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内
容
梗
概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 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 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 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 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练ຫໍສະໝຸດ 单篇模拟朝花夕拾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 。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 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 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 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 ,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 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 觉得轻松。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 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 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 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 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 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首页 末页
情 节 赏 析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概 述: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作者感情:得到《二十四孝图》既高兴又扫兴的原因: 高兴: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书中的故事似乎 准确无误;④不识字的人,如阿长,只要一看图便能滔滔 讲出一段故事。 扫兴: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 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主题思想: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严厉地批判了封建复 古主义的倒行逆施。 微 感 悟: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眼中的世 界也应是绚烂夺目的,然而当时的封建礼教只允许儿童读 背四书五经,却不许儿童接触任何有图像的书籍,这无疑 是扼杀儿童热爱美丽、憧憬美丽的正确性,是对儿童成长 首页 末页 的摧残。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 ”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 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 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 称为小鼓,盖即〖上兆下鼓〗也,朱熹曰:“〖上兆下鼓 〗,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 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 ,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 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 了。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三、 《二十四孝图》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 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 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 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 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 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 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1. 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情节概述)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 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一 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 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4.作者认为该如何孝顺父母才是正常的?请结合 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孝顺父母的看法?(体 验看法)
他认为正常的孝顺父母是年幼时听话、从命,及 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我认为作 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父 母的意见,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其次要 做到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最 后还要热爱劳动,适当为父母分担家务。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2.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情节 概述)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 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做,换言之 ,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3. 选文中评述“郭巨埋儿”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体验看法) 对封建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所推崇的所谓道德模范 的行为无情地抨击、批判,揭露他们虚伪、荒谬 、缺乏人性的丑恶本质。
首页 末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 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 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 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 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 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 ,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