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审题十大易错点

高考物理审题十大易错点

高考物理审题十大易错点一、标量还是矢量。

特别是在选择题中判断两个量是否相同,或某个量在某个过程中是否保持不变时。

此时若是矢量,除考虑大小外还得考虑方向。

容易忽略掉方向。

例1、(2007年全国理综Ⅱ)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O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评析:动量是矢量,它们到达S 时动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答案选A二、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特别是要求选错误选项时,容易按照思维定式选成正确选项。

知识掌握了,但不能得分,实在冤枉。

例2、(2007年物理试题江苏卷)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

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O P S Q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评析:本题只有选项B 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

三、已知量还是未知量。

在填空题和计算题中易出现此类错误,须知最后结果是不能用未知量表达的。

另外,也不能随意更换字母的大小写。

例3、(2008年安阳一中物理周周练)木箱质量为m 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水平推力F l 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去拉物体,也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这个拉力F 2的大小。

考试时很多学生解法如下: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并建立坐标系,依据平衡条件得:ΣF x =0即:f F =θcos 2 ΣF y =0即:N F mg +=θsin 2 由于f=μN 2θ 2 mg N联立解得: 2cos sin mgF μθμθ=+评析:此解法错误原因便是想当然的认为μ是已知量。

正确解法是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一种情况下的平衡条件1F mg =μ解出μ代入上式可得正确答案: 121cos sin F mg F mg F θθ=+四、题干后括号里的文字。

这些文字往往是一种要求或是一种条件或约定 (如对有效数字的要求)。

如果没有看见题干后括号里的这些文字而匆匆下手,容易造成解题烦琐,甚至劳而无功。

例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 /s 2.②与纸带上D 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 /s .(答案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评析:此类型题容易对题干后括号里的文字视而不见而出错。

答案为①2.10 ②1.22五、计算题中考查牛顿第三定律。

我们习惯于求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而当计算题中要求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时,实质是进一步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此时非常容易被忽略掉。

例5、如图,质量为0.5kg 的杯子里盛有1kg 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 ,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 ,则在最高点时,求绳的拉力和水对杯底的压力?解:取水和杯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有l v m M T g m M 2)()(+=++))((2g lv m M T -+=⇒ N N 9)1014)(5.01(2=-+= 取杯中水为研究对象有)(22g l v m N l v m N mg -=⇒=+N N 6)1014(12=-⨯= 评析:此题解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此6N 是水杯对水的压力,不是水对水杯压力,因此需要加上以下内容: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N 与杯底对水的压力N 等大反向,即N N N 6/==,方向竖直向上。

六、水平面还是竖直面。

特别是涉及圆周运动过程时,一定要分清是水平圆周还是竖直圆周,一旦审题出错,将会引起受力分析、做功分析的偏差。

例6.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绝缘细圆环的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与环面平行。

一电量为+q 、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环上,可沿环作无摩擦的圆 B周运动,若小球经A 点时,速度v A 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试计算:(1)速度v A 的大小;(2)当小球从A 点顺时针转过900运动到B 点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大?圆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是多少?很多学生在解此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细圆环的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而由图形想当然的认为是竖直圆环,从而作出如下解答:⑴小球在水平面内沿圆环作圆周运动,由题意,在A 点电场力提供向心力:r v m qE A 2=……① 所以:m qEr v A =……② ⑵球从A 到B 点的过程中: 221122B AqEr mgr mv mv -=- …… ③所以:B v =球在B 点受到圆环作用力F ,则: 2B v mg F m r-= 即3()F mg qE =-……⑤评析:在解第一问时,因审题不清并未造成影响(歪打正着),解第二问时便出现了错误:因“在水平面上”,重力是不做功的,另外,同样因为“在水平面上”,在B点时小球受圆环的水平作用力指向圆心(而不是什么竖直向上),竖直作用力向上,大小为mg 。

第二问正确解法:球从A 到B 点的过程中: 221122B A qEr mv mv =- ……③所以: B v = ④球在B 点受到圆环水平作用力F ,则: 2B v F m r= 即3F qE =……⑤球在B 点受到圆环竖直作用力为mg ,在B 点圆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 =合七、是否考虑重力。

特别是在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时,一定要清楚计不计重力。

一般而言,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不计重力;带电颗粒:如小球、液滴、尘埃等,一般计重力。

此类问题容易想当然的计重力。

例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正中间P点有一带电微粒正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把平行带电板改为竖直放置,带电微粒的运动将是( )A.保持静止状态B.从P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P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D.从P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评析: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时,计不计重力的问题,除参照上述一般规则外还要看有没有说明或隐含条件,对于本题“带电微粒正好处于静止状态”意味着要考虑重力,且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本题正确答案为D; 此类问题.当不计重力,而错误认为计重力时,不仅会给计算带来麻烦,结果当然也会谬以千里。

八、带正电还是负电。

解带电体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必须弄清楚正负电性。

一旦正负电性出错,则电场力或磁场力方向以及所关联的一些问题都将出错。

例8.如图所示,直导线中通有方向向右的电流,在该导线正下方有一个电子正以速度v向右运动。

重力忽略不计,则电子的运动情况将是 A.电子向上偏转,速率不变 B.电子向下偏转,速率改变C.电子向下偏转,速率不变D.电子向上偏转,速率改变I v评析:当带电粒子带负电时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带正电而误判。

本题正确答案为C 。

九、图象上的关键点。

对图象问题,容易造成信息把握不全。

对图象上的关键点,重点要把握:坐标轴的意义、单位、斜率和面积的物理意义、截距、纵坐标是否从零开始等。

例9. 一质量为1500 kg 的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竖直升空,升空8 s 末,发动机因故障而熄火,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发射到落回地面的整个过程中探测器所受的阻力大小恒为1500 N ,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

求:(1)探测器在OA 、AB 、BC 三段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

(3)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1)由加速度的定义有a OA =t v v t 0-=8080-m/s 2 =10 m/s 2, 方向向上。

a AB =t v v t 0-=816800-- m/s 2=-10 m/s 2, 方向向下。

a BC =16240640---=-t v v t m/s 2=-8 m/s 2, 方向向下。

(2)探测器升空达到的最大高度h =168021⨯⨯m = 640 m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 ma AB g =a AB -m f =10 m/s 2-15001500 m/s 2=9 m/s 2,方向向下。

评析:此题以上为正确解法,图象信息有: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 点后表示熄火,B点时上升最高,之后下落等。

图表问题要能够充分挖掘信息。

十、题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或关键话)往往是解题的“题眼”,如:“恰好不相撞”、“恰能作完整圆周运动”,“能够直线通过”、“最大”、“最小”等等。

只有把握好题中的这些关键词,识破“题眼”,挖掘出其隐含条件,才能顺利解题。

例10. (2009年安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地面附近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电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直线MN运动。

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A.油滴一定做匀速运动B.油滴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M点运动到N点D.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N点运动到M点评析:此题中“带电油滴沿直线运动”便是一句关键话,在此题当中因为洛仑兹力的存在,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将会导致洛仑兹力的变化,进而导致直线运动的条件不复存在。

另外在复合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经常隐含着要计重力并且重力与电场力等值反向这一条件。

此题正确选项为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