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基础 PPT课件

兽医药理学基础 PPT课件


更稳定

ppt课件
25
• 应用 • 大肠杆菌病
• 配伍:不与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大环内
酯类、氯霉素类等)合用。 • 与静止期杀菌剂有良好的配伍性能。
• 剂量: • 混饮,2-5g/100L
ppt课件
26
2、氨基甙类
•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静止期杀菌剂 • 发展:
• 第一代: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 第二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普霉素 • 第三代:丁胺卡那霉素
ppt课件
6
化学合成药
• (1)磺胺药 • (2)喹诺酮类 • (3)呋喃类 • (4)甲硝唑 • (5)乙酰甲喹(痢菌净)
ppt课件
7
2、联合用药
• (1)配伍目的
• a.增强疗效 • b.减少不良反应 • c.延缓/减少耐药性产生 • d.扩大抗菌谱
ppt课件
8
(2).联合用药—结果
• 1.协同作用(增强):1 + 2 3 • 2.相加作用: 1 + 2 = 3 • 3.无关作用: 1 + 2 = 2 • 4.拮抗作用: 1 + 2 2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基本概念
• 1、抗菌药物的分类 • 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 • 化学合成药
ppt课件
5
抗生素
• (1)-内酰胺类抗生素 • (2)氨基苷类抗生素 • (3)大环内酯类 • (4) 林可霉素类 • (5) 多肽类抗生素 • (6)四环素类 • (7) 氯霉素类抗生素 • (8)磷霉素 • (9)利福平
20
1、 -内酰胺类抗生素
• 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 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
• 青霉素类:基本结构为6-氨基青霉烷酸
• 头孢菌素类:基本结构为7-氨基头孢烷酸。
ppt课件
21
(1)青霉素类
•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 而失去屏障保护作用,引起菌体膨胀、变形、 破裂、溶解死亡。
↑ 磺胺 砜类
(PABA) 对氨水杨酸
四氢叶酸

甲氧苄啶 甲氨蝶啶
一碳单位
乙胺嘧啶 核酸合成
ppt课件
18
(2)病毒
• 依赖于宿主细胞蛋白质、核酸合成体系
• 难以找到合适靶点
ppt课件
19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
• 结构特点 • 抗菌特点 • 常用药物品种 • 起效剂量 • 配伍特点
ppt课件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环丝氨酸↗ 消旋酶
↘ 合成酶
-内酰胺类
N-乙酰胞壁酸五肽
万古霉素 二糖复合物
杆菌肽
转肽酶
粘肽
N-乙酰葡萄糖胺
直链十肽
甘氨酸
胞浆内
胞浆膜
细胞膜外
ppt课件
13
蛋白质合成基本过程
• RNA 的转 录
ppt课件
14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 口服不易吸收,肠道内浓度高,对肠道感染的 治疗效果较好。
ppt课件
27
• 应用:大肠杆菌病 • 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 1)半衰期较长,宜大剂量单次给药;严重肾 功能障碍者应避免长期应用;
• 2)多数种类与氯霉素拮抗,不宜联合应用; • 3)硫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 剂量: • 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6-12g/100L •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2-4g/100L
抗菌活性 的抗菌活 衰 胺酶 稳定 毒

期性

第一代头 头孢氨苄 强 孢菌素

短 不稳定 有
第二代头 头孢呋辛 与一代相 肠杆菌 短 较稳定 无
孢菌素
似或稍弱 科有效
第三代头 头孢噻肟、较一二代 好 孢菌素 头孢曲松 弱
长 高度稳 无 定
第四代头 头孢吡肟 强,与一 强,与 长 比三代 无
孢菌素
代相似 三代相
ppt课件
23
(2)头孢菌素类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 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青霉素类抗生 素化学结构相同之处是均有一个β-内酰胺环,与青 霉素相比,有如下特点:
• • 1.抗菌谱广,ຫໍສະໝຸດ 用强 • 2.对-内酰胺酶稳定ppt课件
24
品种
代表药物 对G+细菌的 对G-细菌 半 对β-内酰 肾
• Ⅰ + Ⅳ:无关或相加 Ⅲ + Ⅳ:相加
ppt课件
10
3、病原体的基本繁殖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
• (1)细菌
• 无性繁殖:静止期、繁殖期(细胞壁的合成) •

蛋白质的合成

核酸(DNA)的合成
ppt课件
11
细菌细胞壁
ppt课件
• G+:外毒素 • G-:内毒素
12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
N-乙酰胞壁酸前体
林可霉素类
ppt课件
15
核酸(DNA、RNA)合成
• 氟喹诺酮类 • 利福平
ppt课件
16
其他
• 生成细胞毒性物质 • 直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粘杆菌肽 • 影响细菌营养代谢 • 氨丙啉
ppt课件
17
—— 影响叶酸代谢 ——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 对氨苯甲酸
ppt课件
28
3、大环内酯类
•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速效抑菌剂 • 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泰乐菌素 •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 口服吸收良好,组织渗透性好,尤其对肺炎球菌、
兽医药理学基础
--抗微生物药物 一、抗细菌感染药 二、抗原虫药 三、抗病毒药
ppt课件
1
第一讲、抗细菌感染药物
• 一、基本概念 •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ppt课件
9
(3) 联合用药的原则
• 按作用特点分类:
• Ⅰ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 Ⅱ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 Ⅲ 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 Ⅳ 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

• Ⅰ + Ⅱ:协同 • Ⅰ + Ⅲ:拮抗
Ⅱ + Ⅲ: 相加或协同 Ⅱ + Ⅳ:无关或相加
• 青霉素 口服吸收差 不耐酸 不耐酶 • 氨苄西林钠 口服可吸收 耐酸 不耐酶 • 阿莫西林 口服易吸收 耐酸 不耐酶
ppt课件
22
• 应用:肠道感染 大肠杆菌 • 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 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VC合用;
• 半衰期短。 • 应用剂量: • 口服: 5-10g/100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