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对线性问题应用叠加原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个污染源输入时,可分别计算每个污染源的浓度响应,再进行浓度叠加B. 对空间起始分布源输入,可将起始分布源分解为若干瞬时平面源,再对每个瞬时源引导的浓度进行求和C. 对恒定连续源输入,可将连续源按时间分解为若干瞬时源,再对每个瞬时源引导的浓度进行求和D. 断面上某点流速可分解为平均速度、偏差速度和脉动速度之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扩散方程实质上是质量守恒原理在环境水力学中的应用B. 宽浅型河流的分散系数一定与河流水深成正比C.误差函数erf (z)始终是增函数D.分子扩散系数D x D y D z,即不符合各向同性3、上游来水COD cr(u)=14.5mg/L,Q u=8.7m3/s;污水排放源强COD cr(e)=58mg/L,Q e=1.0m3/s。
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采用完全混合模式计算得到其浓度为()。
A. 20.48mg/LB. 17.98mg/LC. 18.98mg/LD. 19.98mg/L4、下列不属于瞬时源浓度解的有(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理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B. 化学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等化学反应,对水体净化起作用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C. 生物自净过程:微生物在溶解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当食饵消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简单无机物D. 紊动扩散:指水流的紊动作用引起的水中污染物自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扩散过程6、河流稀释混合模式中,点源稀释混合模型是(A. cW s86.4QB. c C u Q u c e Q e ■ Q u Q eC. cC01 k i t dD. c c0 exp k ix86400VA. c(x,0,0) -expzH2 2 z2B. c(x,t) C。
erfcx ut,4Dt工X ut /XU、erfc ------- exp()j4Dt D)c. c(x,t) C0erfx ut\4Dterf x Ut b\4DtD. c(x, y,z,t)M亍exp、4 Dt(x ut)2 y2 z24Dt7、河流S-P 一维水质模型是(A. c(x) c0 exp( k1爲)B.C. L L o eC C s0x/ u(C s C°)e k?x/ uk i L ok1k2(e k i x/ u k?x/u)2K-fxk1c D.2K-fx z z2S D8、常规污染物瞬时点源河流一维水质方程为: k1c,那么, 在距离排放点下游x处的污染物浓度峰值表达式为()A. Co B.c(x, z,t)24 E x E z t exp(需M /h4E z t灯)C. c max ( x)D. cp2Axexp(Vx2K 2)4x2k1 2xV)m2 U y(1 expzY22?V g UH e9、在潮汐河口和海湾中,A.垂直输移C.扩散最重要的物质输移机理是(B.潮汐输移D.分子扩散10、有风点源湍流扩散模式中,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 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计算公式是(A.2m yc(x,y,0) exp(U y z 2—)expyH22! zB.2mCL(X,Y) 2 32202C. c m 2m (e U H e R)D. c(x,0,0)— ---- expy z H2 2 z11、河流中污染物降解速率k1的影响因素,下述不正确的是(A.水体温度C.污染物种类B.河流结构和水流条件D.污水与河水混合的三个阶段12、关于氧垂曲线,下列不正确的是(A.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C.氧垂曲线图上临界氧亏点的右侧,耗氧大于复氧B.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量D.在临界氧亏点处,耗氧和复氧相平衡16、 下列说确的有()A. 浮射流一定是变密度的流动,其密度佛汝德数大小是变化的B. 河流的横向扩散系数一定大于横向混合系数C. 射流岀口的平均流速越大,则射流扩散角就越大D. 条缝平面射流的浓度扩散角一定小于直径等于条缝宽度的圆断面的浓度扩散角 17、 河流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A. 光合作用B.空气中氧气的溶解C.随水源带入D.呼吸作用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污染物浓度与水密度的量纲是一致的B. 稀释度越大,则水体污染物浓度越高C. 浓度单位ppm 表示1kg 水体中含有扩散持的质量为1mg ,近似等于1mg/LD. 紊动扩散是由于流速场时间分布不均产生大大小小旋涡在层间脉动引起的扩散作用 19、关于分子扩散系数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扩散系数与流体运动粘性系数的量纲相同B. 反映扩散质的固有物理属性,其大小与温度压力有关C. 随着扩散质和溶液种类不同而不同D. 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13、计算临界氧亏点位置的计算公式是aE z A. X c C. X cD. X c 8640U k 2 “ In (1 k 2 k 1 k 1 c»B 2 0.1 E zB. X c D o C o k 2 k 1 k i 14、对岸边排放方式,计算排放点至横向扩散到对岸的距离公式是 VB 2 0.4 - E zA. L BB. L B ( ) 0.068匹C. L B 86400Uln k 2(1 k 2 k 1 k 1 D o C ok 2 k 1 k 1D. L B E z c ,VB 2 0.1 - E z15、瞬时源排放, 湖泊水质计算公式是 A. c 。
c 1 k/d B. c(t) MV )expC. C(t)D.1 expd226、有风点源湍流扩散模式中,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的浓度公式是(A.m一exp(C(:, ¥,0)y z—)expyH 2 22 zB.C L (X,Y)22m 2 02 C.2久2m (e U H e R)D.c(x,0,0) m ------------- e xpU y z_H 2 z 2mV £20、关于公式 c(x, z)m—— exo(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4DxA. m 表示单位长度线源排放速率,单位为 g/(m • s)2-2,在边界条件c(x,zB. 为二维扩散方程V 工 DxC. 适用于无界空间均匀层流流动D. 为瞬时线源二维扩散方程的解 )0下的解时,可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 .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21、 当河段的水力学条件满足() A. 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 C.恒定均匀,充分混合22、 河流断面宽深比( )可视为宽浅型矩形断面河流。
B. D A. = 15 B. > 20C. = 10D. V 1023、在河流中,影响污染物输移的主要物理过程是(A.随流输运B.横向扩散)C.纵向扩散D.以上三者24、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是(A.c(x,z)一exp(hu .;4 E z : 2急)B.C.D.L °e&x/uC s (C s C °)ek ?x /uk 1 L 0 (e k 1x/u k 1 k 2 (e k 2x/u )2c~~2x2K-fxE z2zSD25、随流输移扩散过程中,保守污染物的(A.所处位置 C.污染物的质量通量B. D. )保持不变。
污染物的浓度 污染物的质量27、有风点源湍流扩散模式中,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轴线最大落地浓度公式是(A. C(x,y,0)Ty exp( 22J)yexpH2FTB.C P(1)m_expz Y2TyC. 2m (e 2U H e R)D. c(x,0,0) ° y -expz28 下列水质模型不正确的是(A. 计算气态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可用B. 计算河流B0D5浓度沿程变化可用C. 计算河流混合区稳态浓度可用c(x,z) CeQeH J E z XUD.连续点源河流一维稳态解29、确定河流中污染物降解速率A.现场实测C.公式计算和经验估值30、31、V g H eH22 z22/ uz \ exp( )4E z xc(x,t), 22m (e U H e R)C o exp k1exp(k3 86400Vu(2B4E z x丈)VE x t exp(x ut)24E x tk i tk1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室模拟实验测定D.分子扩散试验测定岸边排放方式,计算排放点至充分混合断面的纵向距离公式是A・L m0.4VBE z B.L m0.068VBE zC. L m8640% 且(1k1k1恒定连续源排放,A.CC. c(t)D. CpD。
C。
k? &k1 D. L m2c ,VB20.1 - E z湖泊水质浓度公式是B.1 ktc(t) (CM)expVc0 exp (k1k1Vexp (k1L d(1 )Q2 UexpY2V g2X H e U32、不影响河流水质浓度计算的因素有()A. 排放口位置是设在河中心还是设在岸边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小B. 河流流速和污染物降解速率C. 排放污水中细菌浓度的高低D. 污染物是瞬时排放还是连续排放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 紊动扩散系数是流体运动状态的反映,与水温和水的密度等水的性质无关B. 一般来说,E x E y E z,且数值上E x E y E zC. S-P模型是非稳态模型,主要用于河流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计算D. 在天然河流中,纵向剪切离散比紊动扩散作用大得多34、淡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为()A. 4 C左右B. 3 C左右C. 2 C左右D. 0C左右35、当水体中的温度升高时,水中氧气的溶解度()A. 降低B.升高C.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36、河流水质模型中,有机物生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即()A. 反应速率与该有机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B. 反应速率与该有机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C. 该有机物降解速率k i为零D. 忽略河流混合的第一、二阶段37、关于公式c(x, z) j m ;exp(V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V4 DVx 4DxA. m 表示单位长度线源排放速率,单位为g/(m • s)c 2 cB. 二维扩散方程V D—2,在边界条件c(x, )0下的解x zC. 适用于无界空间均匀层流扩散D. 瞬时线源二维扩散方程的解38、瞬时点源解c(r,t)——M3exp(-)(.4 Dt)34Dt,r2x2y2z2,则t时刻的等浓度面为A.同轴圆柱面B.同心圆球面C.倾斜平面D.旋转抛物面39、常规污染物瞬时点源河流一维水质方程为:2c c cV K 2 k1c,那么,在距离排放点下游t x xx处的污染物浓度峰值表达式为()A.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