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05电泳技术和电泳仪
• 1981年,Jorgenson和Luckas,用75um内径石英毛细管 进行电泳分析,柱效高达40万/m,促进电泳技术发生了根 本变革,迅速发展成为可与GC、HPLC相媲美的崭新的分 离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
005电泳技术和电泳仪
一、概述
目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多肽、 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离子等成份的分离和鉴定, 甚至还用于细胞与病毒的研究。
临床常用的电泳分析方法主要有醋酸纤维素 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 和毛细管电泳等。
三、电泳迁移分离的影响因素
6.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 :所带的电荷、分子 大小和形状,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 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 度越快
四、研究展
•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iice首次发现电泳现象; • 1937年,Tiselius(瑞典)将蛋白质混合液放在两段缓冲溶液
之间,两端施以电压进行自由溶液电泳,第一次将人血清 提取的蛋白质混合液分离出白蛋白和α、β、γ球蛋白,从 而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 • 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介 质,创造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极大提高了电泳技术的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