水,多为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

②颜面浮肿,兼见面色咣白,发病缓慢者属阴水,多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

③颜面浮肿,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者,多属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水气凌心所致。

(2)面部红肿,多见于热毒证。

①头面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色如涂丹,压之褪色,为抱头火丹,多为风热火毒上攻所致。

②头面掀赤肿痛,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盛,目不能开者,为大头瘟。

由天行时疫,火毒上攻所致。

第7题:观察舌苔辨别病邪性质主要依据______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润燥C.舌苔的厚薄D.舌苔的颜色E.舌苔的有根与无根参考答案:D[解析] 病邪性质指疾病的寒热属性。

舌苔可以辨别邪气的深浅和胃气的存亡。

舌苔的有无反映胃气的有无;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的分布;舌苔的厚薄反映邪气之浅深;舌苔的颜色反映病邪性质;舌苔的有根无根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第8题:心、脾二经有热可致______A.强硬舌B.颤动舌C.痿软舌D.吐弄舌E.歪斜舌参考答案:D[解析] 吐、弄舌两者皆因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心热则动风,脾热则津耗,以致筋脉紧缩不舒,频频动摇。

强硬舌形成多因:①外感热病,邪入心包,心神受扰,舌无所主;②高热伤津,筋脉失养,舌体失柔;③肝风挟痰,风痰阻络,筋脉失养,以致舌体强硬失和。

痿软舌多因气血不足,阴液亏虚,舌体筋脉失养而致。

颤动舌因气血两虚,阴液亏虚,舌失于濡养而无力平稳伸展舌体,或因热极津亏而动风、肝阳化风等导致舌抖颤难安。

歪斜舌多因肝风内动,夹痰或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舌肌弛缓,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如常而致。

第9题:可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______A.自汗B.盗汗D.冷汗E.战汗参考答案:E[解析] 战汗指先见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者,为邪正交争的表现,为病情变化的转折点。

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若汗出而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是邪盛正衰的危候。

第10题: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______A.胀痛B.灼痛C.冷痛D.绞痛E.隐痛参考答案:D[解析] 胀痛是气滞致痛的特点,灼痛是火邪致痛的特点,冷痛是寒邪致痛的特点,绞痛是有形实邪致痛的特点,隐痛是虚证疼痛的特点。

第11题: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不减者,多因______A.肝胆火盛B.阴虚火旺C.肝肾阴虚D.肾精亏损E.气血不足参考答案:A[解析] 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或加重者,多属实证,常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

渐觉耳鸣,声小如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者,多属虚证,常因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或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耳失所养,或脾虚气陷所致。

第12题:肾病及寒水上泛证患者,其口味应是______A.口苦B.口淡C.口成D.口酸参考答案:C[解析] 痰热内盛时的口味为黏腻而苦。

湿热蕴脾时口味多为黏腻而甜。

肝胃郁热时口味多为口中泛酸。

脾胃虚弱时口味多为口淡。

肾病及寒水上泛证时口味多口咸。

第13题:脉象的产生,与什么有关______A.心脏的搏动B.心气的盛衰C.脉管的通利D.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E.以上皆是参考答案:E[解析]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且有赖于各脏腑的协调作用。

第14题: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______A.脉来较数B.脉来时止C.止无定数D.脉来缓慢E.止有定数参考答案:B[解析] 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促脉,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

第15题:以下哪项临床症状血虚证与血瘀证均可见______A.心悸B.脉涩C.手麻D.腹痛E.闭经参考答案:E[解析] 备选答案中心悸、手麻是血虚心失所养、经络失于濡养的表现。

血虚证见脉细无力,血瘀证见脉细涩。

血虚证、血瘀证均可见闭经,血虚闭经因经血乏源所致;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血瘀证亦可见闭经。

第16题:在温病辨证中,斑疹隐现属于______A.卫分证候B.气分证候C.中焦证候D.营分证候E.血分证候参考答案:D[解析] 营分证指温热、病邪内陷,营阴受损,以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为辨证要点。

温病血分证斑疹特点为显露、紫黑。

第17题: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______A.重镇安神药B.平肝息风药C.开窍药D.利水药E.泻下药参考答案:C[解析] 一般具有发表、透疹、升阳、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药性是升浮的。

而具有收敛固涩、泻下、利水、潜阳、镇惊安神、止咳、平喘、止呕等功效的药物,药性是沉降的,故答案是C。

第18题: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______A.川贝母与川乌B.藜芦与赤芍C.肉桂与赤石脂D.水银与砒霜E.硫黄与厚朴参考答案:E[解析] 川贝母与川乌、藜芦与赤芍为十八反,肉桂与赤石脂、水银与础霜为十九畏。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革,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煿莫相依。

第19题:既可用治外感风寒,又可用于外感风热的药物是______A.麻黄B.防风C.桂枝D.紫苏E.羌活参考答案:B[解析] 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羌活,外感风寒夹湿尤宜。

紫苏,风寒表证兼有气滞胸闷适宜。

麻黄、桂枝偏于发散风寒。

第20题: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______A.桂枝B.生姜C.防风D.辛夷E.紫苏参考答案:D[解析] 辛夷的功效: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均有通鼻窍的作用。

第21题:下列哪种药物可泻火除烦,善于清泻三焦火邪______A.栀子B.决明子C.金银花D.夏枯草E.芦根参考答案:A[解析]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善于清三焦火邪、凉血解毒。

第22题:黄芩具有而黄柏不具有的功效是______A.燥湿B.泻火C.解毒D.清肺热E.退虚热参考答案:D[解析] 黄芩和黄柏均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还可以止血、安胎,作用偏于中、上二焦,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黄柏作用偏于下焦,还可以除蒸,解毒疗疮。

第23题:既能泻下逐水,又能去积杀虫的药物是______A.榧子B.甘遂C.使君子D.牵牛子E.京大戟参考答案:D[解析] 榧子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使君子杀虫消积。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第24题:风湿痹痛兼有表证者,当选用______A.秦艽B.独活C.威灵仙D.桑枝E.桑寄生参考答案:B[解析] 独活的应用:①风寒湿痹;②风寒夹湿证;③少阴头痛。

第25题:用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闷,腹痛及咳喘多痰宜选______A.佩兰B.砂仁C.厚朴D.藿香E.白豆蔻参考答案:C[解析] 厚朴应用:①湿阻中焦,脘腹胀满;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③痰饮喘咳;④梅核气。

第26题: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之症,可选用______A.篇蓄B.茯苓C.滑石D.木通E.金钱草参考答案:D[解析] 木通功效: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主治病证:热淋涩痛,水肿;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

第27题:小茴香善于治疗的是______A.亡阳厥逆B.厥阴头痛C.寒饮咳喘D.虚阳上浮E.寒疝腹痛参考答案:E[解析]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用于寒疝腹痛,痛经;中焦寒凝气滞证。

第28题: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疲功效的药物是______A.山楂B.莱菔子C.鸡内金D.麦芽E.谷芽参考答案:A[解析] 本题5个选项中均具有消食化积之功效,山楂兼能行气散瘀;莱菔子降气化痰;鸡内金涩精止遗、化坚消石;麦芽回乳消胀;炒谷芽健脾开胃。

第29题:治疗血瘀气滞,经行腹痛,兼风湿肩臂疼痛者,应选用______A.桃仁B.丹参C.红花D.姜黄E.益母草参考答案:D[解析] 姜黄的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用于血疲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并可用治风湿痹痛,尤其善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