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一、功能定位乡镇卫生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重点设有急诊(抢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全科医学诊室、xx治疗室、感染性疾病诊室。
(二)医技辅助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含中药房)、检验室、X线室、治疗室、处置室、超声室、心电图室、手术(xx)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三)公共卫生科室:应具备承担当地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xx、妇女(孕产妇)xx、老年人xx、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协管、爱国卫生等职能的科室。
职能相近的科室可合并设置,但人员要保持相对固定。
(四)行政科室:应具备承担财务、设备、质量管理、信息化、后勤、安全管理和村卫生室管理职能的科室。
除质量管理科室外,其他职能相近的科室可合并设置,但人员要保持相对固定。
三、基本建设(一)住院床位:根据需要设置床位,按每千服务人口设置不低于0.9xx床位(不含门诊观察床、治疗床),原则上不超过100xx。
(二)业务用房面积:服务人口不足1万人的卫生院,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服务人口每增加1000人,建筑面积至少增加40平方米。
病房每床占用病房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整体管理:配套设施xx,总体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和xx有关卫生学标准,体现患者隐私和无障碍设计要求,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诊疗需要。
四、人员配备(一)工作人员数不少于服务人口数的1.5‰;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低于工作人员数的90%,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数的90%。
(二)每千服务人口配备医师不少于0.4名,每千服务人口配备护士不少于0.5名。
(三)从事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20%、20%、10%。
(四)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不小于30%。
(五)配备相应的药剂、检验和影像技术人员。
五、设备和药品配置(一)医疗设备:基本配置要求详见附件1,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
配备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其他设备。
(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电脑、打印机、电话、通讯网络等网络直报设备;电视机、VCD或DVD、音响、投影仪、数码照相机等健康教育设备;160立升以上冰箱(至少2xx)、冷藏包(至少7个)、温度记录仪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和空调等取暖、降温设备;xx等痰检、镜检设备,喷雾器(消毒、杀虫各1xx)等消杀设备,肠道门诊、发热呼吸道门诊消毒、防护设施、设备;身高体重计、血压计等体检设备;隔离服、应急包等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设备。
(三)药品:按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药物六、规章制度按照国家和我省要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
有国家和全省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程,并成册使用。
至少包括下列医疗卫生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急诊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医生交接班制度、新技术管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二)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四)医院感染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五)药事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制度;(六)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暴发疫情与聚集性症候群等处置制度、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七)居民死亡信息报告工作制度、疾病监测制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严重精神障碍登记报告与管理制度;(八)妇幼xx工作制度;(九)爱国卫生工作制度。
七、其他要求(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标准参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执行。
(二)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参照xx卫生厅《xx预防接种单位建设与管理工作标准(试行)》执行。
(三)乡镇卫生院可根据当地实际,征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确定是否设置产科。
产科建设标准参照xx卫生厅《xx医疗xx机构产科建设标准》一级医疗xx机构建设标准执行。
(四)指定具备合法资质的消毒供应机构承担消毒供应工作,且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可不设消毒供应室。
附件1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器械基本配置表器械设备单位数量规格 1.急诊抢救室抢救箱个1 抢救床xx 1 心电图机xx 1 单导人工呼吸机(器) xx 1 洗胃机xx 1 (器) 担架付 1 氧气瓶个 1 小器械xx 个 1 气管切开包套 1 静脉切开包套 1 检眼镜个 1 地站灯xx1 药品器械柜个1 紫外线灯xx ☆除颤器xx 1 2.普通诊室诊床xx☆观片灯xx 2 双联紫外线灯xx ☆血压计xx 1 3.外科换药处置室换药车个 1 切开包套☆缝合包套☆地站灯xx 1 常用外科处置器械套☆移动消毒车xx 1 4.门诊妇科妇科检查床xx 1 妇科检查器械套☆上取环器械套☆人流器械套☆人流吸引器xx 1 手术器械xx xx 1 紫外线灯xx ☆血压计xx 1 5.药剂毒麻药品柜个1 电冰箱xx1 药物天平xx 1 6.注射室注射处置xx 个1-2 药品柜个1 紫外线灯xx 1 7.门诊观察治疗室观察床xx ☆输液架个☆治疗车个1 地站灯xx 1 紫外线灯xx ☆8.理疗室短波治疗仪xx 1 电脑中频治疗仪xx 1-2 红外线治疗仪xx 1-2 电针器xx 1-2 9.检验室普通xx xx 1 普通离心机xx 1 干燥箱xx 1 电冰箱xx 1 电热恒温培养箱xx 1 水浴箱xx 1 二氧化碳测定器xx 1 药品试剂柜个 1 净化工作xx xx 1 血液分析仪xx1 尿分析仪xx 1 电解质分析仪xx 1 生化分析仪xx 1 紫外线灯xx☆洗板机xx 1 酶标仪xx 1 移动消毒车xx 1 高压灭菌锅xx 1 立式10.放射科医用X线诊断机xx 1 500mA X线防护设备套1 洗像设备套1 观片灯xx 1 xx 11.电诊室心电图机xx 1 B型超声诊断仪xx 1 脑电图仪xx 1 紫外线灯xx ☆12.病房病床xx ☆药品柜个1 治疗车辆1 病历柜个 1 担架车辆 1 观片灯xx 1 xx 氧气瓶个 1 地站灯xx 1 换药车xx 1 紫外线灯xx ☆13.手术室手术床xx 1 万能无影灯个 1 九孔电动吸引器xx 1 普通xx机xx 1 简易人工呼吸器(机) 套 1 (器) 氧气瓶个1 担架车辆1 手术器械xx 个1 器械柜个1 药品柜个1 剖腹手术器械套2 肛门手术器械套 2 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套1 妇产科手术器械套 2 基础手术器械套 2 四项计划生育手术器械套☆地站灯xx1 动态空气消毒机xx 1 立式血压计xx 1 污物桶个☆14.消毒供应高压灭菌锅xx 1 立式紫外线灯xx 1 洗衣机xx 1 超声波清洗剂xx 1 高压水枪件 1 水枪件 1 手工清洗槽件 1 15.交通工具救护车辆1注:1.中医科设备配备标准按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有关设备配备的要求执行。
2.表中所列科室名称为参考名称,承担相关职能的科室按此标准配备。
3.表中所列设备已被淘汰的,须配备相关设备承担其功能,并能满足工作需要。
4.☆表示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规格未加注明的,根据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自定规格。
6.紫外线灯安装标准参照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平均≥1.5W/3。
附件2 乡镇卫生院运行、质量与安全监测基本指标(试行)一、资源配置类指标 1.实际开放床位数、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数。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4.医用设备配置二、医疗服务类指标 1.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
3.年住院手术例数和死亡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
4.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5.急诊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6.患者平均住院日。
7.床位使用率。
8.床位周转率三、患者负担指标 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四、资产运营类指标 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4.资产负债率。
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五、医疗质量和服务效能类指标 1.门诊处方合格率(≥85%)。
2.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80%)。
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80%)。
4.X光摄片甲片合格率(≥50%)。
5.基础护理合格率(≥85%)。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80%)。
7.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8.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六、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 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3.择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产伤发生率。
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6.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8.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1.抗菌药处方数、静脉注射剂处方数/每百xx门诊处方。
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比例。
3.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4.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八、公共卫生服务监测指标 1.肺结核可疑患者转诊率。
2.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管理率(对每个肺结核全疗程中的访视次数)。
3.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
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5.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建卡、建证率。
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7.辖区居民粗死亡率,居民死因登记及时率、完整率。
8.孕产妇xx覆盖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
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xx管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