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旅游发展大会主持词同志们:今天,我们举行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主要就如何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武汉城市旅游圈,做大做强团风旅游产业,更好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安排部署我县旅游发展工作。
这次会议还有幸迎来市旅游局、市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的领导,尊敬的卢秘书长、姜总及方局长在百忙之中专程参加,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这次会议议程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请易县长宣读决定。
二是签订大崎山合作协议。
三是请刘县长作主题报告。
四是请市里领导讲话(卢、姜、方聘书)。
五是请重点景区、旅行社负责人表态发言(大崎山、黄冈烈士陵园、回龙山镇、鸿韵道旅行社等)。
下面依次进行……今天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我们总结了成绩,分析了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旅游发展举措,坚定了旅游发展信心,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在这里再一次对卢秘书长、姜总及方局长等各位领导的亲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再强调三点:一是我们要看到近几年来我县旅游发展成绩。
团风是革命老区,虽然是一个新县、小县、省级贫困县,但作为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带的重要区域,在上级领导、上级部门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相比建县初期,近几年来旅游业得到了更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编制了《团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大崎山、回龙山、牛车河、县红色旅游专项规划,新建了渡江战役纪念碑、纪念馆及纪念广场系列景点,大崎山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级景区,林家大湾获省旅游名村称号,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修缮一新,龙腾大酒店建成三星级,旅游交通状况得到初步改善,红色团风名人之乡主题形象渐入人心。
2010年接待游客达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00万元。
目前我县旅游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下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我们要认清我县旅游发展目前的长短处。
相比周边县市区看团风旅游发展情况,不必讳言,长处短处都突出,优势劣势都明显。
好的条件主要有:一是黄冈名人文化团风独领风骚,八家荟萃,有三位世界级名人(科学家李四光、军事家林彪、哲学家熊十力等);二是团风为鄂东桥头堡,素有“小汉口”之称,区位优势其它县市区不可比;三是团风山清水秀,“鄂东泰山”大崎山是休闲避暑胜地,“鄂东千岛湖”牛车河是有待开发的宝贵处女地,罗霍洲是距武汉市最近的江心绿洲,其它如杨汊湖、龙王山、神仙寨、十里长河等等如繁星点缀;四是团风红色景区(点)丰富多彩,有唯一一家市县合办的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回龙山名人故里、包惠僧故居、八斗湾“共存社”旧址、鄂东抗日游击五大队成立旧址、王家坊抗日根据地旧址、方本仁庄园等。
总的来说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不论是红色底蕴、名人文化还是生态山水等都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开发潜力不可谓不大。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点景区档次低,全县只有一家大崎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景区,对外难叫响;二是旅游热点林家大湾因多方原因还上不了正席;三是旅游服务设施接待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全县仅一家龙腾三星级宾馆,县城及景区水、电存载量明显不足;四是我县是省级贫困县,旅游开发的财政引导资金投入不大,社会参与度不高,政府主导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看我县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投入不足、档次不高,且面临着周边先进县市区竞争的现实冲击,实现超常发展目标的难度也不可谓不大。
三是我们要明白今后我县旅游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发展是必由之路。
首先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国家发展旅游业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大别山试验区战略定位,武汉城市圈的进一步合作推进,省市县各级的高度重视,以及高铁高速带来的便捷出行等等,各方面有利机遇层层叠加,旅游业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大环境,正是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天赐良机。
其次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周边县市区都在大力加快旅游发展,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所以我们不可错失发展机遇,更不能丢失发展机遇,要做到乘势而上,不断克难奋进,实现超常发展。
纵观我县旅游的未来发展确实是任重道远,既要靠我们全县上下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同时离不开上级领导上级部门的关心扶持。
我们恳请卢秘书长、姜总、方局长和市旅游局、市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对团风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团风旅游发展给予更多关心支持。
最后我们希望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不断推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创造团风旅游的美好明天。
(中午请到就餐)谢谢大家!二0一一年八月日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2007年6月28日)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黄冈的现实需要。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培植和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现就加快发展我市旅游经济作出如下决定:一、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奋斗目标,创新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兼顾的原则,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申报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以大别山品牌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我市旅游经济的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
2、发展思路。
在发展格局上,实行“一心三区”优先发展的总体布局,即以黄冈城区为中心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成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大别山宗教旅游区。
在发展思路上,打响一个品牌即大别山牌,开发八大文化(东坡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名人文化、医药文化),形成九大产品(大别山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科教旅游、探险旅游、会展旅游、康体旅游),建设十大景区(黄州赤壁公园、红安烈士陵园、团风回龙山名人风景区、麻城龟峰山风景区、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英山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浠水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梅四祖寺五祖寺、蕲春李时珍纪念馆、武穴溶洞群)。
全面规划,分期开发,强化“黄冈大别山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
3、奋斗目标。
2007年黄冈城区启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2009年通过国家评审验收;2009年十大景区设施基本配套,全市AAAA以上景区达到八家;2010年建成国内重点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至201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力争占全市GDP的8%。
二、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景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4、搞好发展规划。
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跨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区县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四级规划体系,旅游发展重点县市要按行业规划、景区规划、控制性规划、项目规划的方向,不断深化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杜绝有规不依现象。
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大型度假村、人造景点和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项目,需报经市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按有关程序报批实施。
5、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
举全市之力,整体打造大别山品牌。
集中精力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黄州东坡赤壁公园、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打造成AAAAA景区;把罗田薄刀峰风景区、天堂寨风景区、红安天台山风景区、对天河漂流风景区、英山南武当山风景区、浠水三角山风景区、闻一多纪念馆、蕲春李时珍纪念馆、黄州宝塔公园、麻城龟山峰风景区打造成AAAA风景区;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AAA风景区。
突出黄冈市区旅游的龙头地位,重点开发建设东坡赤壁公园、遗爱湖、李四光地质博物馆、白潭湖、宝塔公园、安国寺、滨江公园、大桥公园、陈潭秋故居等景区。
6、加强区域性旅游合作。
整合优势资源,联手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共赢发展格局。
以武汉城市旅游圈为平台,把黄冈旅游融入到武汉城市旅游圈。
以大别山旅游圈为载体,加强与安徽、河南、江西、黄石等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积极构建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合作区。
以长江水道为载体,开辟黄梅、武穴、黄州三个旅游码头,将黄冈旅游融入到长江游轮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中。
以京九铁路为载体,联合京九沿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京九旅游观光线。
以四祖寺五祖寺为平台,联合安徽的九华山、天柱山、河南的少林寺形成中国佛教旅游精品线。
以红安烈士陵园、七里坪遗址群为主体,联合河南新县、安徽金寨县等形成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
7、挖掘旅游文化内涵。
开发八大文化,重点打好东坡文化牌,擦亮黄梅戏名片,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文章。
充分挖掘“东腔戏”、“篝火舞”、“高跷舞”、“龙狮舞”、“畈歌”等大别山民间文化资源,在景区推出地方民俗表演和传统的文化娱乐项目。
8、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
建设集旅游信息咨询、出行服务、违规投诉、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黄冈市游客接待中心,在主要的旅游中心城镇和景区建设游客接待站(点)。
全市形成一城二站十镇游客集散中心网络(一城:黄州城区一级游客集散中心;二站:麻城中心火车站、黄梅小池火车站;十镇指十个二级游客集散中心:红安城关镇、七里坪镇、罗田九资河镇、三里畈镇、英山温泉镇、黄梅县城、浠水县城、武穴田镇、团风回龙镇、蕲春蕲州镇)。
近期重点解决大别山旅游干线公路和四祖寺、五祖寺连接公路的升级改造,罗田、英山高速公路出口与大别山主景区连接的二级公路。
加快完善接待中心、信息查询、邮政服务、医疗救助、疾病监控、卫生检疫、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接待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在车站、码头、主要路口和主要景区(点)设置规范的、中英文对照的旅游指示标牌,建立完善的信息符号系统。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旅游安全责任制。
加快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
三、强化市场营销,深入配套开发,延长产业链条9、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拓展客源市场。
实施稳住一大片(武汉及周边),开发两条线(京九线、沪蓉线),瞄准三个圈(珠江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勃海湾经济圈)的市场营销战略。
优先开发武汉、黄石、九江、南昌、合肥等大中城市的客源市场,重点开发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沿线大中城市的客源市场,着力开发珠江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勃海湾经济圈的客源市场,适时开发国际客源市场。
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名人旅游、休闲旅游和温泉旅游为主,注重高层次、战略性策划,精心包装“激情岁月红安游”、“魅力黄冈名人名山名寺游”和“大别山旅游圈跨区游”三大空间产品组合。
同时推出黄冈市区一日游,黄冈大别山二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等中短线产品。
加强同构旅游产品主题概念的区别设计,突出特色。
围绕整体形象,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部门协同、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共同塑造黄冈大别山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
在长江沿线、京九沿线和沪蓉高速公路沿线开展大型的宣传促销活动。