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五年制高职药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任务
《有机化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有机化学的教学目的是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期为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培养具有一定医药知识的医药营销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本门课程面向医药营销类全体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题,尊重个体差异
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门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本门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实际,能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课程资源。

5、改变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产、学、研结合,走订单式教育
本课程要求学生到医药企业参观学习的认识实习,还有生产实习,把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订单式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

7、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校内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团体,参加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为考试课,总学时72 ,其中理论56 学时,实验16 学时,一学期开设。

2.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书写名称和结构式。

2.掌握简单的结构理论,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4.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

5.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关内容的联系,将其内容融会贯通。

要充分注重教学的互动性,把学生作为主体,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尤其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精心编排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和练习,且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寓能力发展于求知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以及善于质疑,勇于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5)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绪论
1.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掌握共价键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3.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能识别常见官能团。

4. 说出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会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二章烷烃
1.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sp3杂化及σ键的结构特点和特性。

4.了解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熟悉常压蒸馏的装置,学会装配、拆卸仪器的方法及常压蒸馏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不饱和烃
1.掌握烯烃和炔烃的通式、系统命名法。

2.了解sp2杂化及sp杂化及π键的结构特点,能正确书写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烯烃、炔烃的重要化学反应、来源及制法。

4.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操作,熟悉测定熔点仪器的组装及使用。

5. 验证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
第四章脂环烃
1.掌握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及化学性质。

2.理解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芳香烃
1.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反应。

3.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4.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5.了解常见多环芳烃及稠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

6.验证芳香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进一步规范试管、滴管的使用,加热、震荡等基本操作
第六章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

2.掌握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查依采夫规则。

3.了解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历程及取代与消除之间的竞争关系。

4.了解几种重要卤代烃的性质及临床应用
5.验证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第七章醇、酚、醚
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

2.理解氢键对醇、酚性质的影响。

3.掌握醇、酚、醚的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

4.了解重要醇、酚、醚在医药上的应用。

5.进行醇、酚、醚的性质实验。

第八章醛、酮、醌
1.掌握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法。

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及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

3.了解几种重要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

4.进行醛、酮的性质实验。

第九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1.掌握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常见羧酸的俗名、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命名方法。

2.掌握羧酸及其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4.了解几种重要羧酸及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性质及其用途。

5.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会草酸脱羧和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6.掌握有机酸合成酯的原理及方法,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掌握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