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13套试题与答案

知识产权13套试题与答案

【知识产权法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演绎作品2、邻接权3、商标4、国际优先权5、专利权的穷竭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申请对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条件。

2、简述著作权人享有哪些著作人身权利?3、简述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

4、简述专利法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丧失新颖性的例外”的规定。

三、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一)1994年12月,H化工研究院工程师梁某在一次技术洽谈会上与G化工厂厂长张某结识。

张请梁帮助解决污水净化重复利用的技术难题,梁某答应试试。

1995年春节,梁某与其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在H化工研究院院内一个废弃多年的人防工程里,用三个箩筐、一堆渣土、扫帚、水桶等工具,还自费购买了十余种试剂、试纸、电炉等物品,对G化工厂的污水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实验结果达到了G化工厂的技术指标要求。

梁某将实验资料交给H化工研究院一份,院里认为梁某为该院工程师,污水净化又是其业务研究范围,此成果应是职务技术成果,便以研究院的名义于1995年5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了“HI—PQ703污水净化方法”专利申请。

1998年7月,研究院获得专利权。

在此期间,梁某一直认为自己的成果是非职务发明,故强烈要求办理专利权人变更手续。

双方争执不下,梁某诉至法院。

请分析:梁某和H化工研究院,谁的主张成立?为什么?(二)李成是某市小有名气的画家,1998年因该市一家礼品公司的委托,创作了“小城风光”系列山水画共10幅,李成将原作交与公司,公司按约定支付了酬金2万元。

后礼品公司制作了100套瓷瓶,每套10个,瓶的釉面用的是李成所画的10幅山水画。

李成认为礼品公司未征得自己的同意擅自将自己的作品在瓷瓶上使用,并公开销售,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而礼品公司则认为这批画李成本来就是接受自己的委托而创作的,公司付了钱,取得了作品,以后对作品如何使用,已与李成无关,故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

问:(1)从李成与礼品公司的关系而言,这批画属于什么作品?(2)这批画的著作权应归谁所有?为什么?(3)礼品公司在这批画上享有什么权利?四、论述(25分)试分析社会上经常发生非法剽窃他人新技术的原因,并论述保护专利权的重要性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试题1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演绎作品,是指经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的作品是作者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劳动而派生出来的作品,其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所有。

2、邻接权的原意是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其确切含义应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

3、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4、国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优先权期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向另一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优先权。

5、专利权穷竭也称为专利权用尽,是指专利权人对合法投放市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不再具有控制或者销售控制权或者支配权。

二、简答题1、申请争议的人必须是注册商标所有人。

申请人的注册商标的核准注册日必须先于被争议人之注册商标的核准注册日。

申请争议的时间为自被争议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超过此时间提出的争议不予受理。

被争议商标的构成要素必须与争议商标的构成要素相同或近似,而且两者被核定使用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

争议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不属于商标注册不当得补正事由(即《商标法》第41条第1款所规定的理由,也不得与核准注册前已经提出异议并经裁定的事实和理由相同。

)2、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3、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对抗他人的在后注册商标。

已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享受跨类保护。

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发生冲突时,该商标可以得到特别保护。

驰名商标与域名发生冲突时,该商标可以得到特别保护。

驰名商标在行政和司法过程中可以享受特殊便利。

4、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三、案例分析(一)梁某的主张成立,即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梁某享有专利申请权和专用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6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本案中,梁某虽然是H化工研究院的在编职工,污水净化也是他的业务研究范围,但案中涉及的发明创造既不是梁某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时完成的,也不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

梁某做实验的时间是在1995年春节期间,他本人和他的儿子利用休息时间而非工作时间从事的实验活动并取得成果,不是执行本单位任务,而是个人接受他人委托完成的技术成果;再者从他的实验条件看显然不是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所以,梁某要求变更自己为专利权人的主张是有法律依据的。

(二)这批画属于委托作品。

著作权归李成。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无约定归受托人。

礼品公司有物权。

四、论述题1、分析原因。

2、论述重要性。

3、阐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法试题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作品2、专利权3、发明4、先用权5、驰名商标6、合理使用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2、简述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

3、试述我国专利制度中的先申请原则。

4、我国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是什么?三、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30分)(一)甲公司欲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飞天”作为商标,到国家商标局调查后,发现乙公司已在服装类商品上注册了“飞天”商标。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公司能否再注册“飞天”商标于服装类商品上?甲公司能否不经过注册,就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飞天”商标?2、由于疏忽,乙公司在注册商标期满7个月后才发觉没有续展。

在此情形下,甲公司能否获得注册?3、甲发现乙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使用过该商标了,于是直接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

甲公司能够获得注册吗?(二)李某是A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公司的销售部经理,2000年3月以销售部经理兼翻译的身份,随A太阳能制造公司组织的展团出国参加国际展览和进行考察,在参展和与外国同行交流中,接触了国际最新的技术信息,回国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独立完成了一项太阳能热水器的发明创造。

问:1、李某可否作为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为什么?2、若李某利用工作时间进行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发明创造,李某是否可作为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为什么?3、若李某利用了单位的技术秘密才作出该发明创造,谁可作为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为什么?(三)甲乙两人合作创作一部著作,1993年出版时,双方约定署名顺序为甲、乙。

1996年甲、乙在原作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准备出第二版。

在该书付印之际乙未经与甲协商,即通知出版社调整署名顺序,将乙著名为第一作者,甲为第二作者。

图书出版后,甲见署名顺序被调,便告动侵犯了其署名权。

试问甲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四、论述题(20分)知识产权与物权比较分析。

【试题2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

2、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3、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人只有将这种技术方案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特别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

4、是指专利申请前,已经有人做好制造或者使用的必要准备,则在批准申请人的专利权之后,上述人员仍可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或者使用的权利。

国际上一般都把“先用权”当作不能视为侵犯的专利情况之一。

5、驰名商标,是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根据企业的申请,官方认定的一种商标类型,在中国国内为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

二、简答题1、无形财产权;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可复制性2、、主体不同;客体不同;内容不同;权利产生不同;保护期限不同。

3、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4、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也俗称“三性”。

(1)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与现有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2)创造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比较同类型的现有技术,具有进步性,先进性。

(3)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可被应用与实际目的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三、案例分析(一)1、不能。

不能与注册商标相混同。

侵犯乙商标权。

2、不能。

乙商标注销一年后才能注册。

3、可以,连续三年停用的,不受前述时间限制。

(二)1、可以。

是自由发明。

2、可以,不符合职务发明规定。

3、单位,利用了单位不对外公开的资料,属职务发明。

(三)甲的主张成立。

署名顺序反映着各个合作作者在创作作品中的贡献和作用的差别,作者和社会舆论对此都极为重视。

”因此,对于擅自更改作者署名顺序的行为,应认定为侵犯作者的署名权。

四、论述物权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它的法律特征包括:(1)物权是绝对权(对世权)。

(2)物权是财产权。

(3)物权的客体是物,且为有物体。

(4)物权具有排他性。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它的法律特征包括:(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的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

(2)知识产权既有财产性质又有人身属性(如署名权、修改权等权利)。

(3)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

(4)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

(5)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

综上,物权与知识产权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物权的客体必须是物,并且必须是有体物(比如空气、风力、电力等就不属于有体物);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则是智力成果,属于无体物。

第二、物权一般只具有财产属性,而知识产权既有财产属性又有人身属性。

【知识产权法试题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服务商标2、实用新型3、发表权4、知识产权专有性5、职务作品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哪些权利?2、简述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