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创新的研究
初中美术教案
基于“综合 ?探索”教学的初中美术教学创新研究葛忠平自我国实行素质教育
改革以来 ,初中美术教学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视为工作重心 , 其受到社会相关人士的争相关注。
但鉴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在教学中尚存
在诸多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美术教学始终停滞于表象 ,不利于对初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此 ,笔者基于“综合 ?探索”教学 ,总结了创新初中美术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倡导自主学习
近几年来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 ,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始终供不应求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综合 ?探索”教学模式 ,初中美术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渠道收集相关学习资料 ,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确保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 ,倡导初中学生自主探究与尝试 ,鼓励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美术七年级教材《走进美术》为课例 ,某教师在课前收集了一系列流传下来的传统艺术 ,譬如动物图、山水画及中国画等 ,要求学生以着名画家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为背景 ,选择不同的绘画方式或风格 ,大胆发挥 ,将所想、所感用画笔呈现出来 ,自由创作出一幅作品。
该教师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并在一旁监督学生创作 ,对偏离绘画主题的元素给予针对性的提醒或纠正 ,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和
创新思维能力 ;该教师还鼓励学生对绘画中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进行大胆提问,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模式 ,让学生养成自主感悟、敢于质疑的
学习习惯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主张让初中学生围绕现实生活,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内容。
教师可创设学习情境 ,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参与到
美术学习的过程中。
探究学习即为学生自主探索各类专业性问题,并通过反复的信
息收集、调查及互相交流 ,获取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的过程。
新课标倡导的“综合? 探索”教学 ,旨在跨越突破教学范围 ,紧扣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深入发掘校内外的
新课程资源 ,定期组织实践活动 ,让初中学生在切身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提高其实践能力。
某教师在讲授教材《你、我、他》这一课时,要求学生画一张人物肖像,且不限表现形式 ,鼓励初中学生以漫画、素描、国画、油画、剪贴画等方式来完成肖
像画的创作。
该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或特长来选择绘画方式;当学生画好肖像画后 ,教师让学生就肖像画中的主要特征进行完整地描述,让另外的学生说出自
己在看到这幅肖像时的第一印象;此时 ,教师拿出了一张课前准备好的人物照片,要求学生传阅后 ,说出该人物较为明显的面部特征;最后 ,教师鼓励全班学生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艺术作品,有学生认为《蒙娜丽莎》《凡?高自画像》及
着名画家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等堪称杰作,还有学生认为《现代版蒙娜?丽莎》与《蒙娜 ?丽莎》相比 ,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该教师提出了 : “同一人物的肖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这一问题 ,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便于初中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人物肖像画中的明显特征,有助于初中学生准确掌握人体比例(坐五、立七 )及人体结构 (骨骼图 ),帮助学生打开了人物肖像绘画的新思路,为后期教学打下基础。
三、鼓励合作学习
“综合 ?探索”教学鼓励初中学生相互协作,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性及群体差异性,提高初中美术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体意识。
且其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 ,让初中学生享受整个美术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材《你、我、他》这一课的学习中 ,某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 ,三人为一组,让学生互相观察后 ,说出对方的显着特征 ;鉴于初中学生对认识人物面部特征的局限性 ,该教师出示了几种常见脸型的照片 ,譬如圆脸、国字脸、方脸、瓜子脸等 ,
进而让学生找出与组内成员相符合的脸型;然后 ,该教师开展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