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1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1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章课时:2课时本章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为什么要学习平面构成。

本章内容:•平面构成及相关概念•平面构成的用途及意义•平面构成与包豪斯1.1什么是平面构成课时:0.5课时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之一。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1.2 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案例课时:1课时用途: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

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是设计的基础。

意义: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

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设计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1.3平面构成与包豪斯课时:0.5课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中国艺术教育界被统称为“三大构成”课程,它们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

包豪斯学院(Bauhaus)是世界著名建筑师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城创立的第一所设计学校,时年35岁的格罗佩斯大胆地在包豪斯学院进行了教学改革,而在当时其他的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仍是19世纪的传统与唯美的艺术古典主义。

包豪斯设计学院以鲜明的功能主义,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2育口号。

开创并设计了整套崭新的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将新的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艺术视觉感知度达到了理性的水平。

包豪斯学院也以崭新的教育方法和一流的教授群体为世人所敬佩。

如:康定斯基、伊顿、克利费宁格、蒙克、莫霍利等一流艺术家都在此校任教,他们也是其崭新的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改革者和实践者。

其中的瑞士画家、美术理论家和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包豪斯学院开设了基础课程,他的《设计与形态》和《色彩艺术》著作开拓了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

包豪斯学院最终确立了20世纪的艺术设计理念,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

包豪斯学院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研究既有严格的理论体系,也强调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教学里融合了各国前卫艺术的精华,打破了旧有的艺术教学模式,提倡运用不同材质进行概念表现,鼓励学生对色彩的形式想象力进行理性分析和实验,使学生超越旧的经验约束与视觉习惯,培养了崭新的、敏锐的视觉认知能力。

由于战争,“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说包豪斯设计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诞生的摇篮。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就是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体系中逐渐成熟的。

虽然它们当时还没有形成较规范的体系,但是它们对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设计实践的开展功不可没。

20世纪中叶,日本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引进三大构成教育体系,日本的艺术设计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把它变成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充实整理。

三大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经由香港开始被引入,逐渐成为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共用的艺术基础教学课程。

3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章课时:2课时本章目标:了解平面构成最基本的的三个要素点线面的相关概念。

本章内容:•点的相关概念及运用•线的相关概念及运用•面的相关概念及运用平面构成最基本的三大元素:点、线、面。

这三大元素看起来非常简单,却是现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它们不同运用与组合,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空间视觉形象,决定着平面构成设计的美感。

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点、线和面的性质与表现力,是创作设计新美形态的根本。

2.1点在几何学中的概念是不占面积的,由于视觉表达的需要,在造型艺术领域是与之相悖的,点的形状可以是正圆,也可以呈现为其它形状。

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从造型设计来看,“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印刷网版就是以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图像。

45像素图点彩画2.1.1点的形态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是以形象存在的。

也就是说:无论点有多小,它都会有自己的形象。

(例如:◆ ◥ ● ▲ ♠ ◈ ……)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某个形象被人们视为“点”,是依赖于它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或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

62.1.2点的作用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

能够产生聚集视线的作用(单点位置很重要)在近距离空间放置两点或数点,由于互相之间的张力,观察者会产生一种线和形的感觉当大小不同时,大的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很多点的接近,产生面的感觉类似形的大小容易产生深度感72.1.3点的性格• 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 • 点有一种生动感,使人产生对植物种子的联想• 点还能造成一种节奏感,类似音乐中的节拍,锣鼓中的鼓点 • 大点:简洁、单纯、缺少层次 • 小点:丰富、琐碎、零落 • 方点:次序感、滞留感 •圆点:运动感、柔顺、完美2.2线点的运动轨迹通常被定意为线。

同样在视觉表达方面,线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形。

他具有分割、处理面与面之间关系的功能。

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讲,线既具有长度,也可以有宽度和厚度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很广,尤为重要。

2.2.1线的形态直线:垂直线水平线 斜线曲线:几何曲线 自由曲线2.2.2线的作用1.线的疏密产生空间感2.线的紧密排列产生面感3.曲折线和曲线具有凹凸感4.断开的线产生点的感觉5.线的重叠产生网纹892.2.3线的性格• 直线:平静、力量,具有男性的情感特征 水平线:平稳、快速、静寂垂直线:下落、上升、端庄、肃穆 折线:动荡、焦躁不安 斜线:飞跃、下滑粗线:强劲、笨拙、迟钝、有力 细线:秀气、敏锐、柔弱、锐利• 曲线:弹性、韵律,具有女性的情感特征几何曲线:规范、典雅、柔软、单板 自由曲线:自由、轻快、随意、软弱 封闭的线:工整、冷淡弧线:大的弧线有力有弹性;小的弧线柔弱杂乱2.2.4线的构成方式• 1、面化的线: 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

• 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

10• 2、粗细变化的线: 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

•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 3、疏密变化的线: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行平行排列,线距大的部分看起来空灵;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现出厚实感。

• 这样的构成,可以体现出平面的纵深感,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调子,是较为常见的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 4、不规则的线: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种类非常的多,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线条。

• 表现物体质感、空间感和体感的素描作品就是用各种线条反复琢磨、描绘出的。

2.3面面是线连续移动轨迹。

⑴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方形的面;⑵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⑶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⑷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

•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

•点扩大成面,密集也成面;线转移成面,加宽也成面。

点,线,面之间无绝对的界限,它们的界限是相对的。

2.3.1面的形态11规则面:圆形,正方形最典型(简洁,明了,安定和次序)不规则面:外形较复杂,无规律可循(轻松,生动)2.3.2面的性格正圆形面: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扁圆形面:圆满并富于变化,于整齐中体现自由方形面:具有严谨规范感,易于呆板角形面:具有刺激感、鲜明、醒目自由形面:可以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可以产生典雅、柔软和更具人情味,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其多变性也可表现一种散漫、无序、复杂的情感内涵.2.3.2面的构成方式•1、几何形的面: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作自由组合,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寻找一些自然界的物体,如:动物、人、植物等形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立体的形象、繁复的形象作单纯平面的剪影形式的概括。

大胆地屏弃了形象的刻画,用高度概括简化的手法,表达了形象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1213•• 3、人造形的面: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 使复杂的形象变得黑白分明、整齐统一,节省了观者无目的性的视觉移动,达到了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迅速传达给观者的效果。

•• 4、偶然形的面:用自由喷洒、点滴、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些预料不到的、偶然间形成的面。

• 偶然形的面充满自然的魅力,具有浪漫、抒情、丰富、强烈、奔放的特性。

•作业:点线面的综合构成要求:1、纸张尺寸20X20cm.2、元素齐全3、构图美观。

4、画面边框可做处理。

14第三章-基本型的创造章课时:2课时本章目标:学会创造新的基本型。

本章内容:•基本型的概念和分类•基本型的产生•基本型的排列组合方式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

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格。

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3.1基本型的分类1.几何形:它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运用工具描绘2.有机形:指有机的形态。

如有动物,生物细胞等3.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形态。

如白云,碎玻璃等4.人为形: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人为创造的形态。

如建筑,汽车,器物等5.自然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间形态。

如树木,山石156 自然单形的创造3.1基本型的产生1、加法:形+形= 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例:正方形+三角形几何形+有机形例:正方形+鸡蛋形几何形+不规则形有机形+不规则形例:杯子------长方形+圆环锁头------正方形+圆环雨伞------三角形+细长方形台灯------三角形+球形2、减法:形-形=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几何形-有机形几何形-不规则形3、加减法综合1173.2基本型的组合1 分离:形与形不接触,存在一定的空间2 相切: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正好接触• 3 重叠:一个形覆盖在另一个形上,产生前后,上下的空间关系184.透叠:形与形透明相交5.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新的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