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入门篇详细步骤
图1-9(绘图工具条)
(3)在图标A的左侧,点击某个图形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绘线图标 ,在地图左上方绘出一条折线,穿越几个多边形,双击左键结束。
(4)在基本工具条点击选择要素工具 ,再点击地图上已输入的折线图形。在主菜单中选用“选择>按图形选择”(如图1-10)
图1-10(输入图形选择要素)
按特定字符串查询
(1)删除刚输入的图形,激活图层名“土地使用”,点击查找工具
(2)在弹出的对话框的“查找栏输入特定字符“C”,再点击“查找”键。(如图1-11)
图1-11(查找土地使用属性表中含字符C的记录及对应要素)
的退出、再进入
(1)退出:选用菜单“文件>退出>否”
(2)再进入: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本科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地信息系统
实验名称
实验一ArcMap入门
学生姓名
陈土英
学生学号
5105
所在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所在班级
国土1131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农学院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
1、实验目的:
(1)熟悉ArcMap软件的简单入门操作;
(2)掌握ArcMap地图显示和简单查询的方法;
(3)熟悉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试用;
3.在“背景”右侧,双击默认的背景符号,可修改背景色
4.点击“属性”,出现“图表符号编辑器”,取消右下侧的“以3-D方式显示”的勾选,按“确定”返回
5.点击右下侧按钮“大小...”,选择使用字段值的总和更改大小,将“符号/大小”设置为“8磅”,按“确定”返回
6.在“图层属性>字段”对话框,将字段名分别改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1-7(在矩形范围内选择要素)
输入图形要素
(1)关闭属性表,右击内容列表中的Data frame3,选择“激活”,展开内容列表的数据框Data frame3。(如图1-8)
图8(Data frame3的显示)
(2)在主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工具条>绘图”,将弹出的绘图工具条放在地图窗口下方。(如图1-9)
地图缩放、平移
(1)选择放大(缩小)工具,在地图上点击一下,地图按默认比例系数放大(缩小)
(2)鼠标放在地图某个位置,按住左键不放,拖动出一个矩形,再松开左键,所定义的矩形及其地图内容将放大(缩小)后充满地图窗口。(如图1-4)
(3)选择平移工具,用鼠标左键按住地图窗口的某一点,可任意拖动地图,松开左键,被平移的地图重新显示。
4.再进入符号系统对话框,将图例表右侧的“标注”改成:很低、较低、中等、稍高、较高、很高。
归一化
1.再次进入“人口密度”的“图层属性>符号系统”,在“显示”框选择“数量>分级色彩”,在“值”字段输入“popu”,在“归一化”选择“Area_km2”,在“类”选择“6”
2.在图例表“范围”列,依次逐行输入:500、1000、1500、2000、3000、4000,按“确定”键
(3)再用要素识别工具(或HTML属性查询按钮)点击任一多边形,弹出该乡镇的属性记录框。
图1-5(地图窗口中显示的道路属性)
指定可选图层
(1)关闭已打开的属性窗口,在内容列表中右击图层名“乡镇(人口密度)”,选用“选择>将此设为唯一可选图层”
(2)在地图上选择要素,则该图层为可选图层。(图层一旦设定,只能更改,不能撤销)
(3)在属性表窗口上部点击图标
(4)在基本工具条中点击图标
设定范围或借助图形选择要素
临时设定范围选择要素
(1)在基本工具条中点击选择要素图标的右侧下拉箭头,出现五种可选方式。选择“按矩形选择”,在地图窗口按住左键不放,拖动形成图1-7)
(2)可尝试按其他方式选择要素,操作方法与按矩形操作差不多。
(4)点击“符号系统”选项卡,在左侧“显示”框选择“类别>唯一值”,在中间“值字段”下拉菜单选择“CLASS”,在左下侧点击“添加所有值”,在色带下拉菜单选择“从黄到红,再变蓝的渐变色带”。
(5)在“符号”列,取消第一个复选框内的勾选号,按“确定”返回。
乡镇多边形按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1)右击图层名townshp,选择“打开属性表”
5.在“背景”框内,选择空白为默认填充符号,按“确定”返回
统计指标地图
1.进入“人口密度>图层属性>常规”对话框,将图层名称改为“产业结构”。
2.再进入“符号系统”选项,在“显示”框中,展开“图表”,选择“饼图”;在“字段选择”框按住Ctrl键,点击字段名F_inds、S_inds和T_inds,再点击按钮“>”
3.点击“属性”,在符号选择器对话框调整注记的颜色、字体、大小,按“取消”返回,关闭图层属性对话框。
地图文档的操作
1.选择菜单“文件>另存为...”,可将地图文档的有关设置保存为后缀名为.mxd的文件供将来反复使用,文件名为ex02map;
2.选用菜单的“文件>打开”,可打开另一个地图文档
3.选用菜单“文件>保存”,可保存当前正在使用的菜单
4.按“确定”键,点击“是”,关闭图层属性表
5.在内容列表中,右击,选择“打开”
生成统计图表
1.点击左上角表选项菜单 ,选用“创建图表”,在“图表类型”下拉选择“垂直条块”;在“图层/表”下拉选择“Sum_Output”;在“值字段”下拉选择“Sum_AREA”;在“X字段”下拉选择“LANDUSE”,在“X标注字段”下拉选择“LANDUSE”
点击选择要素
(1)在基本工具条中点击选择要素图标,点击地图上任一多边形,则该多边形成为“入选要素”。
(2)右击“乡镇(人口密度)”,选择“打开属性表”(可借助Shfit键和Ctrl键选择多个要素)
清空选择集
有以下方法:
(1)在地图窗口没有要素的空白地方选择要素
(2)在主菜单选用“选择>清除所有要素”
4.右击文本工具“A”的下拉箭头,在地图上点击需要注记文字的位置,点击选择要素工具 ,双击要调整的注记,在“文本选项将内容调整为”“道路与县域”,按“确定”返回。
用要素的属性标注
1.打开“道路”的“图层属性”对话框,在“标注”勾选“标注此图中的要素”;
2.下拉“方法”选择“以相同方式为所有要素加标注”;
图1-1
(1)依次点击“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2)在出现的ArcMap启动对话框右下侧,点击取消,进入默认地图文档窗口(如图1-2)
(3)在主菜单中选择“文档>打开”,根据对话框提示打开\gis_ex10\ex01路径下的文档,此时当前打开的文档会自动关闭。
图1-2(空白地图文档窗口)
3.在弹出的按属性选择对话框上部的“方法”下拉表中选择“创建新选择内容”,在查询文本框输入:“LANDUSE”LIKE‘C%’AND“AREA”>20000,按“应用”执行
4.点击窗口上方按钮 ,清空选择集,关闭属性表。
统计、汇总
字段的简单统计
1.右击图层名“土地使用”,选择“打开属性表”,点击窗口上清空选择集
调整分类和图例标注
1.双击图例名称Pop_Den,在符号系统对话框左侧的“显示”框确认已选择“数量>分级色彩”
2.在“类”下拉菜单选择“6”,在图例表的“范围”列中,依次逐行输入500、1000、1500、2000、3000、4000,点击右下方的“应用”
3.将“标注”列内容改成:10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3000、3000-4000,按“确定”返回。
(3)进入ex02,打开,双击展开并利用Ctrl键选择其中的两项:ji_way和townshp,点击“添加”
要素类显示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1)重新加载要素hi_way,右击该图层名,选择“打开属性表”
(2)再次右击图层名hi_way,选择“属性”,弹出图层属性对话框
(3)点击“常规”选项卡,将图层名称hi_way改为“道路”。
3.在“文本字符串”框的“标注字段”下拉菜单,选择RD_NAME,按“确定”关闭
使用注记要素
1.关闭图层“道路的显示,点击图标工具 ,在\gis_ex10\ex02路径下的中添加数据源town_anno。
2.双击图层名“town_anno”,弹出图层属性对话框,进入“符号系统”选择“替换符号集合中的各种符号”
2.右击字段名AREA,选择“统计...”
分类汇总
1.关闭统计结果窗口,右击字段名LABDUSE,选择“汇总...”,在出现的数据汇总对话框中:下拉选择汇总字段LANDUSE,点击AREA前的“+”号,展开字段勾选“最小值”、“平均”、“总和”
3.点击右侧的文件夹按钮,在“查找范围”下拉表选择\gis_ex10\ex03\temp\路径,输入文件名,在“保存类型:”下拉菜单选择“dBASE表”,按“保存”返回
在Windows资源管理窗口,双击地图文档名;
在Windows桌面窗口设置ArcMap或地图文档快捷图标,双击打开。
第二步: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用
新建图层
(1)启动ArcMap,在启动对话框选择“新建>空白地图”(若已打开地图文档,选择菜单“文件>新建>空白地图”)
(2)点击标准工具条中的 ,在“查找范围”下拉菜单找到文件夹\gis_ex10并打开。
基本操作界面
(1)在左侧内容列表中有3个数据框:Data frame1、Data frame2、和Data frame3。当Data frame1为粗体字时,表示该数据被激活,处于可操作状态。
(2)点击Data frame1左边的加号“+”,变成减号“-”时,就展开并显示出Data frame1的内容。(如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