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2、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3、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4、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5、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是一度春秋6、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生扇,扇动风生7、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9、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20、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2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4、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25、清风明月木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6、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27、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28、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格言警句。
(一)关于学习的。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关于惜时的。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4、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5、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6、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少装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关于爱国的。
1、寸寸山河寸寸金。
2、位卑未敢忘忧国。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四)教育人要刻苦、勤奋的。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3、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6、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五)关于人的思想境界、处事态度的。
1、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2、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3、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各写一个含有“手”的成语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形容聪明(心灵手巧) 形容容易(手到擒拿) 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形容亲密(情同手足) 形容慌乱(手忙脚乱)形容熟练(得心应手) 形容喜爱(爱不释手)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权力大(一手遮天) 没有准备(手足无措) 重归于好(握手言和)7、用“然”组词填空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居然) 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竟然) 非常敬佩的样子(肃然)坚决毫不犹豫(毅然) 不关心、不在乎(漠然) 表示情况发生急促而又出乎意料(忽然)8、根据意思填成语简短的话(三言两语) 虚伪而动听的话(甜言蜜语) 为讨人喜欢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粗鲁的话(污言秽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用恶毒的话骂人(恶言恶语) 说话语气温和(轻言语) 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很多语(千言万语) 背后制造散步的话(流言蜚语)9、成语之最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大的嘴:气吞山河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最贵的话:一语千金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最广的话:一言千里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最准的话:一言为定最重的话:一言九鼎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阅读理解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在小升初考试中所占分值也逐年提升,去年就占到了三十分,其中主观测试题的题量呈上升趋势。
而学生在考试中碰到阅读题型,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做题不完整,甚至答非所问,本来会做的题也往往丢分,导致成绩不理想。
这不禁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也常常在琢磨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做阅读题的效率。
以下是我初浅的认识,与大家共享。
(一)精读文章,提炼中心我们说,阅读短文后的题目,肯定是根据短文内容出的,所以一定要读通、读透文章,彻底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在做题时才能做到有根有据,答案精准。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要答好阅读题,一篇短文至少要读够三遍:第一遍要速读,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遍要细读,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总结文章的中心,因为阅读题有较大比重的题与中心有关,如果中心把握不住,可能会影响到好几个题的作答,失分就多了;第三遍就要带着阅读题要求读文,有目的的去解决问题。
(二)掌握技巧,原文中找我经常带着嘴边的阅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孩子们也都烂熟于心。
我总是告诉孩子们,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谁的眼睛亮,找的准。
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
孩子们也就不再认为阅读题“高不可攀”,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具体说就是要找到题目中的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反复读题,审清题目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答非所问或答不全面。
这可是大忌。
绝对属于低级错误。
为避免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丢分,我常常告诫孩子们: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每个题目的“题眼”,再有针对性的答题,避免答非所问,出力不讨好。
(四)联系前后,结合中心在答阅读题时,有些孩子容易“惜墨如金”,连话都说不完整,更别说将问题回答全面了,这种懒汉思想可要不得。
还有的孩子容易为了全面,答得啰啰嗦嗦,照抄原文。
我们说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是文章的“魂”,文后的阅读题肯定与中心有关联。
既要答出要点,言之有物,又要考虑全面,条理清晰。
谈感受之类的题目就要走出短文,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五)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空题,有孩子因为在前边的难题上耗时太多导致后面会的题来不及做。
要静下心来,按照序号答题,避免空题;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
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
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六)仔细检查,确保无误总会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想的是这,写的时候就变了样。
所有阅读题全部做完后,要重读全文内容,进行复查。
将阅读理解的答案带回原文,检查答题有无偏差,书写有无错误。
确保无误之火再做下面的题目。
古诗词名句归类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2、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长歌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4、四季类: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天净沙-秋思》)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冬: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爱国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6、友情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思乡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8、节日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悲伤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高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忧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山: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小升初四大名著知识练习题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